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今天给你把引擎更换了,之前那个单靠保养已经不行了,稳定性太差了。”技师跟教练在对着苏明的车在捣鼓着,回头看了一眼苏明就埋头又重新开始捣鼓起来。
苏明也是好奇宝宝一样跟在周边看,假期期间自己的练车时间疯狂增加,导致赛车各种零部件损耗非常大,加上自己有些时候情绪上来了开的非常极限,进一步加剧了零部件损耗,单靠技师有些时候都忙不过来,教练也会加入。
苏明对于这些机械部件也是有一定兴趣,虽然最喜欢依然是开车,但是在苏明看来只有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车,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在开的时候心里会更有底气。就像上学做数学题,有一个模板做题固然很快,但是只有真正知道这个题的相关理论知识,你才算是真正的会这道题。
对于车,苏明的态度也是一样的他想要成为跑的最快的车手,那就一定要把自己能掌握的东西全部掌握,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提升。
同时教练也带着苏明去了很多地区性的比赛赛事当成他训练项目之一以积累经验,每次地区不同遇到的选手也不一样,各路神仙应有尽有,但很有一个人他遇到过很多次,就是他第一场比赛时的第二名李常杰,虽然每次比赛苏明跟李常杰都能够包揽一二名遥遥领先,但是期间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也为两人提供了很多应对比赛的经验,一来二去两人也算是一起跑比赛的车友,相互之间也熟悉了起来。
今天李常杰就来了苏明所在的卡丁车场,李常杰家里距离这边还是有点距离,以前他是不过来的,后来苏明天天将他摁在地上摩擦激起了李常杰的好胜心,有时候过来找苏明切磋学习,隐有一种认苏明当大哥的感觉。
李常杰每次看到苏明速度就很羡慕,明明自己已经很尽力跑了,每次比赛开始后只要被苏明超越没过两圈就会被苏明迅速带开,要不是苏明有时候因为时间关系不会参加排位赛,不然他只能跟在苏明后面闻尾气了,赛道要是干净一些连尾气都闻不到。
“苏明,我今天把车带过来了,我们练练吧,我觉得一个人练习好难进步,你是怎么跑这么快的,我感觉自己已经跑到赛车极限了怎么跟你还是差那么多。”
“那是你认为的赛车极限吧。”苏明看了李常杰一下“我的车还没整备好,这里你也跑过好几回了,都没怎么看过你先跑一下我看看。”
“好。”
李常杰将自己的赛车布置到位,启动、发车、流畅的开始刷圈,如果没有苏明做对比李常杰的驾驶技术在同龄人种还是很厉害的,起步、入弯、出弯、过慢车都很流畅,大概跑了一节,最后一圈赛道上没什么人就冲刺开了一圈,冲刺过线1:02:141。然后将车带回,下车看着苏明。
“怎么样。”
“感觉你在高速弯的时候放不开,有些弯角全油门通过,你又要放一下,我观察你跑了几圈,问题在于路肩的使用,你在怕什么?怕把路肩压疼了?你看这个直角弯,你刹车点选择倒是可以,但是出弯给油太晚了,跑得太大离弯心太远了虽然你可以获得更高的速度,但是你给油那么晚这点优势全没了,你出弯的时候距离赛道边界还有‘十万八千里’你就这一个弯角我就能开你。”
苏明把自己看到情况疯狂输出,在教李常杰的时候自己对于驾驶也有了新的体会。
“我就是感觉每次高速过弯的时候总感觉转不过去,下意识的就会松油门。”
“你过弯的时候不要盯着白线看,想着不要让你的车身超过白线,白线外面又不是万丈深渊,你看着白线过弯你的车最后肯定距离白线还有一段距离,赛道没法完全利用,你视野往外看一点,就算怕压到路肩控制不住你也要尽量去贴白线用完赛道。”
“这个我哪里不知道,但是我切路肩的时候就会控不住车,之前发生过几回事故,后面就有点怕了。”李常杰用硬气的口吻说出了怂的话,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
“你奏是个日八欻,你怕还开个求赛车,回去上学算了,现在的车速也就那个样子你怕啥?控不住那就多练,多练身体知道能把住为止。”苏明的方言都整出来了,还找借口。
以前每次他一犯错找借口苏昊就会告诉他不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失败就是失败下次,有问题就是有问题该就是了,没有那么多借口,所以在苏明的观念里,任何错误都应该找的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改正而不是借口。
这下可给苏明找到理论输出为实践机会了,也是狠狠输出李常杰,一点客气都没有。
教练边给苏明的车做最后的校准边听着李常杰和苏明的交流有些感慨,他们两人一个7岁、一个9岁,对于赛车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他当时14岁才开始接触赛车,真正比赛的时候已经18了,算是错过了黄金时间,再加上那会的中国赛车完全就是一片沙漠毛都没有,都是几个爱好者自己组织的比赛。现在看来这两个小子真的有机会站在中国赛车体育赛事最顶端的,到时候咱这可以说咱是教出来过世界级赛车手的了想想就很美滋滋。
“小伙子们,赛车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的追求极限,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跑法,每个人对车的掌控不同,就像有人开车喜欢转向过度,有人喜欢转向不足,你的方法不一定套在别人身上适用,你们现在这个阶段基础没问题以后都要去摸索自己的方法,不要局限在理论知识里。赛车场上瞬息万变固守理论你一定成为不了一个好车手,真正的顶级车手都有自己的感觉,要有天下第一舍我其谁的自信。”教练这时候说话了。
“感觉?”
