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李行远:“这些知名产品当然可以提高品牌溢价,如你所说,传音只是家初创公司,我们的产品本质也没有超越华强北这些山寨手机很多,首要任务是开发一款畅销产品。”

“传音最多是把手机的零部件用的更好一些,这样也能对得起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

卢云良说道:“老板,我也是有感而发,资料刚刚已经发过去了,查收一下。”

李行远点开电脑邮箱,看到邮箱里有一封新邮件,点开查看是传音手机的最终定型版。

手机的外观有白色和黑色两种款式,后续根据销售情况增加配色,毕竟科技以换壳为本。

这款手机基本做到了李行远对于传音的要求,直板手机,屏幕尽量大一点,按键要选用透明塑料按键,能够凸显手机的时尚感,以及质感。

传音手机的厚度在一众翻盖和滑盖手机中,能称得上轻薄。

外壳通体使用塑料材质,一个扬声器和一个摄像头。

手机的扬声器和播放音乐的软件,经过李行远特别的嘱咐调校。

这款传音手机首要目标客户就是年轻群体,宣传卖点是时尚和听音乐。

手机的体积在李行远的再三要求之下,厚度一再降低。

虽然不是市面上最薄的几款手机,但也差不多,手机重量不到100g。

李行远现在就是等卢云良带着实体手机来魔都,也好亲自体验使用这款手机。

传音手机在研发过程中,李行远经常与卢云良进行沟通。

只是由于这段时间致远科技一直在进行各种产品上线及其推广活动。

李行远也没有时间飞往深圳,去实地查看传音手机的设计流程。

再加上这第一款手机,传音在技术原创性上也没有什么改进,更多是整合市面上现有的手机方案。

只是根据这些已经有的方案,李行远提出手机关键指标。

李行远提出指标就是屏幕要大,手机要薄,握持感要好,还要有时尚感。

传音通讯成立到现在,全是靠卢云良这个手机行业的高手撑着。

对于李行远列出的手机设计要求,有不少无法达到的地方,都是卢云良及时和李行远进行反馈后,进行了适当妥协。

卢云良带着传音团队把全部精力放在满足这些要求上。

至于手机的核心技术,抱歉传音现阶段都没有,什么芯片,通讯基带,屏幕和电池都是对外采购,市面上现成的产品。

电子原件暂时不考虑定制,因为单独定制初期太贵了,成本太高,研发账本算不过来。

如果没有李行远提供要求的这些严格外观要求,传音手机的首款产品,早就被卢云良带人搞出来。

对外开卖好久了,而不是拖到现在才把第一款手机定型。

传音手机这种新款研发效率在华强北称得上很慢了,不过比着大品牌手机来说堪称神速。

传音手机研发一款手机的时间,华强北的同行手机厂商已经做出四五款手机了。

当然山寨厂商们核心秘诀就是使用公共主板,然后进行魔改外观,套娃式生产。

只要出现一个爆款,依据爆款为蓝本,生产出一个系列产品,能做到一星期一款新手机。

在2005年生产出来的手机确实不愁销路,这时候不论是华夏还是国外其他地方;

手机的作为电子产品增长最快的品类,基本上只要价格合适,没有卖不掉的手机。

李行远对于传音手机的定位,首先是一个传播载体。

作为互联网传播媒介载体,帮助致远科技适应移动端生态模式的产品。

如果传音手机也能够借助致远科技的互联网技术,在手机市场闯出一片天地,这是最好的事情结果。

李行远一边看着资料一边对着电话,另一头的卢云良说道:

“从最终的实物照片资料上来看,最终定型的手机整体符合我的预期和要求,具体使用感受和使用体验等你来到魔都再说。”

随后李行远又和卢云良交代了些传音公司的后续,比如先通知传音人事开始招募对外销售的人员。

虽然李行远人不在鹏城传音公司办公,但传音的人事和财务都是由香江行稳资本的文静在管理,卢云良更多是在带领技术团队在做研发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分割风险,不在这种时候考验人性,李行远还等着新手机上市呢。

李行远也不想传音通讯成立后第一件大事是把员工送进去。

在和卢云良商议结束后。

李行远来到歪歪浏览器部门,想要听听手机浏览器团队对于对于手机行业的看法。

以及手机浏览器产品制作研发的如何了。

李行远在浏览器部门进行现场试用手机浏览器最新版。

在安装使用歪歪浏览器的手机后,李行远发现手机歪歪的体验,相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

