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玄幻小说,制作春药,是必做之事。
穿越到架空历史,必做的事,是制造枪炮。
郑兆安可以记不住珍妮纺织机的结构,也可以忘记缫丝厂的机械。
但如何制造枪炮,他脑袋里有无数套图纸。
就像一个摄影佬,拿起相机的那一刻,脑袋里会闪过无数牛逼的构图。
可惜,他脑袋里图纸再多,大胆的想法再多,材料让他只能一退再退。
未来五毛一斤的废铁,是现在上百两银子,也造不出来的神仙玩意儿。
铁匠、铁矿,还要等煤炭一个多月,也不能这么闲置着。
看着铁匠、民工闲着,郑泌昌心里难受。
就像家里雇佣的佃农,只有日夜不断地劳作,他才会满意。
身为地主,在他土地上耕作的人,都是奴隶。
即便读了圣贤书,即便做了官,郑泌昌也跳不出这个时代局限。
不,时间过去数个世纪,有人还是困在历史思维惯性中。
郑泌昌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炼制生铁,制作农具和武器。
此时的大明,主要火器是鸟铳和佛朗机炮。
但落后同时期欧洲一代,他们已经出现了火绳枪和青铜长管炮。
火绳枪使用铅制弹丸,已经可以击穿百米内骑兵板甲。
骑兵从主角,逐渐沦为配角。
使用青铜铸炮,减轻重量,减少炸膛风险。
炮弹也从石头,转向实心弹、霰弹,用于杀伤步兵。
于是郑泌昌将铁匠分为两类,开始制作农具与武器。
郑兆安远在灵隐寺,每日读书锻炼,不断熟练心法。
这让他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而检验的方法,便是登山。
以往二十丈的小山坡,他都爬不到顶。
走一里路,剩下的需要护卫背上上。
如今,五十丈的飞来峰,轻轻松松。
略有气喘,但相比之前,进步巨大。
今日,他准备挑战一下更高的武林山。
等他气喘吁吁爬到山顶,俯瞰整个西湖与杭州府。
扫视一圈,他发现京杭大运河旁,被划定为织厂的区域,升起浓浓黑烟。
郑兆安赶紧下山,乘坐马车,赶往工地。
该不会是失火了吧?
若是那样的话,他要为此等疏忽懊恼很久。
来到工地,织厂建设得热火朝天。
来到浓烟区,原来是燃烧树木,冶炼铁矿,制作生铁。
“现在制造生铁干什么?”
郑兆安不解。
“布政使大人要求我们制造农具和武器。”
一位负责管理铁匠的总管,出来回答郑兆安的问题。
“武器,什么武器?”
郑兆安立马来了兴趣。
“这?”
总管欲言又止,但他还是劝解郑兆安,不要过问此事。
军国大事,往往事关机密,他可不敢向郑兆安多说什么。
郑兆安立马乘坐马车,返回布政使,找到亲爹郑泌昌。
“父亲,您在制作武器?”
郑兆安兴奋道。
“瞎说,我可没有!”
郑泌昌立马否认。
接下来又是科普时刻,郑泌昌向郑兆安解释,武器制作流程。
武器制造,是工部决策,制定全国标准,核发经费。
到了省级,郑泌昌作为布政使,需要调拨相应的原料、工匠和资金。
至于生产,则是都指挥使负责。
虽然俞大猷就任都指挥使,但他是戴罪立功之身,并不行使这个职权。
基于浙江的特殊情况,都指挥使的实权,由何茂才兼任。
他能调动卫所兵丁,调动千户,就是这个原因。
“那我与何叔叔的打个招呼,我想改良一批枪炮。”
郑兆安悬着的心,落回肚子里。
若是都指挥使的实权,在胡宗宪或俞大猷手里,他还真不好提出这个想法。
“此乃军国大事,不可儿戏。”
郑泌昌觉得,打招呼都没必要,但还是告诫郑兆安。
有些事情,他能压下去,但有些事情,他压不下去。
“父亲,放心,我改良的枪炮,一定比杭州城上的好!”
