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这个地界上,一名正统出身的演员是很难不演戏剧的。
玛吉·史密斯也是一样,34年出生的她19岁就登上戏剧舞台了。
人生中的第一部戏是在牛津戏院的《第十二夜》,演的女主奥维拉,并且首演即成名。
当然,她能以无名之身演上女主和她的父亲也有关系,她的父亲是牛津大学的教授,而她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则是牛津大学戏剧社,《第十二夜》就是戏剧社赞助排的。
父爱很伟大,玛吉·史密斯也没让老爹失望,她在表演上有着极高天赋,成名后不久就去百老汇巡演了,当时间来到62年,劳伦斯·奥利弗更是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加入即将成立的国家戏院,她接受了,至此,玛吉·史密斯便成了英国皇家戏院创始人团里的一员。
所以,当她表示,要带伊莎贝拉去自己创办的戏院时,这家戏院就只可能是皇家戏院。
初闻目标时,伊莎贝拉有些迷糊,不明白老太太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等她来到带英的国家级文化地标后,随着练功房的开启,陪练的出现,她顿时就Get了对方的用意。
所谓表演,就是会表会演。
用嘴巴和笔头剖析角色的确算表,但也是纸上谈兵,唯有实战才能精进。
既然如此,练就完了~
有一说一,老太太的这种教学方式伊莎贝拉那还真的是第一次见,要知道,上辈子她学音乐时,甭管是二胡还是钢琴,那都是先学的基础,后练的技法。
可现在呢?
老太太啥都不教,直接就让她上?
这和看她学了1 1=2后让她去解离散数学又有什么区别啊?
哦不对!
现在的她连表演里的1 1=2都不会呢!
摸着良心说,进入练功房后,伊莎贝拉便慌了起来。
玛吉·史密斯倒是笑盈盈的从她连夜整理出来的剧本里抽出一页,上面写着的剧情是霍格沃茨新生入学晚宴,孩子们在大快朵颐的享用着晚餐,然后,霍格沃茨里的幽灵出现了。
差点没头的尼克从餐桌底下钻了出来,把很多人吓了一跳。
赫敏则对他的外号很是好奇,询问他外号的由来。
然后,尼古拉斯爵士拽着脑袋,向她展现了一下那被钝斧子砍了四十四下、和脑袋还粘着点皮的脖子,这一行为将小姑娘恶心的够呛。
读完纸上内容,玛吉·史密斯指着伊莎贝拉身前留着八字胡的戏院演员道:“他现在就是尼古拉斯,你觉得这场戏该如何展现?”
“嗯……”
伊莎贝拉想了一下,道:“我觉得这一幕剧情需要分三次表演才能展现。”
“Why?”
“因为这是一个互动对话,赫敏提问时镜头要给到赫敏,尼古拉斯回答时镜头要给到尼古拉斯,接着赫敏被吓到时镜头又要重新给到赫敏。”
伊莎贝拉答:“按照我对电影的了解,这种切来切去的镜头应该是要分开拍的?”
“Yeah~你回答的很好~”
老太太点了点头,道:“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说,你的回答是满分,并且这一段剧情涉及到了视效制作,所以在片场拍摄时,你需要进行的其实还是无实物表演。但现在,你的面前有真人,所以我需要你将它连起来演,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用好奇的情绪问他?然后他吓我?接着我被吓到?”
“Here,have a try。”
老太太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做示范的行为让嘴炮王者更紧张了。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慌乱,被老太太喊来当陪练的大叔顿时就笑着道:“没关系的,你想怎么演都行,我们都是从无到有这么过来的。”
大叔人挺好。
伊莎贝拉想要感谢。
可还没等她开口呢,老太太的呵斥便已传来。
“谁让你这么跟她说话的?”
“你现在是尼克,尼古拉斯·波平顿。”
虽是呵斥,但老太太的声线并未拔高。
可发音清晰语调平缓的顿挫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伊莎贝拉本能偏头。
此时此刻,老太太正双手前搭,好似松树一般站在那儿。
不仅如此,她还脑袋微昂目光低垂,那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让伊莎贝拉有些不舒服。
更让她——
“麦格教授?”
她抿了下唇,鼓起勇气道:“请不要再扮演斯内普教授了好吗?”
“嗯?”
老太太没明白小姑娘的意思。
伊莎贝拉继续道:“米勒娃·麦格是一个看似严厉实则心善的好老师,在很多事情上她表现的的确很严苛,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通人情。”
“《密室》里,金妮事件后,为了庆祝她安全回归,麦格教授主动取消了年度考试,光是这个行为就能证明她是通晓人情的,严苛的强调学校规章只因她是霍格沃茨的教授。”
“《阿兹卡班的囚徒》里,魁地奇比赛结束后,她还激动的哭了,这也能说明她是一个有着个人喜好且拥有复杂情绪的人,您说对吗?”
