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策紧了紧身上的青布长衫,加快脚步穿过幽暗的巷子。夜已深沉,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只余下零星几点星光勉强照亮前路。他刚从城南的醉仙楼出来,与几位同窗小聚,不知不觉竟到了这个时辰。
“早知道就该早些告辞...“孙伟策暗自懊悔,脚下的青石板路湿滑难行,前几日刚下过雨,缝隙间还积着水洼。他小心翼翼地避开,生怕弄脏了新做的布鞋。
一阵冷风突然袭来,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声响。孙伟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抬头望了望天色——看来要变天了。他加快脚步,拐过最后一个巷角,再穿过两条街就能到家。
就在这时,一声凄厉的尖叫划破夜空。
“救命——!“
那声音尖锐刺耳,分明是个女子,却又带着某种说不出的诡异。孙伟策浑身一僵,循声望去。声音来自巷子尽头一处废弃的宅院,那里原是城中富户柳家的别院,三年前柳家遭逢变故后便荒废至今。
孙伟策犹豫片刻,终究抵不过读书人的责任感,朝那宅院走去。院墙早已坍塌大半,他轻易便跨过断壁残垣,踏入杂草丛生的庭院。
月光忽然穿透云层,洒下一片银辉。孙伟策的瞳孔骤然收缩——庭院中央,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正俯身在一名男子身上。那男子仰面躺倒,胸口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鲜血浸透了前襟。
女子缓缓抬头,月光照在她苍白的脸上。那是一张美得惊人的面孔,却毫无血色,双眼黑洞洞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
孙伟策的双腿像生了根一般动弹不得,喉咙发紧,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女子直勾勾地盯着他,缓缓站起身,鲜血从她纤长的手指滴落,在月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
“你...看到了?“女子的声音轻柔似水,却让孙伟策浑身发冷。
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脚下一滑,跌坐在地。等他再抬头时,女子已不见踪影,只剩下那具尸体静静地躺在月光下。
孙伟策连滚带爬地冲出宅院,一路狂奔到县衙,拼命敲响鸣冤鼓。值夜的衙役打着哈欠打开侧门,见他面色惨白、满头大汗,这才重视起来。
“杀...杀人了!柳家别院...有人被杀!“孙伟策气喘吁吁地说道。
不到半个时辰,捕快赵铁山带着几名衙役赶到柳家别院。孙伟策跟在后面,指着庭院中央:“就在那里!我亲眼看见一个白衣女子杀了人!“
然而,月光下的庭院空空如也,别说尸体,连一滴血迹都没有。赵铁山举着火把仔细检查地面,又拨开杂草查看,最后直起身,狐疑地看着孙伟策。
“孙秀才,你确定是这里?“
“千真万确!“孙伟策急得额头冒汗,“那女子穿着白衣,面容苍白,用匕首刺死了那个男人!我亲眼所见!“
赵铁山与其他衙役交换了一个眼神,语气缓和下来:“孙秀才,你是不是喝多了?或是夜路走多了眼花?这地方荒废多年,连个脚印都没有,哪来的凶杀?“
“我没有喝醉!“孙伟策激动地辩解,“那女子还跟我说话了!她说'你看到了?'然后就消失了!“
衙役中有人小声嘀咕:“怕不是撞鬼了...“
赵铁山皱眉:“别胡说!“转向孙伟策,“孙秀才,天色已晚,不如我送你回去休息。若真有命案,明日天亮再来查看也不迟。“
孙伟策知道他们不信自己,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随赵铁山离开。临走前,他回头望了一眼月光下的庭院,恍惚间似乎又看到那个白衣女子站在杂草丛中,朝他微笑。
回到家中,孙伟策辗转难眠。他确信自己看到了凶杀,可尸体为何会消失?那女子又是何人?为何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留痕迹?
