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重重宫墙将朝歌城的喧嚣隔绝在外,鹿台深处的寝殿内却烛火摇曳。妲己斜倚在绣着金线鸾鸟的锦榻上,手中的鎏金暖炉散着袅袅沉香,她慵懒地拨弄着鬓边的赤金步摇,珠翠相撞发出细碎声响,与殿外呼啸的北风交织成诡异的韵律。殿内弥漫着奢靡的气息,各色奇珍异宝陈列四周,却难掩空气中暗藏的肃杀。
“大王今日又被那比干聒噪了半日。”她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对着铜镜轻抿胭脂,指尖在铜镜上划出一道蜿蜒的红痕,“说什么‘民为邦本’,倒像是这天下是他比干的。”那声音轻柔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每一个字都似毒蛇吐信,精准地挑动着纣王的神经。
纣王烦躁地将玉杯重重砸在案几上,琥珀酒液溅出,在雕龙画凤的桌面晕开暗色痕迹:“这老匹夫!朕不过想在鹿台新铸些铜鼎,他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朕奢靡!”他忽地起身,龙袍扫落案上竹简,眼中满是暴戾,“真当朕不敢动他?”那龙袍扫落竹简的声响,如同他内心的愤怒在肆意宣泄。
妲己眸光微闪,莲步轻移,水葱般的手指搭上纣王紧绷的肩头,指甲轻轻划过他的肌肤:“臣妾听闻,昔日上古圣王行刑,皆有震慑人心之法。”她故意顿住,眼波流转间尽是蛊惑,“只是不知,如今这朝歌城中,可有能让人心生畏惧的刑罚?”说话间,她凑近纣王耳边,温热的气息喷洒在他颈间,声音带着说不出的魅惑。
纣王猛地转身,死死盯着妲己绝美的容颜,烛火在他眼中跳动,映得面色狰狞:“爱妃可是有了主意?”他的双手紧紧握住妲己的肩膀,力道大得仿佛要将她揉进身体里,眼中满是急切与渴望。
妲己垂眸轻笑,将鬓边的簪子取下,用尖利的簪头在青铜烛台上轻轻划动,刺耳的声响让纣王忍不住皱眉:“臣妾前日路过铸剑坊,见那匠人将通红的青铜剑浸入冷水,腾起的白雾……”她忽然抬眼,眼尾的丹蔻如血,“若将人置于烧红的铜柱之上,不知会是何等壮观?”她一边说,一边用簪头在空中比划着,眼神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纣王瞳孔骤缩,片刻后爆发出一阵狂笑,笑声在寝殿中回荡,惊得梁上的燕雀扑棱棱乱飞:“好!好!就叫炮烙之刑!明日便让比干那老东西尝尝!”他大笑着在殿内踱步,双手挥舞,仿佛已经看到了比干受刑时的惨状,眼中满是兴奋与残忍。
第二日,乌云压城,朝歌城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太极殿前,比干一如既往地挺直脊背,花白的胡须随着他的话语微微颤动:“陛下!鹿台工程已耗费无数民脂民膏,如今又要铸造铜鼎,百姓已是怨声载道……”他的声音坚定而沉稳,眼神中透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全然不顾自身安危。
“够了!”纣王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竹简簌簌作响,龙案上的金龙雕塑仿佛也因他的怒火而扭曲,“比干,你三番五次顶撞朕,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他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比干,眼中的杀意毫不掩饰。
比干却不退半步,苍老的声音掷地有声:“老臣受先王托孤之重,若不能匡正陛下,有何颜面去见先帝?”他忽然扯开官袍,露出胸口,那胸膛上布满岁月的痕迹,却依然坚实,“陛下若不信老臣一片赤诚,便取了这颗心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纣王怒极反笑,转头看向阶下的妲己:“爱妃,你说该如何处置这冥顽不灵的老东西?”他的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等待着妲己给出一个能让他彻底发泄的答案。
妲己莲步轻移,面上满是悲悯之色,缓缓走到比干面前,指尖轻抚过青铜立柱:“臣妾听闻比干王叔一片忠心,不如……”她故意停顿,眼神在比干和纣王之间流转,“让王叔试试这新铸的铜柱,若能安然无恙,便是上天庇佑,也能证明王叔所言非虚。”她的语气轻柔,仿佛真的在为比干着想,可眼中的阴毒却出卖了她。