“所以,这么一个好教授她是不会昂着脑袋和孩子们说话的。”
“只有斯内普那种需要每时每刻维持着斯莱特林院长身份的家伙才会这样吓唬人。”
“……”
世界安静了。
此刻,练功房里一共有七个人。
除了玛吉·史密斯和伊莎贝拉外,其余五个都是老太太找来的陪练。
这个瞬间,所有人都用诧异眼神望着伊莎贝拉,这不仅是因为玛吉·史密斯是他们的名誉院长,更是因为大家都有共识,整个演艺圈里能说玛吉·史密斯演得不好的人屈指可数,而在英国这个地界上,敢不给面子教她演戏的只有已故的劳伦斯·奥利弗。
So?
“很好。”
老太太的面色没有任何变化,但微昂的脑袋倒是恢复了正常,“格兰杰小姐,既然你知道我是一个好人,所有的严苛都是为了你好,那接下来的教学我就没有顾忌了。”
“现在,请你开始吧。”
依旧是平静的声线。
依旧是顿挫的发音。
但这一刻,伊莎贝拉却觉得自己不紧张了。
冲着老太太笑了笑,向主动安抚自己的大叔道谢,合上双眼整理了一下思绪,重新睁眼时,那望着大叔的眸子里顿时就迸发出了好奇。
“差点没头,你怎么会是差点没头?”
“像这样。”
大叔看过剧本,直接就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脑袋偏向了一旁。
由于没有特效,此刻的他看起来只是弯了弯脖子。
但在伊莎贝拉的眼里,他的脑袋和身体已经快要分家了。
并且,因为他享受的不是路易十六的待遇,所以脑袋和脖子的连接处还是血肉模糊的。
那狗啃一般的横切面令伊莎贝拉本能的皱起眉心,五官紧蹙,一脸嫌弃。
若仔细观察,甚至还能发现,她的右眼,在一抽一抽。
“怎么样?麦格教授?请问我的表演课能拿满分吗?”
将自己的表情足足维持了五秒,伊莎贝拉这才转过身。
虽然对方依旧端着,但……
“下一幕。”
玛吉·史密斯重新抽了一页剧本。
…………
开练前,伊莎贝拉的确觉得老太太的教学手法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开练后,她则发现,老太太的课上的真的太舒服了。
她的确不教技法,但会在每一次排练中指出你的问题,又或者说,当练功房里架起磁带录像机后,你只需要简单回看便能发现自己的毛病。
并且,找到问题后,她也不填鸭式的告诉你如何解决,而是引导着问你想怎么改进。
你觉得想法Ok,便可再试。
只需几秒,就能明白,新解法到底对不对。
领路式的实践教学让思绪纷飞的伊莎贝拉觉得自己TM的就是个天才。
在表演上极具天赋。
老太太虽然没有在言语上夸奖她,但端着抽剧本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一切。
十一点开练。
十二点午休。
一点继续。
当时间来到两点后,下课的钟声也随之响起。
一天两小时的实践教学在老太太看来已经很多了,继续练下去也可以,但那就不是本色出演了,而是磨成匠人了,这是浪费演员灵气的行为,没啥意义。
当然,表演课结束了不意味伊莎贝拉就可以放羊了,她可以在戏院后台休息一会儿,消化课堂上的经历,在等时钟指针走到三四点后,新的课程又会开启。
她需要在国家戏院登台演出。
只要是看过戏剧的人应该都知道,戏剧是有幕间休息的。
因为一场完整戏剧的演出时长一般都是两小时起步,三小时的也有很多,能连坐一百分钟两百分钟不动弹的怎么样都是个传奇铁腚王,大多数人是受不了的。
而在幕间休息的十五分钟里,戏院也是会提供表演的,这其中,用于串场的超短剧叫做幕间剧,intermedio,但更多的其实是音乐、歌舞,所以……
下午四点半。
皇家戏院多夫曼剧场刚一进入幕间休息,换了一身白色长裙的伊莎贝拉便登台了。
向台下观众行了个礼,往刚送上台的钢琴前一坐,与剧目贴合的钢琴曲便飘然而出。
或许是十岁身影太过扎眼;
但也可能是伊莎贝拉弹得好听;
总之,她出现后,现场便冒出了不少议论。
是,拍戏时,片场里的人的确很多,场面的确很乱,但片场再乱,也不会比戏院乱。
因为剧组有老大,那是导演,他可以震住所有人,尽可能的给你安静,但戏院?
所有买票进场的观众都能审视你,评论你。
只要你能在这儿实现通关,那拍戏时片场里的所有干扰你就都能轻松驾驭。
在玛吉·史密斯眼里,这或许才是伊莎贝拉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因为在外向的人初登舞台都会紧张,但可惜,伊莎贝拉让她失望了,她上辈子就演过出,这是她最擅长的东西。
7月15日,伊莎贝拉正式吃小灶。
接着,她便不知道时间为何物了。
她只知道玛吉·史密斯带着自己把赫敏·格兰杰在剧本里的所有戏份全都过了一遍,并用磁带录像机记录了下来,从较为生涩到自如转换,总共也就经历了三四个盘子。
在此同时,她每天晚上还要做一些课外的拓展练习。
就是找不同。
将剧本里出现的有名有姓的角色整理出来,看它和书中的描写有啥不一样。
将剧本故事和小说进行对比,看编剧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删改。
虽然这种日子过起来很累,但伊莎贝拉觉得自己挺充实的。
而她所作的一切也在八月五日这天落在了J.K.罗琳的眼里。
“这些是你让她做的?”