第一版的手机歪歪浏览器,也就比手机自带的默认浏览器强一点,书签好用一些。

在经过后续中不断的迭代后,到李行远在使用时,浏览器首页初次使用只显示一个的搜索框。

在登录账号后,会显示一些书签之类的。

浏览器副页则是网址导航页面,这样浏览器形成左右两个大页面。

能够极大提升手机用户在使用歪歪浏览器的体验。

像书签和账号等资料,手机歪歪浏览器和PC浏览器版账号信息已经实现互通。

这样用户在电脑上保存的书签网址,能够在手机上也能打开使用,反之亦然。

由于现在手机主流操作系统是塞班系统;

手机歪歪浏览器除了专门派出一个团队在鹏城和传音手机进行定制化版本以外;

手机歪歪浏览器塞班版本就是团队目前的核心开发工作。

为的是抢占诺基亚手机塞班系统的浏览器市场空白。

由于诺基亚的型号五花八门,有触控的和非触控的。

手机歪歪浏览器开发难度不大,但是适配难度让人挠头。

诺基亚产品不同手机的塞班系统还不一样,每一个塞班系统版本都需要设计出适配的浏览器版本。

这也给手机浏览器团队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为了增加适配速度,手机团队还专门在附近大学城招募临时参与测试的人员,靠着朴实无华的堆人手的方式一点点开发适配优化。

在和浏览器部门进行产品设计讨论时,李行远也逐渐明白;

歪歪浏览器手机版主要是在界面UI方面,借鉴浏览器电脑版,然后把相关操作逻辑步骤,适配到手机这种小屏幕上。

考虑到手机用户的上网需求,主要集中在看小说,听歌和看新闻等方面,歪歪浏览器对这常用几类都做了特别优化。

现在流量资费比较昂贵,歪歪浏览器还要尽可能的为用户节省流量,用户如果没有流量了自然也就不会用手机上网了。

移动常年5元30兆的资费,不止普通人觉得这样的流量资费比较贵,李行远都觉得贵到没边了。

这种流量费用,手机也就看看普通的文字版网页,带图片的都没法看,更不用说听歌,下载音乐和看视频了,当然网速也不行。

手机浏览器部分部门,为此还根据李行远的要求专门研发手机网页压缩技术;

比如打开手机网页后,上面的图片不会主动显示,只有当用户点击图片才会进行再次加载。

核心目的就是在预加载中。每一次操作都为用户节省流量。

现阶段的手机浏览器测试版大小只有几百kb,就是因为现在的手机内存都普遍不大。

手机无法安装运行较大的软件。

由于塞班系统的特性,导致安装软件的过程异常复杂,还需要寻找对应的系统软件签名。

没有特意研究过下载软件的流程的用户,想要通过手机软件的安装下载,经常找不对版本。

这需要对手机系统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有一定的筛选和寻找信息能力。

刚开始塞班手机系统和后来的安卓是一样的,也是开源的商业系统。

许多品牌手机都在使用,比如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

只是后来塞班接受了诺基亚的全资收购,成了诺基亚的全资子公司。

有了一个金主爸爸作为靠山,再加上诺基亚当时在手机市场的地位具有统治性,使得塞班也跟着受益在手机市场系统中占据了过半的份额。

当塞班系统拿到很多份额后,没有及时察觉到自身系统的缺陷以及问题。

反而在这种异常繁琐的系统中,缓慢更新。

直到2007年,苹果在乔布斯的带领下发布了iOS系统。

只是苹果IOS系统刚开始也有很多问题,再加上苹果当时制造手机能力的欠缺,在短时间内无法威胁到诺基亚的手机市场。

这么长的时间都没能刺激到塞班系统和诺基亚公司做出改变。

紧接着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一年之后第二代ipone和系统发布。

带来了具有革命性的应用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

其流畅的操作性能和下载安装软件的简单便捷。

把塞班和黑莓系统都扫进了垃圾堆。

体验着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想了很多,李行远见过后世的手机浏览器变化形态,也就对现在的手机浏览器的初始版本有一定的预期和要求。

要求加载网页要快,要省流量以及体积要足够小。

用户使用浏览器要方便简单,不需要人指导,看到就知道怎么用。

PS:3K,月底了求月票,双倍月票活动。感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