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梦 第5章 岳赋三十一帖(五)

作者:岹尘夜耗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7-04 01:15:1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前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余尝慕太白之遗风,效其疏狂,欲穷山水之奇,探造化之妙,遂负剑而行,踏云访友,栖于幽壑之间,观四时之变,感天地之苍茫,作此赋以记之。

其一

初出长安,辞帝阙而东行。回望宫阙,金銮玉砌渐隐于暮霭,恍若蓬莱仙山没于云海。念及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叹吾道阻且长,然胸中浩然之气,如鹏之将徙南冥,不可遏也。

其二

至潼关,见山河表里。黄河如黄龙奔腾,浊浪排空,似闻大禹疏河之浩叹。城墙巍峨,砖石斑驳,犹记秦王扫六合,铁骑铮铮,气吞八荒。此乃咽喉之地,古来兵家必争,烽火岁月,皆付于涛声之中。

其三

渡黄河,乘一苇之舟。风急浪高,舟行如叶,忽忆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豪情。浪击船舷,水珠飞溅,若仙人撒玉,顿觉天地之雄浑,己身之渺小,然心亦随之激荡,无畏风浪之险。

其四

入太行,山势崔嵬。岩峦叠嶂,枯松倒挂绝壁,似苍龙腾跃欲飞。山道崎岖,步之艰难,思李太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之困,然吾志愈坚,誓要攀其巅,览尽太行之奇。

其五

行至山腰,遇一古寺。红墙斑驳,钟声悠远,回荡于山谷之间。入寺,见佛像庄严,香烟袅袅。佛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此深山古刹,方悟尘世之虚幻,暂忘俗事之纷扰。

其六

出寺,循小径而上。见流泉飞瀑,白练悬空。水击深潭,珠玉四溅,声若琴瑟。昔者,谢灵运好山水,常至此等佳境,吟诗作赋,寄情自然。吾今亦效之,取瓢舀水,甘冽清甜,沁人心脾。

其七

攀至绝顶,极目远眺。群山连绵,如波涛起伏;云雾缭绕,若轻纱曼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工部之句,恰合吾意。天风浩荡,衣袂飘飘,恍若羽化登仙,与天地融为一体。

其八

下山,入幽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林间光影斑驳。忽闻猿啼,凄厉悠长,回荡林间,似诉千年幽情。忆郦道元《水经注》言三峡猿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今于此亦感其悲怆。

其九

林中有溪,潺潺而流。溪水清澈见底,游鱼戏石,悠然自得。溪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若陶潜笔下之桃花源。捧水洗面,清凉透骨,尘世烦恼,皆随溪水东逝。

其十

溪边偶遇樵夫,荷斧担柴,山歌嘹亮。与之交谈,言语质朴,尽是山野逸趣。樵夫言山中常有奇兽出没,如白鹿衔芝,玄鹤唳天。吾心向往之,欲寻其踪,然不可得,唯留遐想于心中。

其十一

出林,见晚霞满天。红日西沉,余晖洒地,云若赤锦,山披金纱。王勃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无孤鹜,然此景之壮美,亦令人陶醉,驻足良久,不忍离去。

其十二

夜宿山村,借宿农舍。茅檐低小,竹篱围院,鸡鸣犬吠,一片祥和。主人好客,设粗茶淡饭,虽无珍馐,却有农家风味。围炉夜话,听其言农事艰辛,岁月沧桑,感慨万千。

其十三

夜深,明月高悬。倚窗而望,清辉洒地,如霜似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太白之句,涌上心头。月光如水,思绪万千,忆故乡之月,念亲友之情,不知何时能归。

其十四

晨起,闻雄鸡报晓。推窗见晨雾弥漫,山村若隐若现,宛若仙境。踏雾而行,露珠沾衣,清新之气,沁入肺腑。远处农人影影绰绰,已开始劳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此乃田园之真意也。

其十五

离山村,行至河畔。河水悠悠,两岸垂柳依依。柳丝拂面,如美人纤手,轻柔细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之妙笔,绘尽柳之婀娜。乘舟顺流而下,任其飘荡,不问归处。