“我只让她整理了赫敏的剧情,其他的都是她自己要做的。”
“噢~很棒~”
罗琳笑着摇头,合上了伊莎贝拉的手稿。
看了看录像里的演练,小大人的模样让她点起了头。
小聊两句,来到正厅。
她今天的确是来皇家戏院看戏的,但她看的不是剧院提供的正场,而是好友推的幕间,坐在三层的她俯瞰着场中女孩,那身影渺小又高大。
“弹的挺不错。”
“这说明她过去一直在认真练琴。”
“所以你喜欢她?”罗琳看向玛吉·史密斯。
老太太挑了下眉,“没有人能拒绝一个拥有天赋且一直努力的孩子,不是吗?”
“确实。”罗琳双手环抱,叹了口气。
过了会,她又道:“我以为快节奏学习会给她带来麻烦,但没想到她的能力这么强。”
老太太听出了画外音,“演员已经确认的差不多了?”
“嗯。”
“克里斯那边你是怎么搞定的?”
剧组遇到的破事儿老太太也知道。
所以,当她发现罗琳心情不错后,她便想要知道罗琳是如何掌控剧组的。
罗琳则顿了一下,感叹道:“因为我选择了丹尼尔。”
老太太一怔,但很快便笑了起来,“噢~原来如此~”
罗琳嘴里的丹尼尔是蛋妞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如同未来所有媒体报道的一样,这一位从一开始就是哈利·波特的最优选。
因为他是英国人、有表演经历、且长得可爱,然后……
他的爸爸是出版圈的人,做的是传统文学的出版经纪和代理,在英国的名气……怎么说呢?和J.K.罗琳的伯乐、《哈利·波特》系列丛书的幕后推手、电影项目的第一制片人大卫·海曼差不多,且双方认识很多年了。
说句不好听的,《哈利·波特》电影立项后不久,蛋妞便进入了大卫·海曼的视线。他们的确搞了海选,并且不是走过场,但除非他们能找到一个和书中描写一模一样的人,不然没有人能在哈利·波特这个角色上竞争得过蛋妞。
嗯,就算海利·奥斯蒙特来了都不行。
因为蛋妞不仅是个英国人,还是个犹太人。
他的母亲是出生在南非的犹太裔,按照母系血统论,他甚至是纯正犹太人。
这个身份在欧美娱乐圈的威力懂得都懂,所以当J.K.罗琳决定让他扮演哈利·波特时,别说是克里斯·哥伦布了,就算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他也不能说No。
以上信息玛吉·史密斯全都知道,因此蛋妞出现后,她便没了疑惑。
可同时,她还有别的好奇,“其他人呢?罗恩呢?”
“大概率是鲁伯特·格林特,你看过这个孩子的资料,他很不错。”
“噢~我有印象~”
玛吉·史密斯点了点头,“那赫敏·格兰杰呢?”
提到赫敏,罗琳忽然就沉默了。
顿了足足有十来秒,她这才道:“当我告诉克里斯,我要让丹尼尔和鲁伯特来扮演哈利和罗恩后,他没有太大的异议,但在赫敏这个角色上,他却向我展示了一个新的人选,那是一个出生于法国的英国人,也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和伊莎不相上下。”
“并且,她的父母也是离异的。”
庞杂的信息让玛吉·史密斯眯了眯眼。
检索后,她明白了罗琳的意思。
“按照圈子里的规矩,你应该尊重克里斯·哥伦布的选角,对吗?”
由人构成的社会一定是人情社会。
所以,就算罗琳和哥伦布有着矛盾,且是后者率先‘挑衅’的,她也不太好独断专行。
当她挑选了铁三角里的两个,并且其中一个还是绝对的主角时,剩下的那个主角位就得给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了。毕竟人家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学生,你是没法让人家在项目里当一个只会喊cut的工具人的。
人家也要脸哒!
但——
“噢~玛吉~你说的没错。”
老太太见过的风浪比罗琳吃的盐都要多,她都道出事情本质了,那罗琳便不再犹豫了,“如果我没和伊莎聊过,那我估计会把赫敏的决定权交给克里斯。”
“但我和她聊过了,所以……”
“我就只能对克里斯说抱歉了。”
虽然罗琳一直在和玛吉·史密斯闲聊,但注意力从未离开过舞台。
当她发现,伊莎贝拉完成了自己的演出,开始向现场观众致谢后,她便也随大流的鼓起了掌。潮水般的哗啦声响让她目光闪烁,那笑着挥手开心下台的小家伙则让她再度发声——
“玛吉,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伊莎吗?”
“因为她才十岁,但她却跟我说,她要养家。”
“我是一个妈妈,我听不了这种话。”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戏院也暗了下来。
只听噹的一声,一束白光从天而降,落在了舞台中央。
下半场的演出,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