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子 第66章 造化篇·己·寒窑经

作者:拾遗士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5-26 21:31:1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一、时运章

身住茅房,高坐皇位,无一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拾遗子走到洛阳城南,瞧见一个破窑洞前,有个书生正捧着书唉声叹气。他凑过去一问,书生直摇头:“我苦读了好些年,可每次考试都落榜。现在连饭都快吃不上了,真不知道以后该咋办!”拾遗子指了指窑洞,问他:“你知道以前谁在这儿住过吗?”书生一脸茫然,摇了摇头。

拾遗子在旁边坐下,慢慢说道:“以前有个叫吕蒙正的人,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就在这个破窑洞里生活。他每天都要走好几里路去读书,大冬天冻得衣服都穿不暖,饭也吃不饱,可从来没放弃过。那时候,他跟你现在一样,日子过得艰难,运气也不好。但他心里明白,人活一辈子,时运这东西太重要了。”

书生着急地问:“后来呢?”拾遗子笑着说:“等机会来了,吕蒙正参加科举考试,一下就中了状元。后来还进了朝廷当官,做到了很高的位置。他在《寒窑赋》里写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这话就是说,人这一辈子,运气好不好太关键了。”

书生听了,想了想说:“先生,您是说我现在过得不好,只是运气还没到吗?”拾遗子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运气就像四季变化,春天有鲜花,秋天有明月,夏天有凉风,冬天有白雪。人在倒霉的时候,就像冬天的树,得先把劲儿攒足了,等着春天来。吕蒙正当年在这窑洞里,从不抱怨,一门心思读书,最后运气就来了。你也得学他,坚持下去,好好努力,早晚能等到好运气。”书生听完,站起来拜谢,眼神里的迷茫也没了。

二、天命章

拾遗子走到殷商的地盘,看见一个农夫在田地里唉声叹气。他上前一问,农夫苦着一张脸说:“今年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一家人的饭都没着落了,这老天爷要饿死我们,真是没办法啊!”拾遗子往四周一看,土地都干裂了,禾苗枯黄枯黄的,可远处有个老头正在井边打水浇地。

拾遗子就问农夫:“你咋不学那个老人家,也想办法弄点水救救庄稼?”农夫直摇头:“天不下雨,我们这点人力,哪斗得过老天爷啊!”拾遗子笑了:“以前有个吕蒙正,在《寒窑赋》里写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天爷的事儿,咱们确实猜不透,但咱们能做的事儿也不少。就像吕蒙正,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可他没干等着老天爷赏饭吃,而是拼命读书,最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农夫一脸困惑:“那老天爷的安排到底是啥啊?”拾遗子指了指天说:“老天爷的安排就像天上的云,一会儿一个样,根本猜不准。可咱们活人也不是完全没办法。你看那个老头,虽然大旱,可他每天坚持打水浇地,哪怕只能救活几棵苗,也是在尽力。要是吕蒙正当年只知道抱怨,不努力,哪有后来的好日子?”

农夫低下头琢磨,拾遗子接着说:“老天爷的安排有规律,也没规律。规律的是自然法则,没规律的是机会变化。咱们能做的,就是顺着老天爷的意思,再尽自己最大的力。就像这大旱,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庄稼干死,得想法子找水,好好照顾它们。就算最后收成不好,咱们也对得起自己。”农夫听完,一下子明白了,起身就往井边跑去,开始打水浇地。

三、祸福章

拾遗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在客栈里碰到一个商人,正一边唉声叹气,一边擦着坏了的货物。商人看拾遗子看起来很有学问,就跟他倒苦水:“我最近出去做生意,半道上遇上了强盗,大半货物都被抢走了,我还受了伤,这倒霉事儿全让我赶上了!”

拾遗子仔细看了看货物,说:“我听说有个吕蒙正,在《寒窑赋》里写过‘人有旦夕祸福’。这福气和灾祸,来得都突然,谁也说不准。不过福和祸是连在一起的,说不定你这灾祸过去,福气就来了。”商人苦笑着说:“先生就别安慰我了,我现在货没了,钱也没了,哪还有福气啊?”

