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来得突然,黄四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眯起眼睛在泥泞的山路上跋涉。他本是商队护卫,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冲散了队伍,如今只剩他一人在这陌生的山林间迷失方向。雨水顺着他的斗笠边缘滴落,在早已湿透的衣衫上又添一层寒意。
“这鬼天气...“他低声咒骂着,忽然瞥见前方山坳处隐约有灯火闪烁。黄四郎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向那光亮处走去。
穿过一片密林,眼前豁然开朗——一个依山而建的古朴村落出现在雨幕中。村口立着一块饱经风霜的石碑,上面刻着两个模糊的大字:目村。
黄四郎皱了皱眉,这名字透着古怪,但此刻他只想找个避雨的地方。村中房屋皆是灰黑色的石砌建筑,屋檐下挂着成串的风铃,在雨中发出清脆却杂乱的声响。他沿着村中唯一的主街前行,奇怪的是,虽然天色已晚,却几乎每户人家的窗户都敞开着,隐约可见里面晃动的身影。
“有人吗?“黄四郎在一户看似客栈的建筑前停下,高声问道。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出现在门口。老人脸上皱纹纵横,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异常凸出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不自然的亮光。
“外乡人?“老人的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多少年没有外乡人来目村了。“
黄四郎拱手行礼:“在下黄四郎,因山洪与商队失散,想在贵村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老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用那双凸出的眼睛死死盯着黄四郎,目光如有实质般在他脸上来回扫视。黄四郎感到一阵不适,那目光太过专注,仿佛要将他看透一般。
“进来吧。“良久,老人才侧身让开一条路,“我是这村的村长,姓莫。村里没有客栈,你就住我家吧。“
屋内比外面更加昏暗,只有一盏油灯提供微弱的光亮。黄四郎注意到墙上挂着几幅画像,画中人物无论男女老少,眼睛都被描绘得格外大而明亮,几乎占据了半张脸。更奇怪的是,无论他走到房间哪个位置,那些画中人的眼睛似乎都在跟着他转动。
“莫村长,这些画...“黄四郎忍不住问道。
“是我们村的传统。“莫老给他倒了杯热茶,“目村人重视眼睛,视之为灵魂之窗。“
黄四郎接过茶杯,忽然发现莫老在倒茶时眼睛一眨不眨,甚至连眼皮都不曾颤动。这异常的现象让他心头一紧,茶水在口中突然变得苦涩起来。
“莫村长,您...不眨眼吗?“
老人咧嘴笑了,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目村人很少眨眼,这是我们的习惯。“说着,他的眼球诡异地转动了一圈,仿佛在展示某种特技,“你很快就会习惯的。“
夜深了,黄四郎被安排在客房休息。窗外雨声渐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怪的窸窣声,像是许多人在轻声走动。他悄悄掀开窗帘一角,顿时浑身冰凉——月光下,十几个村民静静站在院子里,所有人的脸都朝向他的窗户,眼睛在黑暗中泛着微光,一眨不眨。
黄四郎猛地拉上窗帘,心跳如鼓。这村子太古怪了,他决定天一亮就立刻离开。躺下后,他总觉得有视线穿透墙壁盯着他,辗转反侧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清晨,黄四郎向莫老辞行,老人却热情地挽留:“今天是村里的'观目节',难得有外乡人到来,不如参加完再走?“
黄四郎本想拒绝,却发现门外不知何时已站了十几个村民,全都用那种直勾勾的眼神看着他。他咽了口唾沫,勉强点头答应。
村中广场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祭台,中央摆放着一面巨大的铜镜。村民们陆续聚集,黄四郎注意到他们走路时几乎不眨眼,目光始终固定在前方某处。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有村民的头缓缓转动,眼睛追随着他的身影。
“观目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莫老站在祭台上宣布,声音因兴奋而颤抖,“今天,我们将迎来一位尊贵的客人!“
所有村民齐刷刷地转头看向黄四郎,上百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期待感。黄四郎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个可怕的陷阱。
仪式开始了,村民们排着队走到铜镜前,对着镜子长时间地凝视自己的眼睛。每个人离开镜子时,眼睛都变得更加明亮,仿佛吸收了镜中的某种能量。轮到黄四郎时,莫老亲自牵着他的手走向铜镜。
“看着镜子,看着你的眼睛。“莫老在他耳边低语,声音中带着不容抗拒的命令。
黄四郎望向铜镜,起初只看到自己疲惫的面容。但渐渐地,镜中的影像开始扭曲,他的眼睛在镜中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几乎占据了整个镜面。更可怕的是,他感到自己的视线被某种力量固定在镜子上,无法移开。
“好眼睛...“莫老赞叹道,“多么鲜活,多么明亮...“
黄四郎用尽全力猛地闭上眼,挣脱了那种诡异的吸引力。他踉跄后退,发现村民们已经围成了一个圈,将他困在中央。所有人的眼睛都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你们...想干什么?“黄四郎厉声问道,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短刀上。
莫老的笑容消失了:“目村人供奉千目大仙已有百年。我们献上自己的目光以换取丰收平安,但大仙最喜欢的是...新鲜的目光。特别是像你这样走南闯北的人的眼睛,看过了那么多风景...“
黄四郎终于明白了那些画中为何眼睛都那么大,明白了村民为何从不眨眼——他们早已献出了部分视觉能力,现在要夺取他的眼睛来补充!
