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脚步悄然抵达城市的街头巷尾。
树叶开始染上浅浅的黄,空气里多了一丝干净澄澈的味道。清晨时,苏黎走出门,一阵凉风掠过耳边,她缩了缩脖子,却因这分清凉笑出了声。
沈砚舟已经站在楼下,手里端着两杯热豆浆。
“早。”他递上一杯。
“你每天都能比我早到一分钟。”苏黎接过来,低头吹着豆浆,“这是你的套路吧。”
“那你觉得我今天早起,是套路你,还是想多看你一分钟?”
“那……你想听哪个答案?”
“你给我的每个答案我都喜欢。”
两人笑着朝地铁站走去。
从确定要开店到如今已经过去整整两个多月。他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店铺位置,签了租约,装修也已进入尾声。
而在正式开张前的这段时间,他们回归了原本的生活节奏——她继续在广告公司做文案,他则一边工作一边筹划后续的经营模式。
“今天客户说我写的文案有‘恋爱的味道’。”苏黎咬着吸管,半带自豪地说,“你说是不是你影响了我。”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像文案?”
“你像我文案里那个带光的男主。”
沈砚舟看着她:“你知道吗,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是你每天都能写着别人的故事,却还愿意把最温柔的那一部分,留给我。”
苏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牵起他的手,在他手心轻轻画了一个字:“你。”
“什么?”
“我画了‘你’。你就是我想说的答案。”
生活里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他们开始学会为一块洗洁布挑选颜色,为明天的晚饭争论口味,也会在回家路上因为看见新开的甜品店而临时改变计划。
一切都不激烈,却都扎实而有味道。
“周六下午我们去拍产品照吧。”沈砚舟在电梯里提议,“请摄影师来店里拍一组开业宣传图。”
“好啊。”苏黎点头,“到时候我带几件衣服换着穿。”
“你就是我们品牌的第一代代言人。”
“那我可要收费的。”
“我们是夫妻财产共享,不收费。”
“哎,你怎么老是有办法堵住我。”
“因为我不想让你离开我的逻辑。”
电梯“叮”地一声停下,门打开,两人一起走了进去。
装修进入收尾阶段的那天,他们特地请了一位熟识的摄影师来店里拍摄。
光线从玻璃橱窗透进来,洒在洁白的台面上,也打亮了苏黎的侧脸。
她站在店铺中央,穿着一件淡杏色的长裙,正在为布景做最后调整。沈砚舟站在一边,看着她蹲下、站起、转身、拉椅子、拂桌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和温柔。
“好了。”她站直身子,冲他笑,“可以拍了。”
摄影师调好镜头,开始取景拍摄。苏黎也从幕后走向镜头前,换上几套不同的服装,展现出设计理念的生活化与时尚感。
每一个角落都被精心布置,每一束光都被巧妙安排,照片里透出的不仅是美学,更是属于他们的温度。
拍摄结束后,苏黎靠在沙发上,喘着气:“没想到比我平时拍广告还累。”
沈砚舟递来一瓶水:“你比那些职业模特更美。”
“嘴真甜。”
“因为心也甜。”
她轻轻一笑,拿出手机开始挑选照片:“我们这店,还没正式营业就已经有那么多照片了,会不会太浮夸?”
“我不觉得。”沈砚舟坐下来,“每一张,都是我们努力的记录。”
“那你最喜欢哪一张?”
“这张。”他指着其中一张她回眸一笑的画面,“你站在柜台后,手里拿着一杯咖啡,阳光照在你脸上——我看着就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想守护一生的日常。”
苏黎没说话,只是把照片保存到手机相册的最上方,并命名为:“我们的小店·第一天”。
晚上两人一起收拾现场,回到家时已经九点多。
她洗完澡出来,看到沈砚舟正在厨房煮着两碗简单的面。他穿着家居服,肩膀略微放松,脸上的疲倦被灯光淡化,只剩温柔的轮廓。
“今天你辛苦了。”他递来一碗面,“补充能量。”
苏黎夹了一筷子,咀嚼几口后眼睛亮了:“你什么时候学会放糖调味的?”
“看视频学的,说是能中和疲惫。”
“有点甜,但……刚刚好。”
她咽下去,看着他:“这就叫——平凡日子里的小惊喜吧?”
“那我明天继续给你点惊喜?”
“先让我期待一下吧。”
两人相视一笑,像是在心照不宣地说: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这样一碗热腾腾的面和眼神里的温柔。
周末的阳光正好。
他们起了个大早,为开业做最后的准备。沈砚舟负责打印宣传单,苏黎则整理着社交平台的推文和内容发布。
“微博发了,朋友圈也更新了。”她抬头看他,“你记得在你那个小号发一下试营业通知。”
“我那个小号就你一个好友。”
“那你就转发我那个。”
“遵命。”
他们的互动自然流畅,就像早已共同生活多年那样。而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同居生活,才刚刚开始。
“店门口那块欢迎板要不要再加点什么?”她拿着白板笔走到门边。
“比如?”
