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南皮县。
韩馥在决定坐山观虎斗之后,陆陆续续的遣人,将物资送到渤海郡袁绍处,但也没敢给太多。
因为这段时间,他多少跟袁绍也有点积怨,虽然现在勉强统一战线,但他还是怕袁绍吃太饱,反手就把他给捅了。
所以,这两日送来的,只有五十车粮食,跟一车肉干,以及几车刀枪剑戟。
并表示,只要袁绍出去打董卓,后续他还会继续为袁绍提供军资。
而这些吃的满打满算,大概也就有个两千石左右,按袁绍八千将卒,加一千匹马,人吃马喂的,正常消耗,约莫也就够吃个五天,若是节省点,也能吃个七八天。
但这点东西袁绍也没太在意。
毕竟只要韩馥不封路,他就不愁,筹集不到军资。
毕竟四世三公的出身,加早期养起来的名声,还有诛灭阉宦的功绩,现在他要反董,就不愁没人入股。
尽管他现在恨死韩馥,又眼红韩馥坐拥冀州,但现在却不是动手的时候,他还得再忍忍。
毕竟目前还要为自己博得更多的政治资产,显然马上杀掉韩馥抢夺冀州,会在诸侯心中大大减分。
所以只有起义兵,讨伐董卓才最那条好的捷径。
不但能混个好名声,还能一路募集兵马钱粮食,巩固自己的势力。
至于最后打不打董卓,那个另说。
首先口号肯定是要喊起来的,并且自己还要想办法当上这个盟主,提高个人影响力。
只是,目前那些会盟的选手,不是州牧,就是刺史,自己就一个小小的郡守,明显不够牌面。
所以,他当即给各个州郡以及朝廷上表,自己给自己封了个骠骑将军,并且之前逃离洛阳时,弃置的官职也被他捡了回来。
现在他的名号已经变成了,大汉骠骑将军、司隶校尉,外加渤海太守,四世三公袁家将星,袁本初。
地位还在袁术的后将军之上,可以说是间接的,还恶心了他那位同父异母的兄弟一把。
当然,这个时候,他也没忘记自家好兄弟曹操。
毕竟曹操逃离洛阳的时候,也只是个越骑校尉,参加会盟,牌面明显也不够。
所以,一并给曹操表了个奋武将军的名号。
别人认不认,他不管,反正他自己认。
于是,在韩馥解除封禁的第二天,他就响应各路诸侯的号召,在渤海郡与各方诸侯遥相呼应。
并给各位盟友写信,明里暗里,表示,自己想当这个盟主,叫好哥们都给他投票。
结果,在几日后,张超、张邈、曹操几人,见袁绍竟然还有这种强行背锅的请求,便爽快的把臧洪的盟主撸掉,遥封袁绍为盟主,总领盟军讨董事宜。
而袁绍,也当即召集全军占卜誓师,选定吉时,从渤海郡出发,兵锋直指洛阳,边上的韩馥他看都不看一眼。
只是他的目的地,并不是酸枣,而是洛阳以北的河内郡。
去跟他们袁家的门生,河内太守王匡会师,与酸枣盟军形成犄角之势,合围洛阳。
眼看袁绍已经浩浩荡荡的出发,韩馥便感觉高枕无忧了,不论两头,他都不得罪。
但这日,一封酸枣盟军寄来的信件,让他读过之后,感觉头皮发麻。
原来,会盟当天刘岱、孔伷等人,说要枭首韩馥,不是说说而已。
他们开完会后,便联名给韩馥写了封信,以刘岱的名义,寄给韩馥的手下的刘惠,让其代为转交韩馥。
信中大概内容就是,首先,痛骂韩馥趋炎附势,为虎作伥,不举义旗就算了,还困住袁绍,不让其参与会盟。
然后,威胁韩馥,让他赶紧举义兵反董,不然等他们把董卓收拾完,回头就杀向冀州,干死韩馥,言语之间容不得半点商量。
最后,暗示他冀州富庶,他们这帮人为国兴兵,韩馥多少得意思意思,给哥几个放点血,不然,后果自负。
眼看自己已经惹了众怒,韩馥便想找个借口推责。
于是他把目光看向了,将这封信件转交给自己的刘惠!
二话不说就让亲卫把刘惠给绑了,准备把刘惠的脑袋剁掉,运送至酸枣,跟刘岱等人解释,就是这逼误我!
才致使小韩迟迟不举义兵,还处处针对袁绍,现在哥们悟了,悟了!
哥们马上举义旗,反董卓,罪魁祸首也给你们送来了,还望各位不要怪罪。
面对刘惠的呼喊,韩馥充耳不闻,他也知道自己这是在甩锅,但又能怎么办,只能委屈你了,兄弟!
正当韩馥在州府内,替刘惠默哀时,一众属下当即找上们来,纷纷替刘惠求情。
其中荀彧言辞最为激烈,表示你个老乌龟,自己怂比就算了,还好意思把锅往外甩,识相的赶紧放人,不然呵呵。
韩馥面对群情激奋的手下也是无奈,毕竟确实是自己在甩锅。
其次是,自己刚到冀州上任也才两个多月,根基也不牢靠,还要等着靠这帮人吃饭呢。
妈的,被刘岱他们威胁就算了,现在还要被属下欺负,这冀州牧当得是真他妈憋屈。
最后,在一众属下的劝阻下,韩馥还是妥协了,并没有杀刘惠。
而是让他穿着囚服,扫两个月大街,也算是赎罪了。
但尽管他认怂,对刘岱等人妥协,当即宣布起义兵反董。
可他仍旧坚持刘惠给他出的方针,窝在大后方,坐山观虎斗。
真要让他出兵,那是断然不可能出兵的,出点粮食还能勉强接受。
也正是韩馥的这个态度,引得一众属下极其不满。
大家都在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就你一个人苟家里猫着。
呸,摊上你这么个主公,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荀彧等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对韩馥表示出寒心。
而他手下有一个校尉,名叫麴义。
也觉着这主公,就特么一个怂包,跟着他屈才。
从这一刻开始,便私底下跟着隔壁的袁绍,眉来眼去,想着有一天能够另攀高枝。
而此时的南阳郡,正有个冤大头在收到桥瑁伪造的文书后,疯狂扣着脑袋,纠结。
他袁术身为后将军,还是四世三公袁家嫡系子孙,哪里就比不上袁绍了。
渤海郡虽然人穷地小,但好歹也是有块地盘。
现在他委身南阳,虽然也响应了诸侯的号召,可却连块属于自己的地盘都没有,说出去怕不是会引得其他盟军的笑话。
可是,现在让他做掉张咨抢南阳,似乎也不太合适。
毕竟自己当初逃出洛阳,不是张咨好心收留,还让他在南阳募兵,他也不会有今天这般兵强马壮。
而且他跟张咨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张咨这次虽然没有起兵反董,但就凭这个理由,也下不了手啊!
妈的,憋屈。
袁术刚想到这,又不自觉的在心里鄙视了袁绍一把,哼,庶出。
这边的袁绍还在纠结,而那个能改变他命运的男人,已经慢慢的朝他走来。
此时的孙坚,经过连日的北上,已经来到了荆州刺史部治所,江陵。
一想到即将可以干掉王叡,孙坚的眼神中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
他笑了,那个男人笑了。
“哈哈,王叡,你的死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