其十六

舟行至一处水湾,见渔翁垂钓。蓑衣斗笠,悠然自得,仿若姜太公再世。与之交谈,渔翁言:“钓者,非为鱼也,为其闲情逸致耳。”吾顿悟,人生亦当如此,不为名利所累,只求心之自在。

其十七

上岸,入一村落。村前有古槐,枝繁叶茂,如巨伞遮天。树下有老者弈棋,观者围坐,屏息凝神。棋盘之上,楚河汉界分明,棋子起落,似有千军万马厮杀。昔王质观棋,烂柯忘归,今吾观此,亦觉时光飞逝。

其十八

村中有酒肆,酒香四溢。入内,沽酒一坛,倚桌独饮。酒香醇厚,入口甘冽,顿觉豪情满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太白之豪放,吾今亦仿之,饮至微醺,击节而歌。

其十九

醉后,漫步村外。见稻浪翻滚,金黄一片,丰收之景,令人欣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稼轩之词,道尽田园之乐。俯身抚稻,感天地之馈赠,念农夫之辛劳。

其二十

行至荒野,见孤坟一座。碑石斑驳,字迹模糊,不知何人之墓。四周杂草丛生,唯有野花点缀,凄清之感,油然而生。念人生无常,生死一瞬,如白驹过隙,皆归于尘土,不禁黯然神伤。

其二十一

忽见天边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须臾,暴雨倾盆,如天河决堤。寻一破庙避雨,庙内神像残缺,蛛网密布。听雨声淅沥,思人生坎坷,如这风雨飘摇,然心不可堕,当如松柏,经霜傲雪。

其二十二

雨停,见彩虹横跨天际。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夺目,如天桥连接天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太白之句,恰如其景。观此美景,阴霾尽散,心亦随之明朗,继续前行。

其二十三

入深谷,谷中寂静。唯闻水声叮咚,如环佩相击。忽见深潭,水色幽蓝,深不可测。传说潭中有蛟龙蛰伏,待时而飞,吾虽未睹其貌,然其神秘之气,令人敬畏。

其二十四

谷中有奇花异草,香气扑鼻。花形奇特,或如飞蝶,或似繁星,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昔王母瑶池,多有仙花,今此谷之花,虽非仙品,然其美亦不逊色,堪称人间仙境。

其二十五

攀绝壁,见岩画。图案古朴,线条粗犷,似有远古先民之魂附于其上。画中人物、动物栩栩如生,不知历经多少岁月,仍保存至今。此乃天地之瑰宝,历史之见证,吾驻足良久,揣摩其义。

其二十六

出谷,遇隐士。白发苍苍,鹤发童颜,身着粗布麻衣,手持竹杖。与之交谈,言语高深莫测,尽是修身养性、悟道之言。隐士邀吾同住,共修大道,吾虽向往,然心犹念天下,婉言谢绝。

其二十七

行至大泽,泽中芦苇丛生。秋风起,芦絮纷飞,如雪花飘落。一叶扁舟,横于泽畔,无人问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东坡之愿,吾亦心向往之,然终不能抛却尘世,唯有叹惋。

其二十八

见南飞大雁,排成“人”字,展翅翱翔。雁叫声声,似诉离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易安之愁,吾虽无儿女情长,然见此雁阵,亦生思乡念友之情。

其二十九

登高楼,凭栏远眺。见江山壮丽,城池繁华,市井喧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历史兴衰,皆成过往。吾欲以笔为剑,书尽世间沧桑,留名青史,不负此生。

其三十

归途中,见夕阳西下,暮色渐浓。回首来路,山高水长,皆成记忆。虽历经艰辛,然览尽天下美景,结识四海豪杰,亦无憾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吾将继续前行,追寻心中之梦。

其三十一

终至故里,亲友相迎。把酒言欢,诉尽离情。观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然心犹未足,待明日,再踏征程,续写新篇,效太白之风流,留千古之文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