“对,感觉,对赛车的感觉,对赛道的感觉,对环境的感觉,这种感觉能让你在赛场上一步一步的突破自我。”
“你们两个也都不是第一次玩卡丁车了,这么长时间应该都摸索出来了自己的驾驶习惯,在你们自己现在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而且也不要以为自己在这个小圈子里比赛都在前列就骄傲自满,世界60多亿人,你们才见了几个人,一定要记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教练的后半句话更多的是给苏明说的,现在他的感觉就是每次比赛都是第一名,甚至有时候能拉第二名十多秒的差距。从心理上就有点骄傲自满的意思。
两位小车手听了这些话也是陷入了思考,在消化教练说的内容,这种大道理对于李常杰可能还好一些,对于年纪小一些的苏明来说有点难以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先记下来。
“李常杰是吧,你的跑法苏明只是针对性的跟你说了几个技巧上的东西,你的问题在于太保守,不只是过弯,你在踩油门跟刹车的时候也不够果断,赛车不是家用车,不需要你缓缓地抬起油门抬起刹车,该给油就要坚决,要让轮胎迅速获得动力又不能出现打滑损失速度,包括苏明也是,之前也跟你说过了,给油要你们把握最大动力输出与赛车之间打滑的临界点,之前的阶段多快一分,你们就能比别人多获得一分的速度,刹车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理论我给你们讲在多边没有用,要你们自己用心去理解,去感受。”
“谢谢李教练。”李常杰知道李教练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人家愿意提点自己也是自己的荣幸。
“上车吧,试试去。”李教练也没多说什么,招呼他们开始练车。
认真思考过后,李常杰转头上车,他跑不过苏明那就是自己菜,菜就多练,要充分发挥自己与赛车的能力,有问题就克服,退缩可当没法让他拿冠军。
苏明若有所思的坐上驾驶坐,发动引擎。两人以前以后出发,相隔一段时间。苏明在指出李常杰问题的时候自己也在反思自己是否有问题,在练习不断调整。
“1:02:100”、“1:03:370”、1:01:975”、“1:01:567”.......李常杰除了在第二圈发生了失误意外,其圈速都在一步步提升,最终圈速稳定在1:00:500左右,从一些细微的地方可以发现,李常杰在跑的时候吸收了教练和苏明说的一些东西,过弯对赛道的利用更加充分,加速与减速所用时间更短。
李教练看着李常杰的状态也是忍不住点头,李常杰也是一个可造之材。
苏明这边经常在这个地方练习对赛道形态熟记于心,每次刹车、每次加速、每次过弯看着跟之前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每一圈结束,“1:00:016”、“1:00:001”、“0:59:887”,苏明感觉自己进入了玄妙的状态,自己好像能感受到车的一丝一毫,轮胎与地面摩擦的感觉比之前更胜一筹,如果说之前的感觉是光脚自己在赛道上跑,现在就像是给自己的脚上安装了传感器,自己不但感觉清晰,甚至还能量化这种感觉,对于临界点的把握更加清晰了。
在需要刹车的或者加速的时候他能够精确的把我临界点的位置,一脚刹车,一脚油门果断踩下,“0:59:133”。最后结束时苏明的圈速最快达到了“0:59:101”比自己之前的记录快了整整一秒。
虽然看着只有一秒种的时间,但是放在赛车这个一分秒为计时单位的比赛中,一秒钟那可以称之为天堑。
李常杰看着苏明的圈速纪录,暗道一声“牲口”。
一天的训练结束,李教练把两人喊过去:“明年我打算让你参加全国卡丁车锦标赛,以你们现在的水平局限在这个区域里面会限制你的发展,你应该在全国的赛场上发挥你的才华,展现你们的天赋。刚好全国卡丁车锦标赛需要一个车队两名车手、两辆赛车,我记得李常杰你一直没有加入车队,要不要明年你们一起?”
“好啊,我也打算明年报名参加。”李常杰是个非常自主的人,家里人对他的爱好也是无条件支持,基本上他的正常要求都会被满足。
“今年不行吗?”
“CKC今年4月30号就截止了,今年晚了,不过没关系你们还小,趁着这小半年时间多练习、多比赛。”
“对了你们的车队名称,想一下回头我给你们把相关的信息完善一下,明年报名我们直接报名。”
“胜利队”、“极速车队”,两个小孩子对这个起名字的事情倒是互不退让。
“车队现在那肯定是我说了算,等你啥时候跑过我了就听你的。”
“你也就这个赛道比我说连,你都跑了多久了,我才跑过几次?现在跟之前的比赛时候可不一样了,换成其他赛道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李常杰也是不服输的,虽然每次比赛都被苏明力压一头,但是在他心里每次比赛过后他的提升都可能让他超越苏明。
“就你?给你再练500年。”
李教练看着两个小孩相互之间拌嘴,乐了一下也没多管,让他们自己去争,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等两人吵完全部的细节,天色渐晚两人也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路上两人嬉戏打闹,友谊就在这样的相互推搡之下逐渐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