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功率:83.17%】
池宏看着系统面板,心中那份因番茄钟升级带来的喜悦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紧迫感。
83%……还不够稳。
尤其当他回想起前世那场堪称“地狱模式”的03年高考数学,那份紧迫感便更加强烈。
池宏瞥了一眼身旁,俞清妍用随身听着歌,里面的磁带是池宏借给她的《范特西》。
看着她正在笔记本上推演某种复杂流体力学方程,池宏默默吐槽道:
“她这种妖孽,就算试卷再难一倍,考个145也不在话下。”
这家伙的数学思维,根本不是高考能限制住的。
“麻烦的是宋婉瑶。”池宏眉头微蹙。
虽然二模她进步神速,但那是建立在池宏精准投喂、重点突击的基础上。
她的数学基础,尤其是面对真正刁钻难题时的应变能力,距离顶尖水平还有差距。
池宏清楚地记得前世新闻里,03年数学考场上哭晕的考生,女生占了多数。
正想着,那抹熟悉的倩影又出现在11班教室门口。
宋婉瑶笑靥如花,手里照例捧着两杯奶茶——
少冰无糖。因为池宏和她说过,甜食吃多了影响智商。
“池老师~今天攻哪座山头?”宋婉瑶声音甜糯,带着点小俏皮。
池宏无奈地笑了笑,接过奶茶:“今天啃数学硬骨头,专找那些‘超纲’的题。”
虽然任务已经完成,但费曼学习法的效果依旧显著。
给宋婉瑶讲这些难题,对他自己也是一种巩固和检验。
宋婉瑶立刻挺直腰板,一副“放马过来”的架势:“不怕!有池老师在,再难的题也给它盘圆了!”
时间在高效的讲题与刷题中飞逝。
池宏的【智商】和【记忆力】经验条也在缓慢但坚定地增长着,【目标成功率】艰难地爬升到了85.46%。
虽然有些进步,但他还是嫌太慢。
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这样下去可不行……”
……
这天午休,池宏刚完成了每日任务,正闭目养神,意识沉浸在系统界面中例行“抽奖”。
忽然,一道璀璨夺目的、带着鎏金边框的提示框猛地弹出,差点闪瞎他的“意识”!
【叮!】
【恭喜宿主触发特殊任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池宏精神一振,看这架势,是SSR!
“简直是非酋落泪啊!”
在经历过几周的蓝天白云后,终于欧了一把!
这可是比之前那些任务还要高一个级别的存在!
【任务描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宿主需组建一个稳定的三人学习小组,成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单元成员成绩必须覆盖3个梯队:
顶尖层(>宿主当前排名)
宿主层(宿主自身)
潜力层(<宿主当前排名但具备冲刺空间)
2、稳定性与信任:需与宿主具备一定信任基础,愿意进行有效知识交流与碰撞。
【小组需保持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不低于90分钟的固定学习交流。】
【任务奖励:】
【“思维共鸣”(初级)】
【效果:当宿主与任务小组成员进行深度知识探讨或解题协作时,将激发短暂30分钟的“思维共鸣”状态。在此状态下:】
【知识传递效率提升50%:理解与吸收对方讲解的知识点速度大幅加快。】
【思维共振(被动):在共鸣状态下,持续提升宿主或共鸣对象某项基础属性(智商/记忆力/想象力等)微量经验值。】
【灵感火花(主动触发,冷却24小时):宿主可主动消耗一次共鸣机会,尝试将复杂问题拆解或进行关键逻辑跳跃,有较高概率获得解题关键线索或优化思路(限当前探讨问题)。】
池宏看着这奖励,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
“思维共鸣”!这简直就是为高考冲刺量身定做的超级加速器!
效率提升50%是什么概念?
还能持续提升属性经验值?
还能直接获得关键思路?
加上番茄钟和升级后的智商……清北几乎稳了!
更别提还有属性经验和灵感火花的意外惊喜!
然而,当他看清任务要求时,嘴角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三人学习小组?3种梯队?信任基础?”池宏脑子里飞快闪过所有认识的人。
林志强?信任没问题,可是——
同样是复习,俞清妍像孔子温故而知新,宋婉瑶像女娲补天,林志强那简直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向浩博?全校前十,也一起踢过球,好像不错,就他了。
【该目标对宿主有敌视情绪,信任值不达标】
“啥?敌视我干啥?难道就因为我踢球赢了他?长得比他帅,脑子还比他好使?”池宏怎么也想不通。
至于其他同学?要么学科不互补,要么条件不够格,要么根本没怎么说过话……
最后,两个名字无比清晰地跳了出来,完美符合所有条件:
俞清妍:比池宏强的可不多,至于信任基础……应该算是……有吧。
宋婉瑶:已经合作很久了,潜力不错,学起来应该效率很高。
只是……让这两人一起学习……为什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艹!”池宏忍不住在心里爆了句粗口。
“系统,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抖动ing)
“狗日的系统,肯定在偷笑!”
【是故意不小心的……】
果然是这破系统在搞事情!
纠结了整整一节课,看着任务面板上那诱人的“思维共鸣”模块,池宏最终还是屈服了。
为了学习,拼了!
放学铃响,池宏深吸一口气,叫住了准备起身的俞清妍和刚走到门口的宋婉瑶。
“咳,”池宏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
“俞清妍,宋婉瑶,你们……晚上有空吗?或者明天也行。我想……组个学习小组,三个人一起。嗯……互相查漏补缺,效率可能更高。”
空气瞬间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