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里的日光灯发出轻微的电流声,我戴着白手套翻开1943年的列车时刻表,泛黄的纸张上,一列编号K714的列车在某个深夜永远地失去了踪迹。窗外的暴雨敲打着玻璃,仿佛在为这个尘封已久的故事伴奏。
我是市档案馆的实习生,负责整理抗战时期的交通档案。这个闷热的夏夜,我被临时留下来加班,没想到会揭开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往事。当我在故纸堆中发现那本残破的列车日志时,时针已经指向了午夜。
日志的扉页写着“K714次列车乘务长周明远“,字迹工整而有力。但翻开内页,却发现后半部分的记录变得凌乱不堪,字迹扭曲,仿佛记录者在极度恐惧中写下这些文字。
“1943年6月17日,23:00。K714次列车准时从北平西站出发,载着217名乘客前往南京。这原本是一趟普通的夜间列车,但从发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到一丝异样。“
“车厢里出奇地安静,乘客们大多沉默不语,有的甚至用黑色面纱遮住了脸。我巡视到第三节车厢时,发现一个穿旗袍的女子独自坐在角落里,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嘴里喃喃自语。“
“我走上前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她缓缓转过头来,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凝固了——她的脸上没有眼睛,只有两个黑洞!“
读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窗外的雷声轰鸣,仿佛在应和着这段恐怖的记载。我继续往下翻,发现后面的记录更加诡异。
“23:30,列车行驶到燕山隧道附近时,突然停电。黑暗中,我听到车厢里传来阵阵啜泣声和指甲抓挠金属的声音。我拿出手电筒,发现那个无眼女子已经不见了踪影,而她坐过的座位上,残留着一滩黑色的液体。“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原本217名乘客,现在只剩下了198人。其余的人,就像蒸发了一样,毫无踪迹。“
日志的记录越来越凌乱,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我凑近灯光,勉强辨认出接下来的内容:
“00:15,列车停在了一个不知名的小站。站台上没有站牌,也没有工作人员,只有一排穿着黑色制服的人整齐地站着。他们的脸被帽子遮住,看不清容貌。“
“我下车查看情况,却发现车门被锁死了。透过车窗,我看到那些黑衣人开始向列车靠近,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就像提线木偶一样。“
“00:30,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车厢里的乘客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面无表情地走向车门。无论我怎么阻拦,他们都像被催眠了一样,径直走向那些黑衣人。“
“我终于明白,这根本不是一趟普通的列车,而是一列载着亡魂的幽灵列车。我们所有人,都成了某种邪恶力量的猎物。“
日志到此戛然而止,后面的几页被人粗暴地撕掉了。我合上日志,心跳得飞快。就在这时,档案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股冷风灌了进来。
“小张,这么晚还在加班?“馆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得我差点跳了起来。
我转过身,看到馆长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笑容。我注意到他今天穿了一身黑色的西装,和日志里描述的黑衣人装束惊人地相似。
“我...我在整理抗战时期的列车档案。“我结结巴巴地说,“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记录。“
“哦?说来听听。“馆长缓步走了进来,他的皮鞋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刚才看到的内容告诉了他。没想到,馆长听后不但没有感到惊讶,反而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你知道吗,当年那趟K714次列车失踪事件,其实还有一个后续。“馆长在我对面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当时的调查人员在隧道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是什么?“我不由自主地问道。
“他们在隧道深处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里面整齐排列着217具尸体。所有尸体的眼睛都被挖走了,而在尸体中间,有一个穿着乘务长制服的男人,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本日志。“
听到这里,我感觉背后一阵发凉。馆长继续说道:“后来,有人说那趟列车其实是被卷入了另一个时空,车上的乘客都成了某种祭祀仪式的牺牲品。而那本日志,据说被送到了我们档案馆。“
我下意识地看向桌上的日志,突然发现它的封面变得湿漉漉的,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更可怕的是,我发现刚才还完整的日志,现在又少了几页!
“你看,这就是历史的魅力。“馆长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有些秘密,还是让它们永远沉睡比较好。“
说完,他转过身来,我惊恐地发现,他的脸上不知何时戴上了一个黑色的面具,只露出两个空洞的眼窝。
“现在,是时候让这个故事画上句号了。“他缓缓向我走来,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寒光闪闪的手术刀。
我想逃跑,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动弹不得。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我看到馆长身后的墙上,浮现出一列破旧的列车,车厢里坐满了没有眼睛的乘客,而那列火车的编号,正是K714...
第二天,当同事们来到档案馆时,只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日志和一张不知何时出现的火车票。票面上印着“K714次,北平西站至南京,1943年6月17日23:00“,而持票人的姓名栏里,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从此,关于那趟消失的列车的故事,又多了一个新的篇章。而每当雨夜,档案馆里似乎还能听到列车行驶的轰鸣声,以及若有若无的啜泣声,仿佛那些被困在时空缝隙里的亡魂,还在寻找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