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觉去西苑转了一圈,心情大好。
魏忠贤搞来的钱粮虽然不足以挽救大明的危亡,却足以解决辽东兵变的问题了,而且他起家的资本也有了。
辽东只要不兵变,大明暂时就不会有危险,他就有一两年时间来发展工业,只要工业发展起来了大明就会越来越强,到时候莫说是建奴了,小冰河天灾的问题他都能解决了。
他正雄姿英发准备大干一场呢,一份奏折却是让他如同吃了只苍蝇一般,恶心坏了。
辰时许,他便准时来到御书房,拿起奏折批阅起来。
这第一份奏折一打开,他眉头又不由得皱了起来。
吏部尚书周应秋上奏,原礼部尚书来道宗已然入阁,无意监管礼部,内阁行文吏部推举人选。
这还没什么,礼部尚书入阁之后若是不执意兼任尚书之位那肯定是要找人接替这尚书之位的。
问题就在于这吏部推举出来接任礼部尚书的人选。
吏部推举的竟然是温体仁和周延儒!
这两人可是出了名的大奸臣。
历史上崇祯朝总共才十七年,温体仁干了三任首辅任期将近九年,周延儒前前后后也干了将近三年。
这两个家伙可是把崇祯给坑惨了,正是这两个家伙不管大明兵戈四起,只顾争权夺利,从而将大明推进了灭亡的深渊。
现如今这两个家伙又想来坑他!
朱觉真恶心坏了。
你们恶心人是吧?
来啊,朕让魏忠贤弄死你们!
问题,这礼部尚书就能选一个,让谁来送死呢?
周延儒跟冯铨是姘头且还是儿女亲家,这内阁行文让吏部推举礼部尚书人选那肯定是为了把周延儒给选上来。
温体仁背后又是谁呢?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若愚,你可知周应秋哪里人?”
这批阅奏折跟哪里人有什么关系吗?
刘若愚回想道:“周应秋好像是南直隶镇江府人,具体哪个县的奴婢记不清了,要不,奴婢命人去查一下?”
这个不用查了,温体仁是浙党,而周应秋是南直隶人,且跟冯铨关系好,那必定不是浙党。
朱觉微微摇了摇头,又问道:“来道宗是哪里人。”
呃,看样子我以后得记记这些朝堂官员的籍贯了。
刘若愚回想道:“来大人好像是浙江杭州府人,陛下恕罪,具体哪个县的奴婢真记不清了。”
原来是来道宗在提携温体仁!
来道宗倒不一定是浙党,但提携一下乡党是极有可能的。
万历朝就是如此,余有丁、王家屏、赵志皋等那都不是浙党,但他们提携乡党的时候却是把沈一贯给提携上来了!
朝中浙党估计是请来道宗帮帮忙,给温体仁腾个位子出来,来道宗便顺水推重应允了。
也就是说,来道宗是主动让出这礼部尚书之位的,朝中浙党是想让温体仁上位。
冯铨却想让周延儒上位!
这两帮人竟然开始暗斗了。
很好。
朕就让你们好好斗一斗。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此事让内阁组织廷议吧。”
他们正批阅奏折呢,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通传,“王徵求见。”
王徵来了!
内廷终于要开张了。
朱觉那是毫不犹豫道:“宣。”
很快,王徵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打眼一看,不由得一愣。
这王徵最少五十多了,头发胡子都发白了。
此人怕是干不了几年了啊!
现如今平民百姓的平均寿命也就四十多岁,活到五十多的都很少,官员寿命能长一点,但大多也只能活到六十多。
这么大年纪还有培养价值吗?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良甫,听闻你琢磨出了火船自走,可有此事?”
您没看过我的书却知道火船自走?
王徵连忙解释道:“陛下,那是微臣拙作《新制诸器图说》中描绘的一种机器。”
《新制诸器图说》?
火船自走还只是其中的一种机器!
朱觉闻言,不由诧异道:“你编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中还有哪些机器?”