他拔出短刀,猛地冲向人群最薄弱处。村民们发出非人的尖啸,纷纷伸手来抓他。黄四郎感到无数视线如实质般黏在他身上,让他的动作变得迟缓。他咬破舌尖,用疼痛刺激自己保持清醒,终于冲出了包围。
奔跑中,黄四郎回头看了一眼,顿时魂飞魄散——所有村民都站在原地没动,但他们的脖子诡异地扭转了一百八十度,脑袋向后仰着,眼睛仍然死死盯着他!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眼睛开始从眼眶中凸出,像是有生命般追随着他的身影。
黄四郎没命地狂奔,穿过村中小路,直奔村口。就在他即将冲出村子的瞬间,一头撞上了一面无形的墙。他跌坐在地,看到面前空气中浮现出无数只眼睛的虚影,组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没用的,外乡人。“莫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进了目村,就永远属于目村了。“
黄四郎绝望地转身,看到村民们正缓缓逼近,他们的眼睛已经完全凸出眼眶,悬浮在空中,密密麻麻地向他飘来。最前面的是莫老,老人的眼睛已经脱离了面部,后面连着血红的肉丝,像两只怪异的生物在空中蠕动。
“你的眼睛...将永远注视着我们...“莫老的声音变得扭曲失真。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黄四郎摸到了腰间的一个小布袋——那是商队出发前,一个游方道士送给他的护身符,说是能驱邪避凶。他毫不犹豫地扯开袋子,将里面的朱砂向四周撒去。
空气中爆发出刺耳的尖叫声,那些悬浮的眼睛遇到朱砂后像被灼烧一般冒出青烟。无形的屏障也出现了一道裂缝。黄四郎抓住机会,用尽全力冲向那道裂缝,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穿透全身,然后——
他跌出了村子,回到了山路上。身后,目村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村民们的身影站在村口,却没有追出来。黄四郎不敢停留,一路狂奔直到彻底看不见那个诡异的村庄。
三个月后,黄四郎终于回到了家乡。他再也不敢走那条山路,甚至不敢在夜晚独自出门。因为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能感觉到有无数视线从黑暗中注视着他。而镜子...他再也不敢直视任何镜面,害怕看到里面不只有自己的倒影。
有时,在噩梦中,他会回到那个恐怖的目村,看到所有村民都面向着他,眼睛占据了大半张脸,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异口同声地说:
“你的眼睛...我们还在看着...“
雨水顺着庙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沉闷的声响。黄四郎跪在佛前,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手中佛珠被汗水浸得滑腻。三个月来,这是他第七次踏入不同的寺庙,却始终无法摆脱那如影随形的被注视感。
“施主心事重重。“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黄四郎回头,看见一位眉毛雪白的老和尚站在佛龛旁,手中木鱼槌悬在半空。“老衲观你每次叩拜时,眼睛总不敢看佛像金身。“
黄四郎的指尖无意识地颤抖起来。自从目村逃出后,他再也不敢与任何人对视超过三次眨眼的时间。街边小贩的打量,孩童好奇的注视,甚至是家中老母关切的眼光——所有视线都让他想起那些悬浮在空中、布满血丝的眼球。
“大师明鉴。“黄四郎嗓音沙哑,“弟子...患了眼疾。“
老和尚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不同于目村人的贪婪注视,却依然让黄四郎如芒在背。老和尚忽然转身走向偏殿:“随老衲来。“
偏殿比主殿更加昏暗,空气中飘着陈年的檀香。老和尚从经柜深处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经文,却在中央画着一只巨大的眼睛,瞳孔处绣着金线,在烛光下诡异地闪烁着。
“《目莲经》...“老和尚枯瘦的手指抚过绢布,“记载着百年前一个村落供奉邪神的往事。“
黄四郎的血液瞬间凝固。绢布上的眼睛图案与目村祠堂里那些画像如出一辙。
“那村子后来如何?“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老和尚没有立即回答。殿外忽然刮起一阵怪风,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在明灭的光影中,绢布上的眼睛仿佛眨了一下。
“消失了。“老和尚卷起绢布,“但每逢甲子年的梅雨季,有行脚僧说能在雾中看见村口的石碑。“他忽然抓住黄四郎的手腕,“施主手上这些红点,是朱砂灼烧的痕迹吧?“
黄四郎猛地抽回手。他的手腕内侧确实散布着细小的红痕,那是逃出目村后莫名出现的,像被无数细针扎过般隐隐作痛。老和尚叹息一声,从佛龛下取出一串黑曜石佛珠。
“持此念珠诵《金刚经》,或可暂保平安。“老和尚将佛珠戴在黄四郎颈上,“但若要根除...需找到'千目大仙'的真身。“
“真身?“黄四郎心头一颤。
殿外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重物落在了院中。老和尚脸色骤变,吹灭了所有蜡烛。黑暗中,黄四郎听见纸窗被什么东西轻轻刮擦着,发出“沙沙“的声响。那不是雨声——更像是无数指尖同时划过窗棂。
“别看窗外。“老和尚的声音紧绷如弦,“它们在找漏网之鱼。“
黄四郎的冷汗浸透了后背。颈间的黑曜石佛珠突然变得滚烫,烫得他几乎要叫出声来。刮擦声越来越近,忽然,一只惨白的手掌“啪“地贴在了窗纸上,五指张开,掌心赫然睁着一只血红的眼睛!