次日一早,孙伟策再次来到县衙,坚持要报案。县令程大人刚升堂,见他执意如此,便命人记录在案,但态度明显敷衍。
“孙秀才,你既坚持所见非虚,不如将凶手样貌描述一番,本官命画师绘制图像,也好查访。“程县令捋着胡须说道。
孙伟策仔细回忆昨夜所见女子的容貌特征,衙门画师根据他的描述绘制了一幅画像。当画像完成,呈给程县令过目时,这位一向沉稳的县令突然变了脸色,手中茶盏“啪“地摔在地上。
“这...这不可能!“程县令声音发颤。
孙伟策不解:“大人认得此女?“
程县令强自镇定,挥手示意左右退下,待堂上只剩他与孙伟策二人,才压低声音道:“孙秀才,你当真昨夜见到的是这画中女子?“
“千真万确。“孙伟策点头,“大人认识她?“
程县令长叹一声:“此女乃柳家小姐柳如烟,三年前就已...死了。“
孙伟策如遭雷击,浑身发冷:“死了?那昨夜我见到的是...“
“三年前的中元节,柳小姐在这宅院中自缢身亡。“程县令的声音越来越低,“当时发现她尸体的,正是本官。她死时穿的就是一身白衣,面容与你描述的一模一样。“
孙伟策脑中嗡嗡作响,难道自己真的见鬼了?可那具男尸又作何解释?那鲜血、那匕首,都真实得不容置疑。
“大人,昨夜除了那女子,我还看到一具男尸,胸口插着匕首...“
程县令脸色更加难看:“孙秀才,此事蹊跷,你暂且不要声张。本官会派人暗中查访,若真有命案,绝不姑息。“
离开县衙,孙伟策心神不宁。他在城中茶馆坐下,向茶博士打听柳家旧事。
“柳家?“茶博士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那可是桩惨事。柳老爷原是城中首富,三年前不知怎的,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柳小姐在中元节那天上吊自杀,柳老爷不久后也病死了。有人说...是冤魂作祟。“
“柳小姐为何自杀?“孙伟策追问。
茶博士摇头:“这就没人知道了。只听说死前几日,柳小姐常去那废弃别院,像是在等什么人。发现尸体时,她手里还攥着一封信,但内容无人知晓。“
夜幕再次降临,孙伟策坐在书房中,面前摊开着书本,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窗外风声呜咽,像是女子的啜泣。烛火忽明忽暗,映得墙上影子摇曳不定。
“你果然在查我的事...“
一个轻柔的女声突然在耳边响起。孙伟策猛地回头,只见那白衣女子——柳如烟就站在他身后,苍白的脸上挂着诡异的微笑。
孙伟策惊得从椅子上跌下,手脚并用地后退:“你...你是人是鬼?“
柳如烟飘然向前,月光透过她的身体照在地上,没有影子。“你说呢?“她轻笑一声,声音却带着无尽的悲凉。
“昨夜...那男子是谁?你为何杀他?“孙伟策强自镇定,后背已抵到墙壁,退无可退。
柳如烟的表情突然变得狰狞:“他该死!三年前欺骗我感情,害我含冤而死的人,都该死!“
“可...可你为何让我看见?“
柳如烟忽然凑近,冰冷的气息喷在孙伟策脸上:“因为只有你能帮我。你能看见我,也能看见真相。帮我找出当年害我的人,否则...“她伸出苍白的手指,轻轻划过孙伟策的喉咙,“下一个死的,就是你认识的人。“
话音未落,一阵阴风吹灭烛火。等孙伟策重新点燃蜡烛,房中已空无一人,只有桌上多了一封泛黄的信笺,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明晚子时,柳家别院,带你见真相。“
孙伟策的手不住颤抖,他知道自己已卷入一场超越生死的谜团。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雨滴敲打着窗棂,如同冤魂的叩门声。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沉闷的声响。孙伟策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柳家别院破败的大门前,伞面上的雨水汇成细流,打湿了他的袍角。子时已至,四周寂静得可怕,只有雨声作伴。
“你来了。“
柳如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孙伟策猛地转身,伞面撞在院墙突出的砖石上,“刺啦“一声裂开一道口子。雨水立刻顺着裂缝渗入,冰凉的触感顺着他的脖颈流下。
“你...要给我看什么?“孙伟策强压着颤抖问道。
柳如烟没有回答,只是转身飘向院内。她的白衣在雨中竟不沾半点水渍,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孙伟策犹豫片刻,终究跟了上去。
院内杂草丛生,雨水将泥土泡得松软,每走一步都陷下去几分。柳如烟停在一棵枯死的老槐树下,树干上还残留着一道深深的勒痕。
“我就是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柳如烟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但我并非自杀。“
孙伟策盯着那道勒痕,忽然注意到树皮缝隙中有什么东西在月光下微微发亮。他凑近一看,是一枚精致的银质发簪,簪头雕成蝴蝶形状,做工极为精细。
“这是...“
“我的发簪。“柳如烟伸手轻抚自己的发髻,那里正插着同样的发簪,“那晚,有人用它刺穿了我的喉咙,然后伪装成自缢。“
孙伟策胃部一阵绞痛,他想起昨夜看到的那个被匕首刺穿胸膛的男子,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