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霞帔定情缘
至正十五年夏,濠州城的暑气被一场雷阵雨冲刷得干净些。朱兴隆站在郭子兴的病床前,看着昔日威风凛凛的元帅如今瘦得脱了形,心中感慨万千。自上月奉朱元璋之命回濠州,他便日夜守在帅府,一边安抚军心,一边与张天佑虚与委蛇。此刻帐外传来脚步声,竟是朱元璋带着徐达、李善长等人星夜兼程赶了回来。
“元帅!”朱元璋扑到床前,见郭子兴眼窝深陷,气若游丝,不禁红了眼眶。
郭子兴费力地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个亲手提拔的青年将领,又看了看一旁的朱兴隆,忽然抓住朱元璋的手:“重八……我……我把秀英……托付给你了……”
帐内众人皆是一愣。马秀英是郭子兴的养女,年方十八,不仅容貌端庄,更兼知书达理,早有不少将领求亲,郭子兴却一直未允。朱兴隆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年前在和州,朱元璋曾无意中提起过马秀英,说她“颇有男子气概,能识大体”。
“元帅放心,”朱元璋郑重叩首,“若得秀英为妻,末将必当一生善待,绝不负元帅重托!”
郭子兴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手指向屏风后。只见马秀英身着素衣,缓步走出,虽未施粉黛,却难掩清丽之色。她走到床前,对郭子兴福了一礼,又向朱元璋盈盈一拜,声音轻柔却坚定:“秀英遵义父之命。”
三日后,郭子兴溘然长逝。朱元璋与朱兴隆主持丧仪,将元帅风光大葬。张天佑本想趁机夺权,却见朱元璋手握兵权,又有朱兴隆、徐达等心腹将领支持,更因迎娶了马秀英,名正言顺地成了郭子兴的女婿,只得悻悻作罢。
婚礼定在七月初七。此时朱元璋已被将士们推举为左副元帅,虽名义上仍尊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帅,实则大权在握。婚礼办得简朴却不失庄重,帅府门前张灯结彩,朱元璋身着簇新的绯红战袍,胸前十字披红,在朱兴隆的陪伴下,亲自去迎亲。
“哥,我这心里……还有些慌。”轿辇行至半路,朱元璋忽然低声对朱兴隆说。
朱兴隆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傻小子,娶媳妇是喜事,慌什么?秀英姑娘知书达理,又是元帅养女,你们是天作之合。”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个布包,“这是娘留给你的玉佩,本想等你立业后再给,今日便戴在身上吧,图个吉利。”
朱元璋接过玉佩,触手温润,正是当年在采石矶送给兄长的那块暖玉。他看着朱兴隆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想起多年前在钟离县,兄长背着他去挖野菜,想起皇觉寺外的重逢,想起战场上兄长为他挡刀的身影,心中一热,低声道:“哥,这些年……辛苦你了。”
“说这些干啥,”朱兴隆眼眶微湿,却佯装呵斥,“快整好衣冠,一会儿见到新娘,可别失了礼数。”
马秀英的嫁妆并不丰厚,除了些衣物首饰,竟还有两箱 books和半箱草药。她上轿前,特意将一套《女诫》和一支亲手缝制的荷包交给贴身丫鬟,嘱她交给朱元璋。朱兴隆看在眼里,心中暗赞:此女果然不凡,嫁妆竟无金银,唯有诗书医药,足见其志。
婚礼宴席上,李善长举杯笑道:“元帅得此贤妻,如虎添翼,何愁大业不成!”徐达、常遇春等将领也纷纷敬酒,一时间帅府内觥筹交错,喜气洋洋。朱兴隆坐在主位旁,看着弟弟弟媳相敬如宾的模样,心中那块悬了多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新婚之夜,朱元璋走进洞房,见马秀英端坐在床边,烛光下更显温婉。他想起白天朱兴隆的话,想起郭子兴的嘱托,忽然有些拘谨。马秀英却落落大方地起身,为他卸下披红:“元帅奔波劳累,先喝杯热茶吧。”
“别叫我元帅,叫我重八就好。”朱元璋接过茶杯,看着妻子温柔的眼眸,忽然放松下来。
马秀英微微一笑:“好,重八。我知道你心中有大志,秀英不才,愿为你打理好后方,让你无后顾之忧。”她顿了顿,从妆奁里取出那支荷包,“这是我亲手做的,里面装着艾草,可驱蚊虫,你带在身边吧。”
朱元璋接过荷包,闻着淡淡的药香,忽然想起在和州时,马秀英曾亲自到军营为伤兵包扎,想起她在帅府里帮着李善长处理文书,心中充满了感激:“秀英,谢谢你。”
“我们是夫妻,说什么谢字,”马秀英帮他整理好衣襟,“我听义父说,你兄长为了你,吃了不少苦。往后你要多敬重兄长,他是我们朱家的大功臣。”
“这个自然,”朱元璋握住妻子的手,“没有我哥,就没有我的今天。”
窗外月光皎洁,映照着濠州城的夜空。朱兴隆站在自己的院落里,看着弟弟新房的灯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弟弟娶了马秀英,不仅是娶了一位贤内助,更是巩固了在红巾军中的地位,为将来的大业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几日后,朱元璋接到探报,说集庆守将陈野先与元军内讧,正是攻打集庆的良机。他与李善长、徐达等人商议后,决定亲率主力出征,留朱兴隆与马秀英镇守濠州。
出征前夜,马秀英亲自为朱元璋整理行装,将那支艾草荷包缝在他的内衣里。朱兴隆则备了一桌酒菜,为弟弟饯行。
“重八,此去多加小心,”朱兴隆为弟弟斟酒,“集庆城高池深,切勿轻敌。”
“哥放心,”朱元璋举起酒杯,“我若不拿下集庆,誓不还师!”他看向一旁的马秀英,“家中事务,就拜托你和哥了。”
马秀英福了一礼:“夫君放心,妾身定会与大哥一同守好濠州,等你凯旋。”
朱兴隆看着弟弟弟媳同心同德的模样,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随着朱元璋的娶妻,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而这个家庭,将与他的兄弟情谊一起,成为朱元璋开创伟业的坚强后盾。
目送朱元璋的大军消失在晨雾中,朱兴隆与马秀英并肩站在城头。初夏的风吹拂着旌旗,也吹动着他们的衣袂。
“大哥,”马秀英忽然轻声道,“我听重八说,当年在钟离县,是你背着他挨家挨户讨饭?”
朱兴隆一愣,随即笑道:“都是些陈年旧事了,提它做甚。”
“不,”马秀英的眼神变得异常认真,“这些事,我要记在心里。大哥对重八的恩情,不仅是他的,也是我的。往后,我们夫妻二人,定会好好孝顺大哥,让你过上好日子。”
朱兴隆看着弟媳真诚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弟弟不仅找到了能与他共患难的妻子,也没有忘记兄长的恩情。
濠州城头的风依旧吹着,带着江水的湿润和泥土的芬芳。朱兴隆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王朝正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而他,作为皇帝的长兄,将在这片风云变幻的土地上,继续守护着他的弟弟,守护着这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