这个就多了。
王徵细细解释道:“微臣一共琢磨出来二十四种机器汇编而成《新制诸器图说》,分别是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走、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气足传声、机浅汲深、机小起沉、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灵窍生风、妙轮奏乐、通流如海、神威惊敌。”
你发明了这么多机器?
这是个大能人啊!
朱觉想了想,干脆问道:“气足发矢中所谓的气是不是指蒸汽?火船自走是不是靠蒸汽机带动?”
您知道蒸汽和蒸汽机!
王徵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微臣书中所说的气就是蒸汽,火船自走就是靠蒸汽机带动船自行。”
果然是个大能人!
这下年龄不是问题了,实在不行就让其多教几个徒弟。
蒸汽轮船啊。
若是能造出来,大明必将成为海上霸主。
朱觉颇有些兴奋道:“你可是将蒸汽轮船的样品试制出来了?”
蒸汽轮船?
这个怎么说呢?
王徵颇有些尴尬道:“陛下,研制蒸汽轮船需要很多钱,微臣没那么多钱,不过,微臣用木材和竹筒试过了,火船自走肯定是没问题的。”
你竟然能用木材和竹筒制出简易的蒸汽机来,人才啊!
不对,你是西安府人,若是没有蒸汽轮船,这么远的路你怎么来这么快?
朱觉颇有些好奇道:“你既然未将蒸汽轮船试制出来,为何来得如此快,西安府距离京师好像有将近两千里吧?”
我坐船来的啊。
王徵细细解释道:“陛下,微臣是在老家找了个顺风船,沿着泾河、渭河、黄河水道顺流而下,不两日就到了兖州府,而后微臣又在兖州府雇了艘快船,走京杭大运河,不四日便赶到了京城了。”
哦,原来你老家在泾河边,正好顺流而下,一日千里。
那着实跟坐上蒸汽轮船差不多。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问道:“你可会造船?”
我就爱琢磨这些东西,造船我自然是会的。
王徵谦虚道:“微臣只是略懂造船,比不得那些老匠户。”
你会造船就行。
这会儿交通问题就是制约大明发展的主要问题,只要蒸汽轮船造出来,那就不是问题了。
朱觉闻言,果断道:“那行,你先在宫里把蒸汽轮船的样品造出来,而后便在京师附近找个大船厂批量建造,至于钱的问题你不用操心,你需要多少钱,朕就给你多少。”
呃,这个没这么简单啊。
王徵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造船不光需要钱啊,还需要熟练的匠户和大量材料,且京师附近就没什么大船厂,最近的大船厂在山东临清。”
京师附近没有大船厂?
蒸汽轮船放山东临清去建造肯定不行。
朱觉闻言,果断道:“京师附近没有大船厂我们就建个大船厂,至于熟练的匠户你不用操心,你需要多少朕给你招多少来。”
您想在京师附近建大船厂?
王徵小心提醒道:“陛下,京师附近之所以没有大船厂一是这边太冷,河道冰封的时间太长,还有就是这边水路交通不方便,木材不好运过来。
工部所属的三大船厂那都是在水路交通方便的地方,山东的临清船厂和北清河船厂那都临近黄河和京杭大运河,金陵的龙江宝船厂则在长江边。
三大船厂木材转运都方便的很啊,哪怕就是在巴蜀砍伐木材,顺流而下,不用五日就能转运到金陵。”
这交通着实是个大问题,大明迁都之后之所以放弃发展水师估计就是因为交通问题,当皇帝的在京师那肯定不希望南面造出个无敌水师舰队来。
不过,有了蒸汽轮船之后交通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还是坚持道:“这蒸汽轮船必须在京师附近造,要不然容易泄密,至于交通问题,蒸汽轮船造出来就不是问题了。”
您都这么说了,我可不敢讨人嫌了。
王徵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
这些就不说了,赶紧把蒸汽轮船样品造出来才是正经。
朱觉很是干脆道:“若愚,带良甫去厂房那边看看,给良甫找个靠近太液池的厂房,而后招人来建造船坞水道,他需要多少人你就给他招多少人。”
这太液池边能造船吗?
那肯定能。
天启就造了一艘,把自己给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