面对这种调查结果,瑞星杀毒管理层也倍感无奈,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不过也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预想中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插手其中,而是这些网站论坛跟风洗稿的结果。
虽然对微点公司的打压出手果断迅猛,只是微点老板刘旭作为国家863反病毒专家,也还是有身份的和地位的。
通过虚构故事压制了微点公司,瑞星也承受了不少压力。
只是瑞星杀毒的调研人员没有预料的,他们收到了这番说辞,恰恰是李行远和大师马季一并教给这些网站和论坛运营对外的话术。
其核心目的就是正大光明地发这些流量文章,让杀毒厂商一番调查得出结论:
这些网站和论坛没有竞争对手参与其中,是这些中小网站自发跟风做出来的。
经过这些消息的误导,瑞星杀毒也没有把这些流量文章放在心上。
只以为是他们对流量的渴求,写出来的博眼球的文章,误打误撞破坏了自己的计划。
暗中调查的厂商不只是瑞星杀毒,金山等其他厂商都收到差不多的反馈。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致远科技参与其中,但作为瑞星杀毒想要震慑打压的对象。
通过测评文章事件给予网络安全新丁来一个下马威,瑞星高管觉得目的也算达成,过程虽然有些曲折。
让致远科技知道网络安全领域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李行远暗中布置的舆论反击攻势,之所以能取得热烈反响。
当然也离不开瑞星的宣传,在《杀软大评测》文章出来前,瑞星就在通过网络不断抹黑东方微点,其中很多虚构的故事成功误导了一众吃瓜群众。
李行远只是给瑞星掀起的风浪,提提风速。
当瑞星杀毒,准备将全部精力再次聚焦在东方微点案件上时。
致远科技在李行远的指挥下,不愿意放过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
尤其是各家杀毒厂商,逐渐从口水仗舆论战中慢慢打出真火。
再加上360安全平台半年免费的策略,让一众网络安全厂商感觉异常难受。
因为一个版本的杀毒软件,其有效期也就能顶半年到一年。
360安全管家这种直接免费半年的方式,相当于在互联网新增用户心智上建起了一道拦河大坝。
把所有的互联网新用户都拦在360安全管家的产品内。
长此以往,这些新增用户群体哪怕最后决定为杀毒软件付费,也不会选择360安全管家以外的杀毒产品,而是在安全平台合作的杀毒软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杀毒软件进行付费购买。
尤其是360安全管家还最新上架了德国小红伞杀毒,德国小红伞杀毒其定价策略,更加精准高效。
普通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小红伞普通版,当然也可以付费使用升级版。
小红伞公司把业务方向重心放在企业政务市场,个人用户反而实行的是减免费用。
本次小红伞上线360安全管家,也是通过后面销售分成方式进行。
据新浪科技报道,诺顿杀毒也在和360安全管家洽谈入驻事宜。
本来作为国外安全厂商想要进驻国内,需要慢慢的打通线下渠道。
现在有了360安全管家这个线上平台渠道,卡巴斯基在360安全管家上面突飞猛进的用户数,让同为国外厂商的诺顿杀毒颇为眼馋。
最终决定答应360安全管家的邀请入驻平台。
剩下的只是在进行版本整合和测试阶段,具体正式公布还需要时间。
各家厂商看到360安全管家,居然开拓出以前杀毒厂商无法渗透的用户市场群体,使用的半年免费产品策略,不断把这些群体转化成360安全管家上的新用户。
国内各家厂商接到360安全平台的邀请,都在犹豫要不要入驻。
把自己的杀毒软件放到360安全平台上面进行售卖,相当于把自己的线上渠道完全交给了360安全平台。
有独立自主观念的杀毒软件厂商,有些不放心,觉得这可能被360杀毒所利用,窃取到自己公司的机密,并且还和自己现有的杀毒产品打擂台。
另一方面是这些厂商担心公司由原来直面用户的杀毒产品,慢慢变成一个单纯的杀毒引擎供应商。
虽然也能赚钱,但命脉掌握在他人之手,随时被替换掉,造成公司的经营被动。
对于给国内杀毒厂商的担心,李行远能够预想到。
不过李行远也不在乎,如果后期没有国内厂商入驻360安全平台。
360安全管家如果选择转向全面免费,也就不会手下留情。
没有任何负担,如果国内的这些杀毒厂商选择入驻360安全管家开放平台,那么李行远不介意,在自己吃肉时,带着他们一起喝汤。
360安全平台在用户体量足够大后,可以进行多版本分层,大不了以后360杀毒,推出免费标准版和高端付费版,两套系统。
核心杀毒能力可以一致,升级版给用户提供额外的网络安全服务。
或者采用每个月订阅服务,这样能持续产生现金流,当然这也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选择。
只是李行远觉得普通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应当免费普及到每个互联网用户电脑上。
只有保障所有网民的网络安全,他们才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在互联网相关产品上。
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员,致远科技也会因此受益匪浅。
网络安全厂商的相关舆论风波还未平息时。
东方微点案已经进入相关程序,苏沐清给的反馈是愿意接手的调查记者已经找到,并正在开展工作。
苏沐清还通过其他关系提点了转移到闽南的东方微点公司的相关人员,并予以了暗中照顾。
让东方微点公司在瑞星的攻势下能撑得更久,不至于调查记者的结论还没有放出来之前,就已经撑不下去被一锅端了。
站在事后的角度,李行远当然知道东方微点最终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议,最后无罪释放。
但身处于这件事的漩涡之中,没有人觉得东方微点公司能撑得下去,都快上通缉名单了。
东方微点公司老板之所以还能坚持下去,实在是因为被逼无奈,走投无路。
他连投降认输的资格都没有,稍不留神就是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