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暗说坏了,自己光顾使用火力压制、扰乱三架零战,按住射击按钮不松手,把12.7毫米机枪的子弹给打光了。
这也不能全怪陈勇。
由于时间紧迫,装弹员没有给这架战机装曳光弹。
每个国家空军对曳光弹的用法不同。
有的国家直接使用曳光弹,好处是曳光弹能帮助飞行员随时修正弹道,也给敌机造成更大的压迫力。
当下圣和倭族就使用全曳光弹,因为他们的零战使用机炮,威力巨大,再加上曳光弹的威吓,很容易给对手造成视觉上的压迫。
使用曳光弹当然也有弊端,那就是对手也可以根据曳光弹飞来的弹迹,改变自己战斗机的航迹,躲避炮弹。
总的来说,使用曳光弹有利有弊,利与弊就看使用者有什么战术要求了。
还有的国家把曳光弹当做提示器来使用。
可以在子弹用到一半的时候喷出曳光弹提醒。
也可以在子弹用到剩下1/3或1/4的时候,用曳光弹提示。
星云国战机是在子弹还剩1/4的时候发出曳光弹提示。
由于时间紧迫,装弹员没有装曳光弹,所以就没有提示,陈勇第一次开火,一鼓作气就把子弹打光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备弹手,情况紧急再加上曳光弹的缺失,他已经把工作做到了最好。
现在12.7mm机枪的子弹打光了,而那挺7.62毫米机枪里到底有多少子弹,陈勇不能确定,起飞前备弹手说只装了半弹。
7.62mm机枪的火力更弱,弱爆了。
三架零战向三个方向转弯,一时之间对陈勇和朱莉娅形成不了威胁。
陈勇和朱莉娅也是反方向飞行,很快就看不见对方。
陈勇继续向上拉升,穿过越来越薄的黑烟,战鹰轻轻一跃,金色阳光瞬间洒满机翼,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架九九式水平轰炸机在云层上方盘旋,身后留下一道乳白色的凝聚尾迹,在蓝天白云和黑灰色烟雾的衬托下居然美轮美奂,就像一幅山水画。
空战视角自动打开:
敌机:九九式舰上爆击机,三菱D3A1型
动力:1070马力
长:10.2米
翼展:14.37米
高度:3.85米
最大速度:389公里
飞行高度:9300米
航程:1472公里
乘员:2名行员
武器:机头2挺7.7毫米九七式机枪
机尾1挺7.7毫米九二式可旋转机枪
挂载1枚250kg炸弹或4枚60kg炸弹
俯冲轰炸精度:采用70度大角度俯冲,投弹高度通常为400-500米,命中率高于水平轰炸。
弱点:机体防御能力差,油箱容易爆炸。
——
这架轰炸机飞在玛瑙湾的边缘,排队等待攻击。
在另外几个方向,还有七八架轰炸机也在盘旋,等待进场。
此时下面到处都是火海黑烟,星云国地面防空机枪阵地摆开了架势,轰炸机再如第一波攻击机群那样一窝蜂的往下扑,很容易遭到密集炮火的攻击。
为了确保命中率和本方战机的生存率,倭族指挥官垣田大佐改变了之前的战法,让飞行速度快,机动灵活的零战压制住地面上的防御炮火,轰炸机再进场攻击,这样既提高了准确度和攻击力度,又能极大程度保证己方战机的安全。
但垣田大佐万万没有想到,会有一架战鹰能突破己方护航机群的围追堵截,飞到了云层上方。
陈勇又往战列舰林荫大道那边看过去,一道道炮火穿过黑烟云雾射入空中,炸开一朵朵火花和黑烟,壮观而美丽。
轰炸机的飞行员突然发现这架P36,也被吓一跳,连忙朝反方向飞去。
显然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有星云国的战机能升空出云。
此时云层上方没有一架零式战斗机在护航,突然见到战鹰,另外几架轰炸机连忙呼叫护航战机。
见轰炸机逃跑,陈勇压杆,21号战鹰一个45度侧翻滚,用小坡度转弯,朝那架轰炸机扑去。
他把操纵杆下方的拨叉,往后拨至7.62机枪的开关上。
如果按一下拨叉,就是两挺机枪一起用。
“八嘎,星云国居然还有这样的飞机?这架飞机难道不是笨拙的P36?转弯如此轻盈,居然不输我圣和的零战。”
见21号P36一个小坡度转弯后迅捷追来,水平轰炸机飞行员被吓了一跳。
“它就是一架笨鹰,但没想到居然能飞出这样的小坡度回旋!”
