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籍 第40章 时光织锦里的碎光

作者:刘显东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6-14 01:15:2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散文•时光织锦里的碎光

清晨的第一缕光总是带着绒羽般的温柔,从老窗棂的缝隙里挤进来时,连尘埃都在光束里跳起了慢舞。我总在这样的时刻想起乡下的瓦檐,青灰色的瓦片上凝着昨夜的露,像谁把满天星辰揉碎了撒在上面,晨光一吻,便簌簌地滚落,在泥地上洇开小小的湿痕,像时光留下的标点符号。

沿着田埂走的时候,风正从麦芒上掠过。春末的风还带着些新翻泥土的潮气,裹着野蔷薇的甜香,把人的衣摆吹得鼓鼓的,像蓄满了一整个季节的絮语。田垄间有农人弯腰的身影,草帽边缘漏下的阳光在他们脊背上游走,锄头起落处,泥土翻出深褐色的肌理,像翻开一本厚重的岁月之书,每道犁痕里都藏着种子与春天的约定。远处的竹林沙沙作响,不是风的独奏,是无数叶片在晨光里碰杯,饮下第一滴露水时发出的轻响。

溪水总是不知疲倦的。它从山坳里奔出来,撞在青石板上碎成银箔,又在鹅卵石的缝隙里打个旋儿,把水草的绿绸子揉得发亮。我曾蹲在下游的浅滩上,看阳光透过流水在河底织出晃动的锦缎,偶尔有小鱼穿梭而过,搅碎了满河星子,却又在瞬间让光斑重新聚合,像时光在不经意间的破碎与重组。溪边的老槐树垂着串串白花,风过时,花落水面,成了顺水漂流的小小纸船,载着不知谁家的心事,流向炊烟升起的远方。

午后的蝉鸣是从老榆树的枝桠间漫开来的。那声音起初是一两声试探,像琴弦上轻挑的泛音,转眼就涨成一片沸沸扬扬的声浪,把整个夏天都煮得滚烫。树荫下的竹椅总被晒出淡淡的木香,祖母摇着蒲扇,扇面上的牡丹褪了色,却还留着几分旧时的艳丽。她讲故事时,声音总被蝉鸣揉得断断续续,讲到嫦娥奔月时,天上的云正好飘过,遮住了日头,一丝凉荫落下来,像故事里飘出的广寒宫的风。我仰头看树叶间漏下的光斑,明明灭灭,像祖母眼中闪烁的、关于往昔的碎光。

黄昏是最懂得调色的画师。它把天际的云染成橘子酱的颜色,再泼上一点葡萄紫,让远山的轮廓在渐浓的暮色里慢慢融化。田埂上的狗尾巴草镀着金边,风一来,就摇碎了满坡的夕阳。归巢的鸟群在屋檐下盘旋,翅膀划过天空时,留下几痕淡墨似的影子,很快又被暮色收走。灶房的烟囱里升起淡蓝的烟,和着晚饭的香气,在村落的上空织成一张柔软的网,网住了归人的脚步,也网住了一天的喧嚣。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了。蛙声在池塘里此起彼伏,像谁在弹拨着夜色的琴弦。我喜欢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月光把葡萄架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叶与叶的缝隙间漏下的光,像撒了一地的碎银。偶尔有流星划过,短促得像一声叹息,却在天幕上留下了永恒的轨迹。这时候的风是凉的,带着露水的清冽,吹过耳畔时,仿佛能听见时光在叶脉里流淌的声音。

原来岁月本就是一块织锦,晨光、蝉鸣、暮色、月光都是穿梭其间的丝线。那些被我们以为是碎片的时光,原是织锦里最动人的纹路——是老屋檐上的露珠,是溪水里的落花,是祖母蒲扇下的故事,是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当我们某天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回首,会发现这些碎光早已在光阴的经纬里,织成了我们生命中最温柔的图案,在记忆的长河里,永远闪着温润的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