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活儿,两天半干完。
几辆车把剧组人员和设备等,往市区里一拉,众人顿时作鸟兽散。
林见鹿一下子彻底松快下来——打从在火车上醒过来,意识到穿越了那会儿起,他心里的弦儿其实就是绷着的,得挣钱呀,年代难得,机会难得!
等到专辑红了,在湾湾、在港港,都红了,卖的很好,乃至要再拍三首歌的MV,说实在的,他就有点想松弦儿了。
后来纯粹是两大经纪人给他时不时就手动拧弦儿,这才奋起余勇,到处跑宣传、拍MV之类的,等到现在,《花田错》的MV拍完,在他自己看来,好了,该我干的事儿,是真的已经干完了!
挣那么多钱干嘛?享受生活啊!
怎么享受生活?花钱啊!
他约了余谦,印象中这家伙很懂,一起逛花鸟市场去,花三百多,给老林同志买了一只好画眉,又花八百,买了一套据说是好笼子、好家伙儿。
林国栋同志其实很爱这个,年轻时候玩过,赶上特殊时期,怕出事儿,自己哭着把那画眉放走了、笼子砸了,就留了个小碗做留念,自那以后再也没买过,再后来结婚生子,更不用说。
买回去之后送给老林同志,猜的不错,老林同志看着那画眉,眼眶刷的一下就红了,差点儿哭出来,以至于林妈刚说了一句,“嘿,你们爷儿俩真是,都特么少爷秧子……”,一看林爸那个样子,也不舍得说了。
…………
在整个东亚、东南亚上市超过九周,湾湾、港港的销售统计,一直都算快,好不容易的,五一过后,大陆的新华书店这边,也总算是给出了第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截止4月5日,其实也就是上市大概前五周的样子,《冷酷到底》在新华书店的销售量合计285万盒磁带,11.4万张CD!
统计总销售额3538万软妹币出头!因为新华书店不打折。
简直普天特么的同庆!
然而事实上也不必吐槽什么,磨岩唱片自己的分发铺货渠道那边,也就大概把两个月销售数据给出一个粗略的统计而已——说它粗略,是因为他们几乎只能采用发行出去多少,截止一段时期内退回来了多少来计算差额。
其实没什么真的准确性可言。
不过还是已经大概可以知道,已经确定的销量,磁带加CD大概是有超过350万份了——对外可以吹成400万份了!
不消说,绝对炸裂的销量!
据说在八十年代,国内盗版几乎没有,那时候是很有些过千万盒磁带的超级销量的,但进入九十年代,那种销量完全没了,正版超过十万盒已是畅销!至于CD,对不住,有人买就不错,超过一万张,就要报道一下了!
于是五一刚过,国内各大报纸电台,几乎铺天盖地全是《冷酷到底》正版畅销超400万盒的消息——被誉为是在盗版泛滥的情况下,一个历史级的销量!
相比之下,消息传去港港和湾湾,对唱片界产生的震动其实更大——尤其港港,快回归了呀,港港出版的唱片可以提前申请内地备案、审核和发行,不用通过所谓“引进”的方式了,到那时候,这是特么的多大的一片市场啊!
卖再便宜也架不住几百万的销量啊!
当然,回归前还不行,“海外引进”发行,和直接算国内,只需要提前备案,跟国内的音像社联合就能发行,完全不是一码事。
至少是截止到回归前,内地400万张销量这种数据,大家是想都不敢想的——反过来说,内陆跑去港港混饭吃,不管是去拍电影做演员,还是当模特走秀,又或试图去那边签公司发唱片,也是相当的不易。
李连结占了便宜,当初《少林寺》被运作去港港上映,他一下子成功在港人那里留下了印象,后续一系列的电影票房都不差,成功登陆。
但除他之外,背着内地人身份的人,无论什么行当,都还一直没有什么成功的范例,一直到林见鹿的忽然蹿红。
王霏不算,一来她早已随家人落籍,二来她有个好老师,三来她一个首都大妞,自出道至今,已经连续发了七年的粤语专辑了,所以港人认可她。
林见鹿绝对是第一个能大卖港台的内地歌手。
而且他不是简单的去港台混,他是立足内地大杀四方的同时,还在港台混到了几乎是歌手的顶——港台的各路报纸杂志,早就已经纷纷在讨论,他是四大天王之后的新一代天王了!只不过还有很多报纸不认他内地人的身份,坚称他只能算是一号超猛的过江龙而已!