老和尚猛地敲响木鱼。清脆的声响中,那只手触电般缩了回去。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啸,如同上百人同时吃痛叫喊。直到东方泛白,那些诡异的声音才渐渐消失。
“它们暂时退去了。“老和尚疲惫地推开殿门。院中青石板上布满凌乱的水渍,像是许多人赤脚踩过的痕迹,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每处水渍中央,都留着一个圆形的干燥痕迹,宛如被某种圆形物体吸干了水分。
黄四郎踉跄着冲出庙门,却在山道拐角撞上一个挑柴的樵夫。柴捆散落一地,樵夫抬头正要抱怨,突然瞪大眼睛指着黄四郎身后:“你背上——!“
黄四郎反手摸向后背,触到一片湿冷。樵夫惊恐地后退:“全是...全是眼睛形状的水渍!“
回到家中,黄四郎褪下衣衫,铜镜中映出他的后背——数十个椭圆形的湿痕如同无数张开的嘴,在皮肤上留下诡异的印记。他颤抖着用布巾擦拭,却发现那些水痕越擦越明显,最后竟在皮肤上浮现出淡淡的眼形轮廓。
当晚,黄四郎在噩梦中惊醒,发现整张床榻浸在腥臭的液体中。屋顶传来“咚咚“的敲击声,他抬头望去,瓦片缝隙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眼球,正透过缝隙窥视着他。黑曜石佛珠突然崩断,珠子滚落一地,在血水中发出空洞的回响。
“黄四郎...“屋顶传来莫老扭曲的声音,“该回来完成仪式了...“
黄四郎发疯似地冲出屋子,奔向最近的山神庙。暴雨倾盆而下,他摔倒在泥泞中,抬头时看见山路尽头立着一块熟悉的石碑——目村。
这一次,村口站着所有村民。他们齐齐转身,露出后脑勺——那里没有头发,只有另一张脸,脸上是更加巨大的、布满血丝的眼睛。
莫老站在最前方,双手捧着一个铜盆,盆中盛着浑浊的液体。当闪电照亮盆中景象时,黄四郎看见——那是上百颗眼珠在液体中沉浮,而最上面漂浮的,赫然是那位老和尚空洞的眼眶。
“高僧的眼睛最是纯净。“莫老的声音与暴雨混在一起,“可惜只能撑到子时...现在,该用你的了...“
黄四郎转身要逃,却发现自己的双腿不知何时已陷入地中。泥土里伸出无数苍白的手臂,每只手掌心都睁着一只眼睛。它们抓住他的衣襟,要将他拖向那个盛满眼珠的铜盆。
就在黄四郎即将被拖入村口时,山神庙方向突然传来洪亮的钟声。那些手臂如遭雷击般缩回土中。黄四郎趁机拔出深陷的双腿,跌跌撞撞地向钟声方向跑去。
暴雨中,他隐约看见山神庙门口站着那位老和尚——或者说,是一个酷似老和尚的身影。那人全身笼罩在金光中,双手合十,颈间却空空如也——本该是头颅的位置,悬浮着一盏青灯,灯焰组成一张模糊的人脸。
“千目邪祟...“青灯发出嗡嗡的震响,“老衲等你现出真身...等了六十年...“
目村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尖啸,铜盆中的液体突然沸腾,所有眼珠融合成一个巨大的肉球,表面布满转动的瞳孔。它腾空而起,向山神庙扑来。
青灯老僧的身形骤然膨胀,金光化作无数细密经文织成的巨网。当肉球撞上金网的瞬间,黄四郎听见了千万人同时发出的惨叫。强光过后,山道上只剩下一滩腥臭的黑水和散落的佛珠。
黎明时分,精疲力竭的黄四郎在山神庙门槛上醒来。庙内空无一人,只有佛前青灯静静燃烧。当他凑近灯焰时,火焰中突然浮现出老和尚慈祥的面容,随即化作青烟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