比干面色大变,却仍梗着脖子道:“便是粉身碎骨,老臣也要谏言!”他握紧双拳,身体微微颤抖,不知是因为愤怒还是对即将到来的刑罚的恐惧,但眼神中的坚定从未动摇。
纣王大手一挥:“来人!架起铜柱!今日就让满朝文武看看,违逆朕的下场!”他的命令一下,侍卫们立刻行动起来,殿外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声。
太极殿外,工匠们将铜柱架在炭火之上,熊熊烈火舔舐着青铜,不过片刻,铜柱便烧得通红,热浪扑面而来,烤得人皮肤生疼。比干被侍卫押着上前,他看着那滚烫的铜柱,心中满是悲凉。他想起先王临终前的嘱托,想起这些年来辅佐幼主的点点滴滴,从纣王年少时的谆谆教导,到如今的君臣陌路,从未想过,竟会落得如此下场。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心中默默祈祷着殷商的未来。
“王叔,这可是上天的考验。”妲己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温柔,她伸手轻轻抚摸比干的白发,仿佛在安慰一个孩子,“只要你认错,说不定陛下会网开一面。”
比干猛地睁开眼,怒视着妲己:“妖女!休要在此蛊惑人心!”他用力甩开妲己的手,大步迈向铜柱。当他的脚掌刚一触及铜柱,剧痛便如潮水般涌来,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同时扎进他的脚掌,他的面容瞬间扭曲,额头上青筋暴起。可他仍咬着牙,不肯发出一声痛呼,双手死死抓住铜柱,指甲深深陷入皮肉之中,鲜血顺着铜柱流下,在高温下瞬间蒸发。
但滚烫的铜柱哪是血肉之躯能承受的,不过片刻,他便支撑不住,整个人瘫倒在铜柱上,皮肉与滚烫的铜柱粘连,发出令人作呕的“滋滋”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焦糊味。“啊——”凄厉的惨叫终于冲破比干的牙关,响彻整个太极殿,那声音中充满了痛苦与不甘,仿佛要将心中的悲愤全部宣泄出来。
满朝文武面色惨白,有人忍不住别过脸去,双手捂住耳朵,不敢看也不敢听这人间惨剧;有人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靠在旁边的大臣身上才勉强支撑;姜子牙握紧了腰间的佩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顺着剑柄滴落,心中悲愤交加:“天道不公啊!”他看着比干受刑的惨状,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只能默默咽下这口苦水。
纣王却抚掌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爱妃,这炮烙之刑当真是妙!妙极了!”他一把将妲己搂入怀中,在她脸上胡乱亲吻,“有此酷刑,看谁还敢违抗朕!”
妲己掩唇轻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只是,比干王叔这一死,怕是还有不少人会心生怨言。”她依偎在纣王怀中,手指轻轻在他胸口画着圈,“大王,我们可得早做打算。”
纣王的笑声戛然而止,眼中凶光毕露:“再有敢谏言者,皆如比干!”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充满了威慑力,可在这威严之下,是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消息如瘟疫般迅速传遍朝歌城。街头巷尾,百姓们面色凝重,压低声音议论纷纷。“比干丞相都被……这纣王当真昏了头!”一位老汉坐在墙角,唉声叹气,眼中满是绝望,“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可怎么活啊!”“听说那刑罚残忍至极,当真是造孽啊!”卖菜的妇人双手合十,不停地祈祷,“老天爷啊,快降罪于那昏君吧!”“唉,这世道,怕是要变了……”年轻的书生摇摇头,眼中满是忧虑,“殷商的气数,怕是要尽了。”
在一处破旧的民房中,几位老臣偷偷聚在一起,屋内昏暗潮湿,只有一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白发苍苍的梅伯颤抖着双手,端起的茶盏中的水洒出大半:“比干贤弟死得惨啊!我们不能坐视不理!”他的声音哽咽,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们深受先王厚恩,如今怎能看着殷商江山毁于一旦!”