后置机枪手死死盯着战鹰机翼上的机标,这是架笨鹰P36无疑。
在来玛瑙湾轰炸前,倭族所有参与偷袭的飞行员,都日夜研究星云国的所有战舰和飞机,确保每一名飞行员和投弹手、领航员,都能一眼辨认出湾内的每一艘战舰;
能辨认出基地里的机场,码头,修理厂,弹药库和油库的位置;
能从各个角度辨认出每一架战机的型号并知道其最高速度,爬升率,回旋、盘旋能力,火力配置等等。
倭族的飞行员们称P36为笨鹰。
称P40为笨牛。
陈勇驾机紧追那架九九式轰炸机,距离越来越近,轰炸机的后置机枪手开火,7.7mm机枪打出一条耀眼的火舌。
陈勇压杆避开,继续紧追不舍,他能一眼看见轰炸机在飞行时露出的破绽,但苦于自己射术拉胯,他也不敢浪费仅剩的子弹。
最好的办法就是追近,追近到不需要瞄准镜,就能把对方轰掉的距离。
地球上的德国空军第一王牌,埃里克.哈德曼上校曾经说过:直到敌机完全充满我的风挡时,我才在最小的距离上开火。这个时候你和目标构成的角度,以及你是否处于转弯或其它机动动作中,都没有任何关系。
哈德曼上校的意思就是,当你把枪口顶在猎物的胸口上时,无论它怎么躲避,它都是你的收获。
陈勇想追近了开火,可轰炸机的机枪手却不允许他飞得太近,不断使用机枪把他往后推的同时感到很纳闷,后面这个白鬼为什么不开火?
陈勇哪里知道对方的机枪手在想什么,他不断躲避射来的机枪火力,努力逼近,几次眼看就要飞到轰炸机的上方了,却都被机枪手开火逼开。
主要是陈勇目前还没有得到初级射术,不然早就将这架轰炸机击落了。
不过这也正常,你一个软脚虾刚上来就通天彻地,落地后大概率会被解剖。
连续逼近无果,陈勇改变战术,左压杆,战鹰就像一柄弯刀,朝九九式轰炸机的右下方斜飞。
他知道护航的零战很快就会赶来护航,他得速战速决,从轰炸机的下方腹部发起攻击。
对所有轰炸机来说,最难防御的部位就是机头前下方六点钟位置,和机尾下方六点钟位置。
机头下方六点钟位置飞行员看不见,机尾下方六点钟位置机枪手的火力覆盖不到。
这两个位置,几乎是所有轰炸机的死穴。
21号P36的忽然下掠,轰炸机的飞行员立即知道战鹰这是要攻击他的腹部,他毫不犹豫地推杆,机头一沉,向下俯冲。
显然是陈勇的紧追不舍,给轰炸机的飞行员带来巨大的压力,见战鹰突然改攻自己脆弱的腹部,他等不及零战上来护航,便主动推杆往云底沉。
这是最好的防御办法。
他算准只要轰炸机进入黑烟里,战鹰担心视线模糊有撞机的危险,不敢紧追。
战斗机撞轰炸机的尾,吃亏的永远是战斗机。
“找死!”
陈勇冷笑,打开空战视角,稳杆,战鹰从斜掠中改出,跟着推杆,战鹰一头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