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莲撅着嘴,眼眶里泪水在打转,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张海川靠在门框上,看着她这般神态,不由莞尔。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为小莲镀上一层金边,衬得她整个人都在发光。他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好了好了,不逗你了,这身衣服确实挺好看的。”
“真的好看吗?”小莲眼睛一亮,但还是故作不满地嘟囔着,“你刚才明明说我穿这个不好看。”
张海川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了一番,忽然抬手,啪的一声轻轻拍在她的臀部。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明显。
“喂!”小莲惊呼一声,连忙捂住被打的地方,脸颊瞬间染上一抹红晕,“海川哥你干嘛呀!”
“这不是证明给你看,到底有多好看嘛。”张海川一本正经地说道,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小莲揉着屁股,嘴上抱怨着,心里却泛起一丝甜蜜。随即又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连忙在心里否认:不对不对,我才没有觉得开心呢!她偷偷瞄了眼张海川,见他已经转身走向工作台,这才松了口气。
工作室里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气息。张海川坐在工作台前,开始专注地拆解义肢。零件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灵活地组合、拆分。自己当老板就是这么爽,想接活就接,不想接就拒绝,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今天还有其他安排吗?”他一边摆弄着零件,一边问了一句。桌上的工具在他手中发出细微的碰撞声。
小莲幽怨地往沙发上一坐,立刻又被疼得跳了起来。她揉着还在隐隐作痛的部位,撇着嘴说道:“暂时没有了。不过找上门的人倒是不少,有人邀你去跑场子,有人约拍戏...”
她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整个人都来了精神:“对了!还有人想请你开演唱会呢!海川哥,要不我们就办一场吧?你都好久没在公众面前露面了,热度都快掉没了。”
小莲踱着步子,继续说道:“谭璇现在都快超过你...”话说到一半,她赶紧打住,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咪一样跳起来,“啊呀,我什么都没说,你可别告诉谭璇啊!”
张海川笑而不语,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不过他心里也在盘算,确实有段时间没在公众面前露面了。
工作台上的零件渐渐成型,一个崭新的义肢雏形已经显现出来。张海川随口问道:“谭璇最近在忙什么?”
“她在搞全国巡演呢,已经开了两场了。”小莲坐在工作台边上,晃荡着双腿,“据说她经纪人的目标是冲击二线艺人榜。上周在魔都的演唱会门票五分钟就售罄了,场场爆满。”
张海川点点头,对谭璇的情况了如指掌。
“海川哥,我们也开演唱会吧!”小莲眨巴着大眼睛,满脸期待地看着他。阳光照在她脸上,睫毛的影子在脸颊上轻轻颤动。
“再说吧。”张海川神色淡然,手上的动作却没停。虽然账户上的余额已经不足百万,但《探墓令》的票房已经突破二十亿,超越了预期。等电影下映结算,分红到账,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而且杨姐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几家视频网站正在竞价《探墓令》的网络独播权。有竞争就有议价空间,这笔收入也不会少。张海川将更新好的义肢程序发布出去,开始专注于自家产品的研发。
一周后,《探墓令》正式下映,最终票房定格在73亿,创下春国影史第二的成绩。各大媒体的头条被这个消息占据,标题无一不是“最年轻天才导演”、“处女作双爆”之类的字眼。
张海川的热度再次暴涨,在三线艺人榜上重新超越谭璇,夺回榜首位置。据说当天正在巡演的谭璇,临时改变歌单,激情演唱了一首《厌倦》,台下粉丝的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场馆的屋顶。
华星科技研发部内,气氛紧张而热烈。一群研发人员围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实验室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仪器运转的嗡鸣。一根数据线从电脑延伸到支架上的义肢,正在进行最后的系统检测。
“90!”数据一点点上升,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95!!!”
“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高明民激动得热泪盈眶,和其他成员抱在一起。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几个月来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
“太不容易了高哥!咱们这回可算翻身了!”一个硕士生红着眼圈说道,声音都有些哽咽。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张海川走了进来。看到众人兴奋的样子,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都在啊,怎么样了?”
“成了海川!”高明民小心翼翼地捧着义肢走到张海川面前,生怕磕着碰着,“这是T-59,经过测试,已经成功实现95%的神经系统对接!我们做到了!”
张海川点点头:“不错,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他看了眼墙上的时钟,“对了,既然实验品搞定了,论文搞得咋样了兄弟?”
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高明民:“......”
硕士生:“......”
博士生:“......”
众人面面相觑,论文?那是什么东西?
“海川啊。”高明民幽幽开口,眼神飘忽,“有话憋着吧兄弟,这么搞分分钟被孤立。”
“论文的事不急,差不多搞掂一半了。”一个研究生打着哈哈说道,试图缓解气氛。
实验室里又恢复了欢声笑语。张海川笑着摇摇头,但很快又收敛笑容,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这义肢的造价整明白没?”
高明民表情也严肃起来:“不算人力成本的话,光材料就要8万左右。”他翻开记录本,详细列举着各项支出。
“加上人力、水电、租金和后期维护,售价至少要17万才能保本。”张海川皱眉计算着,眉头越皱越紧。
“17万已经很便宜了!”高明民说道,声音里带着些许激动,“你看维特那边,神经系统连30%都没到,现在卖到30万一个。我们这可是95%的完成度,已经领先全球了。”
张海川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还是太贵了。我开这家公司的初衷,是想让每个需要义肢的人都用得起。我国有7400多万肢体残疾人,大部分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个价格。”
实验室陷入沉默。他们这才意识到,张海川不只是在做生意,而是真的想为社会做点什么。
“也许可以和供应商谈判,让他们降低一些利润。”高明民提议道,声音里带着些许犹豫。
“这个我知道。”张海川若有所思,目光投向远方,“你们先继续测试,我出去一趟。”
他直奔西湖区政府,打算和方区长谈谈。他脑子里想的太基础了:争取国家对购买义肢的弱势群体进行补贴。然而当他赶到区政府时,一场会议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