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子 第47章 食色篇·庚·人犯经

作者:拾遗士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5-18 19:41:3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一、复仇章

北宋徽宗年间,阳谷县有个叫武松的汉子,生得虎背熊腰,一身好武艺。他父母早亡,与哥哥武大郎相依为命。武大郎身材矮小,以卖炊饼为生,娶了个妻子潘金莲,却不想这潘金莲水性杨花,竟与当地富户西门庆勾搭成奸。两人怕事情败露,便合谋毒死了武大郎。

武松出差归来,得知哥哥惨死,悲痛欲绝。他先去县衙告状,可西门庆早已买通官府,县官推诿不管。武松咽不下这口气,便自己动手,先是杀了潘金莲,又在狮子楼斩杀了西门庆,随后到官府自首。

拾遗子带着弟子路过阳谷县,听闻此事,便与弟子讨论起来。弟子问:“武松私自杀了人,难道不算犯法吗?”拾遗子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武大郎本本分分过日子,却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害得家破人亡。武松告状无果,只能自己讨回公道。这不是无端生事,而是被逼无奈的反击。如果别人欺负到头上,还一味忍让,那只会让恶人更加嚣张。”弟子点点头,似有所悟。拾遗子接着说:“做人就要像武松这样,平时不惹事,但遇到别人侵犯,也不能怕事。只有让恶人知道会有报应,他们才不敢轻易作恶。”

二、护乡章

春秋时期,陈国边境有个小村庄,村民们世代以耕种为生,生活安宁。一天,邻近的郑国一伙强盗来到村里,烧杀抢掠,抢走了许多粮食和财物,还打伤了不少村民。

村里有个年轻人叫陈勇,找到拾遗子,哭着说:“先生,我们村被强盗祸害了,大家现在都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拾遗子问:“你们之前没报官吗?”陈勇说:“报了,可官府说兵力不足,一时顾不上我们。”拾遗子说:“既然官府靠不住,那你们就得自己保护自己。强盗不会因为你们的忍让就放过你们,只会变本加厉。”他接着说:“你们可以把村里的青壮年组织起来,平时操练一下,准备些武器。等强盗再来的时候,就一起反击。”

村民们听从了拾遗子的建议,很快组织起一支自卫队。没过多久,强盗果然又来抢掠。自卫队早就做好了准备,大家拿着锄头、棍棒,奋勇抵抗。强盗没想到村民们会反抗,被杀得大败而逃。从此,再也没有强盗敢来这个村庄捣乱。拾遗子对村民们说:“别人不侵犯我们,我们就和他们好好相处;但要是有人敢来欺负我们,我们就要坚决反击,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惹。”

三、守土章

战国时期,赵国边境有个小城叫安平,时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去如风,抢了东西就跑,安平的百姓苦不堪言。

安平的守将李将军向拾遗子请教对策:“先生,游牧民族屡屡侵犯我们,我们出兵追击,他们就逃得远远的;我们一收兵,他们又回来抢掠。这可如何是好?”拾遗子说:“对付这样的敌人,不能只靠被动防守,还要主动出击,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反击的能力。”

李将军有些为难地说:“可我们的骑兵数量不如他们,正面交锋恐怕占不到便宜。”拾遗子说:“不一定非要正面硬拼。你们可以挑选一些精锐士兵,组成小分队,打探好游牧民族的营地位置,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进行突袭,烧掉他们的粮草和帐篷,让他们知道侵犯我们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将军按照拾遗子的建议,派小分队多次突袭游牧民族的营地。游牧民族损失惨重,再也不敢轻易来安平抢掠了。拾遗子对李将军说:“对待侵略者,不能一味退让,只有让他们尝到苦头,他们才会收敛。我们守护自己的土地和百姓,当别人来侵犯时,就必须坚决反击。”

四、保家章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不断,各地豪强趁机欺压百姓。在徐州有个叫张家庄的地方,庄里的张老汉有几亩良田,被当地的豪强盯上了。豪强带着一帮打手,强行要霸占张老汉的田地,还打伤了张老汉的儿子。

张老汉一家走投无路,找到了拾遗子。拾遗子了解情况后,对张老汉说:“豪强仗势欺人,你们不能就这样任他们摆布。虽然他们人多势众,但你们也不能害怕。可以联合村里的其他百姓,一起去官府告状,同时自己也要做好防备,防止他们再来捣乱。”

张老汉按照拾遗子的话,联合了村里几十户人家,一起到官府申诉。官府见民愤较大,不得不出面干预。豪强得知后,心里不服,又带着打手来张家庄闹事。这时,村里的百姓早已做好了准备,拿着农具与打手们对峙。拾遗子对豪强说:“你们欺负百姓,霸占田地,已经触犯了律法。如果你们再不知悔改,继续作恶,百姓们是不会答应的,官府也不会放过你们。”豪强见百姓们团结一心,知道不好欺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张老汉一家的田地终于保住了。

五、护友章

五代十国时期,有个叫王生的书生,与拾遗子是好友。王生为人善良,经常帮助别人,却没想到因此得罪了当地的一个恶霸。恶霸怀恨在心,找人埋伏在王生回家的路上,准备教训他一顿。

拾遗子得知消息后,连忙赶到王生回家的必经之路。果然,看到几个壮汉正围着王生拳打脚踢。拾遗子大喝一声:“住手!”然后冲上前去,与壮汉们搏斗。他虽然是个文人,但平时也练过一些拳脚,加上气势勇猛,很快就把壮汉们打跑了。