拾遗子坐下,给他讲起吕蒙正的故事:“吕蒙正没发达的时候,日子过得特别苦,可他从来没因为日子难就放弃。后来他得到机会,进了朝廷当官,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就说你这次遇上强盗,虽然是坏事,可你人还好好的,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而且吃了这次亏,以后出门做生意,你肯定会更小心,就不容易再碰上这种事儿了。”

商人问:“那怎么才能躲开灾祸,招来福气呢?”拾遗子说:“第一,心态得好,不能被倒霉事儿吓倒;第二,得从倒霉事儿里吸取教训。就像你这次,以后出门多带几个帮手,选安全的路走。还有,别把福祸看得太死,今天的祸,说不定明天就变成福了。说不定你这次丢了货,反而能认识贵人,找到更好的生意机会呢。”商人听了,慢慢回过神来,脸上也有了点笑容。

四、长短章

拾遗子来到汉代的集市,看到一个手艺人在摆摊,摊上摆着好多漂亮的木器,可就是没人买。手艺人愁眉苦脸的,拾遗子就上去搭话:“你这手艺这么好,咋没人光顾呢?”手艺人叹了口气:“现在的人都喜欢能说会道的,像我这种只会闷头做活儿的,根本没人注意。”

拾遗子想起《寒窑赋》里的话“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就对手艺人说:“你看,蜈蚣脚那么多,跑得还没蛇快;公鸡有翅膀,飞得还不如乌鸦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虽然不太会说话,但手艺就是你的大长处。”

手艺人不明白:“那为啥我的长处没人知道呢?”拾遗子说:“那是因为你没找到让别人知道的办法。以前吕蒙正家里穷,可他靠自己的学问,最后被大家认可。你也可以想办法让别人看到你的手艺,比如现场做木器,让大家亲眼瞧瞧有多厉害。”

手艺人有点为难:“我嘴笨,不会吆喝啊。”拾遗子笑着说:“不用吆喝,你做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广告。就像吕蒙正,用文章证明了自己的本事。你只要一门心思把手艺做好,把每个木器都做得漂漂亮亮、结结实实的,早晚会有人欣赏。记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别因为自己不会说话就灰心,你的长处肯定能被人发现。”手艺人听了,重新有了信心,马上就在集市上动手做木器,没多久就吸引了一堆人围观。

五、志向章

拾遗子到了唐代的书院,看见一个年轻书生趴在桌子上打瞌睡。叫醒书生后,书生不好意思地说:“我心里想着要好好读书,可总是犯懒,坚持不下来。”拾遗子想起《寒窑赋》里“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这句话,就想好好劝劝他。

拾遗子问书生:“你知道吕蒙正当年为了读书吃了多少苦吗?他在破窑洞里,冬天手冻得握不住笔,夏天被蚊子咬得不行,可还是每天坚持学习。因为他心里有远大的志向,所以再难都能咬牙坚持。”书生听了,脸都红了:“我知道志向重要,可就是做不到啊。”

拾遗子说:“志向就像黑夜里的灯,能给你照亮路。但光有志向还不够,得实实在在去做才行。就像马能跑一千里,但没人骑它,它也走不了;人有大志向,不努力,也实现不了。这里说的‘运’,不光是机会,更是自己的努力。你光想着志向,却不行动,那志向永远是空想。”

书生着急地问:“那我该咋坚持呢?”拾遗子说:“首先,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规定读多少书,做多少作业;然后,克服懒惰,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就像吕蒙正,每天雷打不动地读书。你可以从简单的小事做起,慢慢养成习惯。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书生听完,立马坐直身子,拿起书本认真读了起来。

六、贫富章

拾遗子在宋代的一个村子里,看到一个有钱人正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旁边有个穷人看得满眼羡慕。拾遗子走到穷人身边,问他:“你为啥这么羡慕他?”穷人叹了口气:“他吃穿不愁,日子过得那么好,再看看我,穷得叮当响,人和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拾遗子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以前吕蒙正住在破窑洞里的时候,穷得饭都吃不饱,可他从来不羡慕别人有钱。他知道,有钱没钱不是一直不变的,今天的有钱人,说不定明天就穷了;今天的穷人,以后也可能变富。他在《寒窑赋》里写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穷人问:“那我们穷人咋才能过上好日子呢?”拾遗子说:“第一,别因为穷就抱怨,要像吕蒙正一样,就算日子苦,也要守住自己的品德和志向;第二,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本事,等着机会来。就像蛟龙,没遇上好时候,只能在小鱼小虾中间待着,可一旦风云来了,就能一飞冲天。有钱人要是乱花钱,不懂得珍惜,也会变穷;穷人要是肯努力,早晚会改变命运。”

穷人眼睛一亮:“先生是说,穷富不是注定的,全看自己咋做?”拾遗子点点头:“对!别光盯着眼前的穷富,保持积极的心态最重要。只要肯下功夫,以后肯定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穷人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要努力改变。