“比如一句话,吸引顾客注意。”
“写‘走累了吗,进来歇歇’?”
“太硬了。”
“‘好天气,不如喝杯好咖啡’?”
“还不够温暖。”
“那写:‘如果你刚好在找温柔,那刚好我们有’?”
苏黎一顿,笑出声:“这个可以。”
她把字写上去,又在板角画了一个笑脸太阳。
两人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谁都没有说话,却不约而同握紧了彼此的手。
“沈砚舟。”她忽然低声说,“你有没有觉得,这些日子太不真实了。”
“我很真实。”他侧头看她,“我每天早上醒来,看见你躺在我身边,就觉得我这辈子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苏黎眼眶微热,却强忍住情绪:“我有点怕这种太好的感觉。”
“为什么?”
“怕幸福太短。”
“那我们就把每一天都当成永远来过。”
“你这人说起话来怎么越来越会撩?”
“因为我一直在恋爱。”他说,“而且是和你。”
那一刻,她心口涌上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那不是因事业成功而来的自豪,也不是短暂欢愉的喜悦,而是一种深沉安定的幸福,像是找到了一生的归属。
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看着这间小店,看着那些亲手布置的桌椅、角落的绿植、墙上的装饰——每一寸空间,都是他们爱情的延伸。
而那些平凡的日子,也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开始有了重量。
正式开业的那天,比他们预想中还要热闹。
早上九点不到,就有第一位客人推门而入,是附近上班的白领男生,他点了一杯拿铁后站在吧台前问:“这是新店?装修风格蛮好看的。”
苏黎笑着点头:“今天是第一天营业,欢迎光临。”
对方掏出手机拍了一张咖啡照,又对着窗边环境拍了几张:“我发个朋友圈可以吧?打个广告。”
“当然可以。”她递过去一张印有小店logo的卡片,“以后常来。”
随着这一条朋友圈的传播,加上他们之前宣传的预热,店里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波人流。
有人是被设计吸引来的,有人是好奇地路过,有人则是被网络平台上的“宝藏咖啡馆”关键词吸引。
沈砚舟负责调配咖啡,苏黎则穿梭在顾客之间,介绍菜单、推荐新品、时不时帮忙调剂气氛。
“你们两个……是情侣店主?”有位顾客笑着问。
苏黎正要点头,沈砚舟从后面插话:“是夫妻。”
对方一脸惊讶:“你们也太般配了吧!这气场、这默契……我突然相信爱情了!”
苏黎有些羞赧地笑着,低头擦着桌面,却偷偷瞪了沈砚舟一眼。
他耸耸肩,神情无辜。
整个上午,他们几乎没歇过,直到快中午时才有一段短暂的空档。
苏黎靠在柜台边喝水,擦着额角细汗:“我现在终于理解那些创业博主说的‘比上班还累’是什么意思了。”
“但是累得值得。”沈砚舟端来一块刚做好的焦糖布丁,“你尝尝这个,我上午调了配比。”
苏黎舀了一口,轻轻嗯了一声:“甜度刚刚好,不腻也不淡。”
“你喜欢就好。”
“你做什么我都喜欢。”她看着他,目光软下来,“哪怕你只是端杯水,我也觉得特别好喝。”
沈砚舟没说话,只是伸手握住她的指尖,在店堂最不显眼的一隅,两人静静相对,仿佛外面熙攘世界都与他们无关。
下午三点左右,一个小女孩牵着母亲进了店。
“妈妈,我要喝那个上面有爱心的咖啡。”
母亲笑着解释:“宝贝,那是给大人的饮料,你可以选热可可。”
苏黎听见后蹲下来说:“我们这边有特别为小朋友准备的奶泡可可,表面也可以画爱心哟。”
小女孩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吗?”
“当然。”她指了指吧台方向,“我让叔叔帮你做。”
于是,沈砚舟第一次在牛奶泡沫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爱心,又在杯边插了一片小熊造型的饼干。
小女孩喝第一口后就笑了:“是我喝过最好喝的!”
母亲感慨地说:“你们的用心,让人很暖。”
苏黎望向沈砚舟,而他也正好看她,两人眼神交汇,不言而喻。
这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不是轰轰烈烈,不是万人簇拥,而是每天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听见温柔的话,看见真实的笑容,在每一个看似普通却充满心意的片段里,悄悄沉淀下属于他们的温暖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