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王泽背着手围着操作区转转,有些菜采买回来要经过简单处理,操作台忙活最多的也是这个,这都与他无关,作为主厨动刀机会不多,除非特殊食材或者客人额外要求。
溜达到面点区,王泽停驻时间长了些,华夏美食博大精深,除却菜品不算,面点也可以说的上花样繁多,各地都有代表性面点美食,小吃。王泽打算有时间好好学学这个,家里还有个小吃货呢,经过这么长时间投喂,文若脸上都有点婴儿肥了,挺有成就感的。
时间快来到十一点,前堂上客人来催菜了,都是一些普通菜品。
王泽回到主灶,起锅,烧油,爆锅,翻炒,入味,出锅。一气呵成。
随着客人增多,王泽没停过,两个一灶也忙起来,期间郭有德,栾经理都进来看过他炒菜,从基本功扎实到操作,看出来王泽名副其实,放心了。怕他第一天上灶累着,胡赞也上了灶头,师兄弟俩大勺抡的飞起。
忙过饭口,王泽将做菜的边角料收拾好做了个木须肉,停火,收拾,清洁下了灶台就不管了。员工饭口一般都是一灶,二灶做,第一天做个菜给品评一下就可以了,你把别人活干了,人家咋进步?这个道理王泽懂。
吃饭的时候,木须肉受到一致好评,连栾经理都进来对王泽一阵夸赞,说今天的菜品味道比往日好些,有些熟客非常满意,还打听是不是新换厨师了。
能不好么,有秘制调料呢,入味不说,还提高鲜味,不好吃才怪了,众人对王泽厨艺表示信服。
吃过饭后进入到小休息间躺了一会,到下午饭口就没用王泽出手,两个一灶够用了,没事在厨房里转悠。
正在他晃荡的时候,栾经理跑了进来。
“王师傅,前边来了桌客人,点名要吃川菜,今天不用老郭出手,你给做一桌怎么样?”
给人打工就得听人管,王泽应下。
“好咧,有啥要求没?”
“没要求,五个人八个菜你看着做。”
“行,一会你安排上菜就行。”
王泽上了灶台,川菜炖菜少,讲究个香,辣,麻,爽口。
回锅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红烧肉,夫妻肺片,东坡肘子,水煮鱼。八个菜完活,每道菜出锅时,不知道啥时候来到一旁的郭有德每个菜都尝了尝,越尝眼睛越亮,他虽说鲁菜出道,但川菜更拿手,对比王泽的菜,不得不承认甘拜下风。
他在旁边看了,可能与放的调料有关,但是没问,谁还没点私藏了。
晚些时候栾经理红光满面来到厨房。
“王师傅,呃,我可以叫你小泽不?这样亲切些。”
“可以,栾经理有什么吩咐?”
“好事,今天那道鱼做的菜是你发明的?”
王泽挠挠头,好像这时候水煮鱼还没被弄出来,那没办法了,只好不要脸是“自创”的了。
“是的,是我根据水煮肉片改良多次尝试做出来的,菜名水煮鱼片,栾经理有什么问题么?”
“太好了,今天客人对你做的菜赞不绝口,尤其是那道水煮鱼片,客人高兴,赏银20大洋。”
后厨一阵惊呼,这可不少了啊,现在一块大洋能买二十斤米了。
“另外,水煮鱼片将列为咱们店招牌菜。每卖出一份,王泽王师傅将分得菜价一成利润。”
这下可不得了了,对于王泽今天表现众人嫉妒不来,只能羡慕了。四师兄和郭有德也很高兴,毕竟师出同门,自己人。
栾经理宣布完消息众人散去,不时小声嘀咕。
胡赞告诉王泽,他俩工钱一样,每月三十五块大洋,至于法币,金圆券没人要。客人赏钱是要与店里平分的,赏物则归个人,这是规矩。
王泽点头表示理解。
“另外,作为大厨放工后是可以带三个菜回去的,一灶可以带两个,二灶可以带一个,其他人可以打包剩菜,这也算是福利吧。”
王泽眼睛一亮,还有这好事?
晚间回家路上,胡赞,王泽每人提着三个饭盒往回走,胡赞喜笑颜开,王泽闷声不吭,今晚带回家的菜他做的,包括郭有德的,最后栾经理都跑来凑热闹,四个人,十二个饭盒,唯一的好处就是饭盒免费送给他,谁让他小呢,没人权。
回到家后,面对祖孙俩垂询,简单说了下,听到每天还有免费饭盒,宋老“大义凛然”说到以后晚饭等王泽回来一起吃,表示绝对不是为了饭盒好菜,一家人一起吃饭热闹。
王泽翻了个白眼,我信个鬼哟,一看老头就是目的不纯。
第二天王泽背着空饭盒叮铃咣啷上班去了,木箱他嫌弃重,来回背着麻烦,放小休息间了。
在丰泽园见到了另外一个大厨王明礼。挺和善一个人,鲁菜出道,也擅长川菜。
忙活了几天,后厨基本摸清了,郭有德三个徒弟一灶的程前,刘顺,二灶李满仓。王明礼二个徒弟一灶郝仁,二灶袁达。胡赞二个徒弟一灶魏强,二灶范通。其他都是属于学徒或者三人的徒孙级别的。
再就是两个面点师傅佟大年和万永。
随着新年逐渐过去,丰泽园开始忙碌起来,慢慢王泽名声渐显,有着拜师时宾客传播,再就是来丰泽园客人吃过他做的菜后一片赞誉。这也导致王泽天天忙的跟狗似的,每天逗文若的功夫都没有了,导致小姑娘好几天没给他好脸色看了。
过完元宵节,正月十六,王泽休息。跟何大清约定去看他,带上文若,不带不行,一副我哭给你看,哄都哄不好那种。
买了两份糕点,文若付钱,小姑娘心疼半天,王泽暗笑叫你跟着。叫了辆人力车直奔南锣鼓巷,灰黑的街面,行人大多匆匆来去,各个店铺有气无力挂着幌子,不见几个顾客上门,整个城市都显的颓废。
保和堂到南锣鼓巷有4公里多,人力车用了近半个小时,下车在王泽翻了翻兜表示兜比脸都干净后,文若撅嘴拿出荷包给了三个大子。
南锣鼓巷95号,何大清给的地址,紧挨帽儿胡同,北靠南下洼子胡同,西临豆角胡同,地安门外大街。这边门牌号全是单数,双数在对面。这是一个大二进小三进四合院,四合院前门开在靠右侧(四合院没有大门开在正中央的),没碰到什么人,二人迈步进入院中,前院右侧靠门是个门房,正东偏院二间房,对应正西偏院二间房,大门左侧是一排四间倒座房。
穿过前院正中垂拱门,正对拱门是三连间正房,正房两侧各有东西耳房,两侧抄手游廊后东西对称天井,厢房,厢房耳房。东抄手游廊穿过天井后是后院。
进入中院后,几个半大孩子在院中玩耍,可能天冷,不见大人出来,其中一个十多岁,干瘦小长脸男孩上前问“你们找谁?”
看这小驴脸王泽有点想乐,这是低配版的许大茂吧?“我找何大清。”
小男孩一回头“傻柱,找你爸的。”
一个稍大点的男孩裹挟棉袄,黑着小脸,长的还挺壮实,上前问道“你谁啊,找我爸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