七、机遇章

拾遗子到了元代的一个驿站,看见一个官吏急得在那儿走来走去。一打听才知道,他因为错过了一个升职的好机会,正懊恼着呢。拾遗子说:“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机会这东西,不是想有就有的,关键是得提前做好准备。”

官吏说:“先生您不知道,那个机会太难得了,错过了可能这辈子都没了!”拾遗子笑了:“吕蒙正在《寒窑赋》里写过‘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这里说的‘运’,就是机会。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是吕蒙正平时不努力读书,就算机会来了,他也抓不住。”

官吏问:“那我咋才能抓住机会呢?”拾遗子说:“第一,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本事抓住机会;第二,多留意身边的事儿,说不定机会就在眼前。就像吕蒙正,在破窑洞里一直努力学习,等科举考试的机会来了,一下子就成功了。这次机会错过了,别灰心,只要接着努力,下一个机会很快就会来。”

官吏听了,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先生说得对!我得从这次吸取教训,好好提升自己,等着下一次机会。”拾遗子点点头:“没错!人生路上机会多着呢,只要准备好了,肯定能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个。”

八、屈伸章

拾遗子在明代,遇见一个秀才因为被人误会,整天愁眉苦脸的。秀才说:“我一心想做好事,可别人却冤枉我,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想跟他们理论清楚!”拾遗子摇摇头:“男子汉大丈夫,得能屈能伸,何必为了一时的误会就冲动呢?”

秀才不理解:“难道就这么忍气吞声?”拾遗子说:“吕蒙正当年在朝廷里,也被坏人排挤过,可他没急着跟人吵架,而是先忍着,等合适的时机再说话。他在《寒窑赋》里写‘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这不是胆小,而是聪明。”

秀才问:“那啥时候该忍,啥时候该站出来呢?”拾遗子说:“当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先低调点,攒够力量;等时机成熟了,再把自己的本事拿出来。就像竹子,大风大雨来了会弯一弯,但不会断,等风雨过了,还是直直地立着。你现在被人误会,要是急着辩解,说不定会惹来更多麻烦。不如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

秀才恍然大悟:“先生说得太对了!我以后就放平心态,等着合适的时机再解释。”拾遗子笑着说:“这就对了!能屈能伸才是大本事,学会这个,以后才能干成大事!”

九、得失章

拾遗子在清代的茶楼里,听见两个商人在那儿争论赚钱赔钱的事儿。一个商人得意洋洋地说:“我做生意有本事,当然赚钱了,这都是我该得的!”另一个商人却垂头丧气:“我运气太差,这次又赔本了。”拾遗子走过去说:“赚多赚少、赔多赔少,都有定数,别太放在心上。”

两个商人一起问:“那我们该咋看待赚钱和赔钱呢?”拾遗子说:“吕蒙正在《寒窑赋》里写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赚钱赔钱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赚了钱,别骄傲,得想着以后可能会遇到困难;赔了钱,也别灰心,好好想想哪儿出了问题。就像吕蒙正,当年在破窑洞里,虽然日子苦,没了舒服的生活,却有了专心读书的机会,最后才有了大成就。所以啊,别只看眼前的得失,把眼光放长远些。”

两个商人听了,都不说话了,低头琢磨起来。刚才还得意的商人不再炫耀,赔了钱的商人也没那么沮丧了。他们都明白了,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都只是暂时的,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得到的时候不骄傲,失去的时候不气馁。

十、生死章

拾遗子到了北洋军阀混战的时候,在一个战火纷飞的村子里,看见一位老人正在为死去的亲人痛哭。拾遗子过去安慰他,老人哭着说:“这仗打个没完没了,说没就没了,活着还有啥意思啊?”

拾遗子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躲不过。虽然吕蒙正在《寒窑赋》里没专门说生死的事儿,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就算日子过得再难,也一直积极向上,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老人问:“那活着到底为了啥呢?”拾遗子说:“活着就是要把日子过好,就算日子再苦,也要守住自己的良心和信念。就像吕蒙正,在破窑洞里还坚持读书,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生死不由人,但我们能在活着的时候,多做些有意义的事儿,让自己的人生不留下遗憾。”

老人擦了擦眼泪:“先生是说,哪怕天天打仗,日子过得艰难,我们也得坚强地活着,做些有用的事儿?”拾遗子点点头:“对!生命只有一次,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要珍惜活着的机会,好好对待身边的人,多为社会、为别人做点好事。这样,就算哪天离开了,也能问心无愧。”老人听了,渐渐平静下来,眼里又有了对生活的希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