王生感激地说:“多亏了先生相救,不然我今天就要吃大亏了。”拾遗子说:“你平时帮助别人,这是好事。但总有一些恶人会因为自己的私利而伤害好人。我们不能让恶人肆意妄为,当朋友遇到危险时,就要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保护他们。这不是好勇斗狠,而是正义的举动。别人侵犯我们的朋友,就相当于侵犯我们自己,我们必须要反击。”

六、抗暴章

南宋时期,江南某地有个贪官,贪污受贿,横征暴敛,百姓们怨声载道。有个叫李顺的青年,家里的粮食被贪官的手下强行抢走,父母也被打伤。李顺气愤不已,想要找贪官报仇,却又担心自己势单力薄,难以成功。

李顺听说拾遗子在当地,便去请教。拾遗子说:“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是天下人都痛恨的。你想报仇,这份心意是对的,但不能盲目行动。你可以联合其他受压迫的百姓,大家一起商量办法,团结起来对抗贪官。”

李顺按照拾遗子的建议,联络了许多被贪官欺压的百姓,大家一起写了状纸,到上级官府去告发。同时,他们还在当地宣传贪官的罪行,让更多的人知道。上级官府迫于压力,不得不派人调查,最终将贪官绳之以法。拾遗子对百姓们说:“面对强暴的压迫,我们不能沉默忍受,要团结起来反击。当别人侵犯我们的利益和尊严时,我们必须要站出来,用合理的方式保护自己。”

七、护国章

元朝初年,南宋遗民在江南地区仍有不少势力。有个叫赵兴的将领,率领一支义军,据守在一座小山上,抵抗元军的统治。元军多次攻打,都被义军击退。

元军将领见硬攻不行,便派人去劝降赵兴:“你们区区几千人,怎么能抵挡我们大军?不如投降,还能封官加爵。”赵兴不为所动,他对拾遗子说:“先生,我们义军为了保护百姓,守护国家的尊严,就算战死也在所不惜。但现在元军势力强大,我们该如何应对?”

拾遗子说:“护国保民,是正义之举。元军侵略我们的国家,奴役我们的百姓,我们必须要反抗。虽然现在力量弱小,但只要我们坚守信念,发动百姓,就一定能找到机会。你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开展游击战,不断消耗元军的力量。同时,也要团结其他义军,共同抗敌。”

赵兴听从了拾遗子的建议,带领义军与元军周旋了多年,多次给予元军重创。拾遗子对义军将士说:“当国家受到侵犯时,每个子民都有责任站出来保卫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不仅是个人的处世之道,也是国家的生存之道。”

八、护商章

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上有一伙水盗,专门抢劫过往的商船,许多商人都遭受了损失。有个叫周商的商人,多次被水盗抢劫,血本无归,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周商找到拾遗子,哭诉道:“先生,这水盗实在太猖狂了,我们商人走一趟运河,提心吊胆的。官府也不管,我们该怎么办啊?”拾遗子说:“水盗为非作歹,危害商路,你们不能坐以待毙。可以联合其他商人,组建一支护商队,配备一些武器,雇几个有武艺的人当护卫。遇到水盗时,不要害怕,大家一起反抗。”

周商按照拾遗子的建议,联合了几十家商人,共同出资组建了护商队。护商队训练有素,装备齐全,在运河上多次与水盗交锋。水盗没想到商人们会反抗,损失惨重,渐渐地再也不敢在这段运河上作案了。拾遗子对商人们说:“你们经商是为了生计,水盗侵犯你们的财产,就是侵犯你们的生存权利。面对这种侵犯,就要坚决反击,保护自己的利益。”

九、护学章

清朝末年,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有个叫陈先生的教师,在乡下办了一所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当地的一个军阀部队路过,强行占用了学堂,还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

陈先生非常气愤,找到拾遗子寻求帮助。拾遗子说:“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军阀霸占学堂,不让孩子们读书,这是对未来的伤害。我们不能让他们这么做。你可以联合村里的百姓,一起去和军阀部队交涉,告诉他们学堂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不能被占用。”

陈先生带着村民们来到军阀部队的驻地,据理力争:“我们让孩子们读书,是为了让他们将来有出息,为国家做贡献。你们占用学堂,就是断了孩子们的未来。”拾遗子也对军阀的将领说:“你们打仗是为了什么?不也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现在不让孩子们读书,就是破坏了百姓的希望。”将领听了,觉得有理,便下令撤出了学堂,让孩子们重新回到课堂。拾遗子对大家说:“保护孩子们的学习机会,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当有人侵犯我们的教育权益时,我们必须要勇敢地站出来反击。”

十、护弱章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河南某地有个寡妇王婆,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靠给人做针线活为生。当地的一个地痞经常来找麻烦,要么抢她的钱,要么拿她的东西,王婆敢怒不敢言。

拾遗子路过王婆的家,看到地痞又在欺负她,便上前制止。地痞嚣张地说:“你是谁?少管闲事!”拾遗子说:“我是看不惯你欺负弱小的人。王婆一个寡妇,带着孩子不容易,你还来抢她的东西,还有没有良心?”地痞挥拳就打,拾遗子轻松地避开,然后抓住地痞的手腕,说:“你再这样欺负人,我就带你去官府说理。”地痞见拾遗子不好惹,只好求饶,答应以后不再欺负王婆。

拾遗子对王婆说:“以后再有人欺负你,不要害怕,要学会保护自己。可以找邻居帮忙,或者去官府告状。我们不能让这些地痞恶霸肆意妄为,他们侵犯弱者,就是违反了道义,我们必须要反击,保护那些没有能力自卫的人。”王婆感激地点点头,从此再也没有受到地痞的欺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