“可又能如何?”商容老泪纵横,苍老的脸上满是无奈,“如今纣王被那妖女迷惑,我们这些老臣,说话又有何用?上次进谏,我等差点也性命不保。”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仿佛已经看不到希望。
众人沉默良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屋内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叹息声。最终,还是亚相比干的好友黄飞虎打破沉默,他猛地站起身,腰间佩剑发出清脆的声响:“我黄氏世代忠良,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护这殷商社稷!”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决心,“我们暗中联络各方,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而在宫中,妲己倚在纣王怀中,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雪落在她的发间,却瞬间融化。她轻声道:“大王,如今朝歌城中人心惶惶,臣妾倒是有个主意,能让他们彻底安分。”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
纣王低头,在她额间落下一吻:“爱妃但说无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妲己的信任,仿佛她就是他的一切。
妲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如以比干之死为由,大肆清理朝中异己,如此,大王的江山才能永固。”她的手指轻轻划过纣王的脸颊,“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留着始终是个祸患。”
纣王闻言,眼中杀意大盛:“好!就依爱妃所言!明日早朝,便让那些乱臣贼子知道,谁才是这天下之主!”他紧紧抱住妲己,仿佛要将所有的敌人都碾碎在怀中。
夜色渐深,朝歌城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唯有鹿台之上,灯火依旧辉煌,歌舞升平。乐师们弹奏着靡靡之音,舞女们扭动着腰肢,纣王和妲己在美酒佳肴中尽情享乐,仿佛外面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而在这繁华之下,是无数人的恐惧与绝望,是殷商王朝摇摇欲坠的根基。百姓们蜷缩在破旧的房屋中,担惊受怕;忠臣们暗中联络,谋划着反抗;整个朝歌城,如同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只等一个火星,便会彻底爆发。
第二日早朝,太极殿内气氛肃杀。殿内烛火摇曳,却照不亮众人心中的阴霾。纣王端坐龙椅,眼神冰冷如刀,扫视着阶下群臣:“比干妖言惑众,已受天罚。如今,还有谁要谏言?”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充满了威慑力,群臣们纷纷低头,大气都不敢出。
殿内鸦雀无声,众臣纷纷低头,不敢与纣王对视,仿佛一抬头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唯有梅伯踏出一步,虽身形佝偻,却仍不失风骨:“陛下!比干丞相一片忠心,陛下如此行事,就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却坚定有力,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纣王的失望与痛心。
纣王怒目而视:“大胆!竟敢为逆臣说话!来人,将这老匹夫也施以炮烙之刑!”他的怒吼声震得殿上的瓦片都微微颤动,侍卫们如狼似虎地冲上前,抓住梅伯。
梅伯被侍卫拖走时,仍在大声疾呼:“昏君!你必遭天谴!”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那声音在太极殿外回荡,久久不散。随着惨叫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再也没有人为他求情。群臣噤若寒蝉,心中的恐惧达到了顶点,他们知道,在这个残暴的统治下,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
妲己看着这一切,唇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她优雅地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美酒,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她知道,从此刻起,朝歌城将彻底陷入她与纣王的掌控之中,而殷商的末日,也在这一声声惨叫中,悄然降临。那些曾经敢于直言的忠臣,都已成为她手中的亡魂;那些心怀不满的百姓,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殷商王朝在她的操控下,一步步走向毁灭。
在这场血腥的镇压之后,朝歌城表面上恢复了平静,可暗潮却在涌动。那些侥幸存活的忠臣们,在暗中联络,等待着一个能扭转乾坤的机会。他们在深夜秘密集会,商讨着如何拯救殷商,如何推翻纣王的暴政;而民间,百姓们对纣王的不满也在不断积累,只等一个爆发的契机。有人在街头巷尾传播着纣王的暴行,激发着人们的反抗意识;有人暗中组织力量,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揭竿而起。
而在鹿台深处,妲己与纣王依旧沉浸在权力的迷梦中,他们肆意挥霍着殷商的国运,却不知,自己亲手点燃的这把火,终将烧尽这看似稳固的王朝。他们夜夜笙歌,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对外面的动荡一无所知,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以为,只要用残酷的刑罚就能震慑住所有人,却不知,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在将殷商王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