但这些之于蜗居首都的林见鹿而言,却是根本不在意了。
…………
5月8号,顾常卫回来后约喝酒。那就喝酒呗。
一桌子人来的乱七八糟。
有唱歌的,刘焕,金雪峰,有创作人,三保,赵继平,有导演,张子恩、张扬、张一柏、张纪忠、小钢炮,嗯,老张家看来很出导演。
当然还有演员,但也算家属,蒋文丽、徐凡,另外蒋文丽还叫来了她的两个闺蜜,陈晓艺、姜珊,半路还又来了张国利两口子,后来还有一个刘贝。
这里头关系异常特么的复杂。
反正这个串那个,不少人闻讯就过来蹭酒了。
还是那句话,这个年代的内地文艺圈,给林见鹿的感觉,是的确偏质朴,整体上的江湖气相当重,大家都是草根,没什么你咖位高我咖位低的分别。
当然,也可能主要是林见鹿咖位最高,所以对他来说,觉得没什么咖位区别。
女同志一多,林见鹿就干脆打电话,把蒋琴琴也给叫过来了。
反正老顾组局,当然他请客,蹭呗。
林见鹿自己都不知道被蹭了多少回了。吃不回来的!
话题纵横开阔。
张纪忠心心念念要调进央视,但现在看来还不行,不过他监制的《水浒传》已经筹备一年多了,接下来就要正式开拍,他觉得这部戏要是弄好了,就能有戏。
小钢炮的郁闷无需多言。他过去一直都跟汪朔捆绑的太紧了,现在汪朔被批接近倒台,一下子把他带坑里去了,风光不再,整个人郁郁饮酒,牛逼都不吹了。
赵继平本来不苟言笑,似乎是跟林见鹿这种“港台红人”有心理隔阂,再加上年龄差距相当不小,但几杯酒下肚,可能是觉得,哎,这小伙子挺不错呀,倒是聊起来了,问林见鹿愿不愿意入曲协,他可以引荐。
老头儿现在是关中省歌舞剧院的院长,正经体制内,这次是凑巧来首都出差,跟顾常卫、张子恩这波西影厂的人有些交情,这才被叫来喝酒。
当然,聊到最后,大家最关注的,其实还是港台娱乐圈的光怪陆离。
都好奇,都眼馋,都向往。
不夸张的说,至少现在,港台娱乐圈,尤其是港港娱乐圈,仍是整个亚洲最时尚、最前沿、最时髦、最牛逼的流行圣殿。
而且关键是,人人都知道港台明星赚钱猛啊!
别看娜英在港港也就算刚起步,但她一张专辑能卖三四万张,甚至有一张卖过了白金线,这就已经足够把国内这帮人羡慕死了。
录一张专辑就能赚几十万港币,那是什么概念!
内地的这些演员,陈晓艺、姜珊都算红,一集电视剧普遍两三千块钱而已,问题是就这样,都开工不足,要不然能有时间来聚什么酒场?
当然,纯演员一向挣得少,挣不过同级别的歌手,这倒是常态。
有首歌叫《大花轿》,很红了,正版专辑据说卖了20万盒,也就挣个十几二十万块而已。反倒是接商演走穴,赚的远比卖专辑赚得多!
可就算《大花轿》,火风也就那一张卖得好,他出的专辑还好几张呢,过三万盒都已经算卖的不错了,可不能跟娜英在港港稳定的三五万张那么卖,一张几十万港币那么挣相比!
刘焕自己都坦言,商演一万五到三万一场不等,机会其实也不多,他自己每年都出去转悠两趟,但也就只能挣这个钱了,央视录一场晚会,就给五百块,从彩排到正式录,折腾好多趟,恨不能赔钱!
至于专辑,他出的专辑,卖了还不到五万盒!
那就当然羡慕港台!
那就……吹呗!
港台没什么了不起,程龙很聪明,情商很高,洪金保的确胖,但他最明显的其实是肚子有点大,其他倒不算很胖,林清霞漂亮,哎,哎,哎,我亲过她,金像奖颁奖典礼,非得让我去唱歌,我搂着林清霞、张爱嘉,一边亲了一口……
卧槽!
连一帮女的都跟着卧槽!
林清霞哎,张爱嘉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