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 第15章 诸皇子们

作者:赵墨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7:18:3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安王府,当今隆安帝的皇长子明澹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我这个七弟居然选择了工部,居然没去兵部或者去大都督府,亦或者去督察院。

真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小。”

明澹笑得很开心,不过他招揽的谋士崔凯却不这么想。

他抚着自己的长须缓缓道:“在下认为,要么七皇子是个庸才,要么他就是在藏拙。”

“哦?”

明澹坐下来,给崔凯倒杯茶:“先生请说,本王洗耳恭听。”

崔凯最满意的就是明澹这一点,虽然莽撞,性子急躁。但礼贤下士,肯听人劝。

当初科举不顺后,明澹一邀请,崔凯就答应进王府做个谋士,顺带教明澹的两个孩子读书。

崔凯喝了一口这江南的贡茶后,才问道:“殿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依照本王的想法,本王会选兵部。”

“没错,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兵部,因为都知道兵部很关键。

但……”

崔凯话锋一转道:“所有人都看到了去兵部的巨大好处,却没有看到背后所隐藏的危险。”

明澹还是聪明的,经过崔凯提醒,他自己已经悟出了背后的关键。

“你是说,我这个七弟是故意选择了工部?”

“在下估计,七皇子就是这么想的。”

崔凯望着亭子外的荷花池,此时荷花已经含苞待放。

“看来皇家子弟各个不凡啊,就如这池塘中的荷花一样,已经忍不住要绽放了。”

明澹笑道:“我倒是不急,不过我那位四弟此时倒是已经忍不住要步步莲花了。”

明澹口中的四弟乃是宁王明辰,其母妃刘淑妃乃是江南总督刘谦之妹。

此刘谦虽然不会变魔术,却统辖江西,安徽和江苏一部的军政要务,乃是封疆大吏。

这督抚制度是大夏朝在前朝巡抚制度上的一次小创新,统管两省或者三省的军政要务,直接向中央朝廷负责,可谓位高权重。

倒也不奇怪,或许督抚制度的发展有时代的必要性。在明昀熟知的历史中,清朝也是用督抚制度来统治广袤的疆土。

当初刘淑妃入王府的时候,刘谦不过一州府官员。但后来刘谦不断的加官进爵,到隆安帝登基的时候他已经贵为江南总督了。

可以说隆安帝能够登基,少不了刘谦这个江南官员的头子的支持。而当宁王明辰开府之后,刘谦自然支持自己的外甥。

也因此宁王府里挤满了来自江南的才俊,很多江南的举子上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宁王府拜码头。

而那些来自江南商人的财货如同大海一般,源源不断的进入宁王府里。靠着江南商人的支持,宁王出手非常大方。

听说户部某个官员来宁王府报告一下工作,宁王随手就赏给了这个官员一袋金豆子。

哪个干部能经得起这种考验啊?所以朝臣里也有很多支持宁王的。

毕竟朝廷薪水虽然比起前朝来说算不错,但官员们都想要更好的生活水平,所以很多官员都是谁有钱支持谁。

此时在宁王府中,有关于明昀的婚事和观政差事的讨论也在进行中。

“父皇这是在警告我们,他知道我们要把于侍郎推上去,立马安排了七弟去工部观政。”

宁王明辰皱着眉头,思考着父皇的用意。

户部尚书的羊靖川的二公子羊瑜也是明辰的好友兼心腹,他也皱眉道:“殿下,圣上不会发现于侍郎是我们的人了吧?”

“照理说不会。”

明辰说道:“我们和于侍郎的接触都很隐蔽,于侍郎是四川人,也没去江南的书院读过书,父皇应该发现不了才对。”

羊瑜猜了半天,实在猜不透隆安帝的心思,也就不想了。

“父亲大人让我知会殿下一声,接下来可是入阁的关键事情。如果这次入阁成功,我们江南就有两名内阁大臣了。

在这个时候,万万不可节外生枝。”

明辰点点头:“请转告老尚书,本王知道分寸。”

五皇子明台这边倒是没有议论明昀的事情,他这边正在举办一场诗会,坐镇的都是有名望的大儒。

不少学子也都慕名而来,参与了这场诗会,一副诗海泛舟追杜李,群儒结社著华章的样子。

明台借着酒性,提着剑上去舞动一番,为在场的士子们助助兴。

他还不忘吩咐画师:“一定要把本王为众才子舞剑的英姿画出来,本王要第一时间入宫让父皇看到。”

原来明台是想用王府文风鼎盛来向父皇证明自己,好得到更多的恩宠。

各皇子都有自己的招数,或招揽谋士门客,或广交群臣,又或者借助士林声望抬高自己。

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几位皇子都忽略了一点,现在这个天下还轮不到他们这些小辈做主,太上皇尚且健在呢。

除非几位皇子学着戾太子发动兵变,通过武力夺取皇位,否则天上的两位太阳足以照得所有人无所遁形。

几位开府的皇子都各有事情做,而此时宋皇后所出的二皇子明延则进宫探视宋皇后。

与此同时,宁贵人这边也带着明昀来到皇后的宫里用饭。按照惯例,皇子开府前皇后要设宴招待一番,顺带谈谈话。

主要是出去以后如何辅佐皇帝,遵纪守法,如何管理王府等一系列老生常谈的话题。

于是,明昀和明延就在宫里碰上了。

“听说七弟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娶的是荣国府贾政的嫡女,还有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之女,可喜可贺啊!”

明延的恭喜看起来很真诚,让人如沐春风,不像是假的。

明昀躬身道:“谢二哥关心。”

“不客气。”

明延拍拍明昀的肩膀道:“等你大婚那天,二哥我定然会备上一份厚礼,还望七弟不要嫌弃。”

“二哥所赠,弟岂敢嫌弃?”

看着两位皇子热心的交流,宋皇后和宁贵人也很高兴。

“看着两位孩子,多好啊!”

“是啊是啊,桓王殿下对小七非常关心,不愧是诸皇子表率。”

宋皇后一听这话更开心了:“什么桓王殿下?都是一家人,何必搞什么生分?叫延儿就行。”

宁贵人连连摆手道:“尊卑有别,臣妾岂能不知?还是叫桓王殿下吧!”

宋皇后的笑容更真诚了:“既然你坚持,本宫也不好说什么了。”

说罢,宋皇后回头问身边的女官:“晚膳备好了没有?”

“回皇后娘娘,已经备好了。”

“那就传膳吧!”

“是。”

很快一桌子美味佳肴就摆了满满两桌子,四个人一人一桌。这在朝礼里叫分食,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明昀一般只有和宁贵人母子俩吃饭的时候会随意一些,但在宋皇后宫中用饭讲究一个食不言。

女官和太监就在一道屏风后面,把《皇后宴请图》给画下来,留作纪录存档。

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的文字记录,某年某月某日,皇后宴请了谁谁谁……

等宋皇后吃得差不多放下碗筷,明昀虽然吃了个半饱,但也放下碗筷不再进餐。

太监宫女们晚膳撤掉后,又上了瓜果茶点。

喝了两杯茶,吃了点心之后,这场皇后谈话会就算宣告结束了。

不过皇后还是透露了有用的消息,宋皇后和甄太妃商议后,又分别问了隆安帝和太上皇的意思。

决定贾元春为正妃,秦可卿为侧妃。

明昀不用烦恼了,宫里帮他搞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