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更壮观的是,整片天空有无数道雷电俶尔炸响,紧接着便是数百根一模一样的‘如意金箍棒’,齐刷刷扎进大河。
水浪四溅、惊涛澎湃,整条河都氤氲着一股雾蒙蒙的水汽,蔚为壮观!
而阴霾的天空被雷电照亮,似有万丈金光贯穿了云层,给人一种佛光普照的庄严感。
这种数百道闪电,同时在镜头中出现的画面,令围观的每个人都心神摇曳、大为震撼。
于是纷纷有人走入店里,好奇的参观起来。
陈鼎见状,眼神示意郑涵洋和李显辉赶紧接客,又让骆青再多剪几条宣传视频出来。
杨超毅跟两名地面设备部的同事,则负责端茶倒水。
“你们这视频用的是什么特效,打雷的画面也太逼真了吧,比好莱坞的科幻大片还牛呢?”
有人进门后,一脸难以置信的追问。
陈鼎笑着摇头,“这些都是真实的火箭引雷的视频,我敢打包票没有添加一毛钱特效,虚假宣传可是违法的。”
“但这也太离谱了,那么小的火箭居然能控制雷电,那将来老天爷打不打雷,岂不是人类说了算的?”
“就是啊,今天能控制打雷,明天是不是就该控制刮台风、下暴雨了?这玩意妥妥的气象武器吧,怎么卖啊?”
尽管知道大部分人是来看热闹的,并非目标客户群体,不过陈鼎还是尽责的报价格给众人:
“单发零售价三万、批发价超过1000发的可以享受折扣。另外,只对持有‘雷电防护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出售,个人是不出售的啊……”
“你们身边如果有单位或者公司,对于雷电防护有迫切需求的,可以留一下我们的联系方式0371-XXXXXXX……”
陈鼎拿着雷霆火箭的模型,给参观者们演示起来,
“我们的雷霆火箭,可以通过AI大模型来预测出云端电场强度,在雷暴条件成熟的前几秒、闪电击穿空气之前,给出精准的倒计时。”
“读秒结束、立刻发射,火箭就会挟着金属丝以200米/秒的速度,冲上云端。”
“此时,高速飞行的火箭会对自由电荷产生吸引,并产生‘上行先导’现象。先导产生后,不需要火箭继续升空,自由电荷便会以超高速直冲云霄、把即将释放的闪电引下来。”
“随后雷电就会顺着这根金属丝,往预设的地方劈落,形成大家在视频中看到的笔直的金色光束。”
“我们设计这款火箭的意义,就是要让原本在自然界随机发生的雷电,在可控状态下进行、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将雷电扼杀于摇篮之中!”
陈鼎演示完,围观的群众哗啦鼓起掌来。
听人家这么头头是道的讲完,原先还觉得这段视频是合成的呢,现在都有些相信了。
没想到这枚小小的火箭竟然有这么多讲究。
一位看起来比较懂行的老头问:“我没记错的话,从上世纪起,大夏就在研究这种引雷火箭的,但是造价昂贵,并且成功率也不高,大概在40%吧。你们的雷霆火箭,引雷成功的概率能达到相同的标准吗?”
陈鼎谦虚道:“运气一般的话,应该有70%的把握吧。像我们视频中的引雷任务,运气比较好一些,达到了80%。”
“什么,百分之八十?你们这引雷火箭,比他们研究了几十年的还厉害不成?”
对于老头的怪叫,陈鼎不以为奇,而是耐心讲解道:
“我们的引雷火箭,之所以能达到这么高的命中率,归根结底还是仰仗于新时代的材料技术、燃料技术,以及最重要的一项——AI技术!”
“爱技术,嘛是爱技术?”老头子一头雾水,感觉自己与时代脱轨了。
旁边有人出声道:“老爷子,爱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是指通过喂养大量实际数据,来训练计算机掌握人类智能的能力。这种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学习、推理、并做出决策,懂了吧?”
老头这才恍然大悟,“那不就是机器人嘛,起什么洋名啊,还爱技术……”
陈鼎笑了笑,继续道:
“造火箭并不难,引雷火箭这种小玩意更不难,无非就是造个火箭筒、填充上火药,再拽着金属丝升空即可。”
“但能否引雷成功,取决于能否精准估测空中的电场强度,是否达到了雷电释放的临界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外面是雷雨天,天空正噼里啪啦的打雷,让你举手机拍一张雷电的照片,你能保证一按快门就立马拍到吗?”
众人纷纷摇头:“这可难呐,打雷就是一眨眼的事,滋溜一下就闪过去了,手慢无啊……”
“没错,所以我们太空先锋公司,将这件事交给AI来判断。通过我们的大气平均电场仪、高频闪电脉冲传感器和多普勒天线,就能收集到云层中的电场变化。”
陈鼎侃侃而谈的讲道:
“然后这些数据会传给AI,由它来判断雷电即将在何时释放,并给出火箭的发射倒计时。”
“这可比以前那个年代先进多了,不需要再专门找一位气象专家跟着,AI就是一个集百家之大成的老专家,并且它是云端联网的,随时随地都能跟在身边。”
“此外,我们的AI大模型还能自动学习各种环境中的雷电情况,不断进化。现在是70%的成功率,将来成长到80%、90%也有可能的……”
围观的人群一片哗然,觉得这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引雷这种事,就跟修仙小说里的神仙渡劫一样,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看起来永远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雷电视作神明的象征,将祈雨、召雷这些事,视为与神明沟通的力量,将天打雷劈视为冒犯了神明、看作天罚。
而如今,人类不仅能用增雨弹祈雨、甚至实现了引雷!
此时,老头才扼腕长叹一声,颇为感慨道:
“要是……这雷霆火箭能再早几年出现就好了,我那几个老伙计们,或许就不会出事故了……”
陈鼎看了眼老头,戴着一副老花镜,穿一件军绿色的工装夹克和一双老布鞋,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不用自己开口,看热闹的人群就问了:“大爷,啥事故啊,几年都没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