郑兆安很自信。
“好吧,你造几个玩一玩,若是真的比佛朗机炮还强,杭州城的火炮,就全换掉。”
郑泌昌思虑一番,决定道。
郑兆安考完府试,就躲到灵隐寺去了。
这是他唯一兴冲冲赶来,主动要求去做的事情。
郑兆安得了口头许诺,准备返回工地。
可郑泌昌却拦住了他,给他写了一份文书。
盖了布政使大印、都指挥使大印和按察使大印。
“这?”
郑兆安第一次见到父亲这样做。
“哎,你何叔叔又玩消失,便把大印都交给我。”
郑泌昌叹息道,好听的气泡音响起,加重了无奈感。
何茂才信任郑泌昌,那也是有原因的。
人前得名声,清誉满浙江。
人后贪赃款,皆为钱粮忙。
事前出主意,主意真好用。
事后帮埋坑,填平又压实。
不爱玩女人,娇妻配丫鬟。
老弟性高洁,赛过冰与霜。
以上,便是一次宴会后,何茂才与郑泌昌私聊,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五言。
听到他发自肺腑的感谢,郑泌昌只觉得无言。
拿到三司许可,郑兆安立马赶往工地。
他揣着文书,就像揣着相机,无数牛逼的构图闪过脑海。
可现实让他一退再退,最终选择长管榴霰炮。
锡铜铸造炮身,滑槽炮架,搭配多种弹丸。
这玩意儿,没多先进,只是领先欧洲三十年而已。
郑兆安本以为,以他的才能,能超越时代限制,搓出钢铁火炮来。
对射程还在百米级挣扎的火炮,砍瓜虐菜。
然而,他最终搞出来的东西,却和满地的铁矿没什么关系。
试炮的时候,郑兆安没去。
他被打击到了,向父亲告罪,灰溜溜地返回灵隐寺。
郑泌昌工作累了,倒是饶有兴趣地看了一番,结果惊喜不断。
弹丸有三种,分别是实心弹、预制霰弹筒和爆破弹。
细长的炮身,打出去的实心弹,射程超过四里路。
试炮之地放在杭州炮楼上,若是角度调高,甚至能打到钱塘江对岸去。
这让射程只有一里的弗朗机炮,立马黯然失色。
换上其他弹丸,效果也非常惊艳。
郑泌昌当场拍板,杭州城头的所有火炮,全部换成这种炮。
另外,织厂也得配备这种火炮。
否则遭遇倭寇劫掠,那损失惨重呀。
对了,郑兆安还没给它命名。
郑泌昌思索一番,便宣布,此炮名为大明炮。
郑兆安离开了,可他制作火炮的材料、工艺、手法全留了下来。
在煤炭没有运来之前,铁匠们齐心协力,制造大明炮。
至于佛朗机炮,浙江不需要它,请它另谋出路吧。
试炮声轰隆隆,远在灵隐寺,也能听到。
郑兆安权当没听见,回归读书锻炼的日子。
要想制作钢铁火炮,郑兆安需要煤炭,需要高炉,需要更多材料。
然而,这些都可以暂时放下,因为煤炭还需要一两个月才来。
郑兆安不想修仙,另一个原因,便是科技在突飞猛进。
跑得再快,能有子弹快?
修为再高,能高过旅行者号?
可随着约定的日子越来越近,盐引钱庄的热度正在退去,每日存入的银两越来越少。
眼看距离目标还有一大截,郑兆安觉得除非发生奇迹,否则他就要正式认输了。
郑兆安不是那种输了不认的人,挨打要立正,这是他很小就学会的道理。
到了截止日期,郑兆安通过盐引钱庄,筹到的金银,折算下来是四百八十九万两。
数千两的零头,那就不算了,反正也不可能补上十万两的缺口。
只能说,郑兆安的运气稍差。
他认输的第三天,有三笔数万两银子入账!
总金额,立马突破五百万。
小雨一脸坏笑,也觉得可惜,可惜晚了三天。
结果出来了,郑兆安爽快认输。
但他对修道成仙,还是抱有成见。
历史一再证明,修仙是虚妄,是骗人的把戏。
从秦朝始皇帝派徐福出海,一直到嘉靖玄修二十载,没有成功的。
反而导致皇权旁落,奸佞当道,荼毒苍生。
可话又说回来,郑兆安经历奇特,加之心法让他睡得安稳,他又有点接受。
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个中权衡,郑兆安需认真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