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命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万事不可强求也。
拾遗子在当涂县游玩,看着长江水浩浩荡荡,浪花不停地拍打着岸边。有个弟子好奇地问他:“听说诗仙李白在这儿划船赏月,喝醉后想捞水里的月亮,结果掉进江里淹死了,这是真的吗?”
拾遗子叹了口气说:“这世上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李白才华那么高,写的诗连风雨都能惊动,鬼神读了都要掉眼泪。他一辈子背着剑到处闯荡,活得潇潇洒洒,谁能想到最后是这么个结局?”
弟子又问:“李白一直被大家当成诗仙,是不是老天爷嫉妒他有才华,才把他的命收走了?”拾遗子摇摇头解释:“不是老天爷嫉妒他,这都是自然的安排。一年有四季变化,世间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人活在天地之间,就像大海里的一粒小沙子。李白当时喝醉了,看着月亮太美,一时入迷,想也没想就跳进江里。这不是老天爷非要他的命,是他太痴迷,再加上命运的捉弄罢了。”
“以前大家都觉得,像李白这么有本事的人,肯定能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最后安安稳稳地老去。可命运哪有那么简单?”拾遗子接着说,“你看这天上下雨打雷、冬天夏天交替,什么时候跟人商量过?人就算再聪明,能盖高楼、修大桥,可还是逃不过老天爷的安排。就像花开花落、草长草枯,都是自然规律。李白的死,在老天爷眼里不过是一件小事,但也让我们明白,谁都逃不过命运的无常。”弟子听了,心里琢磨着这些话,默默记了下来。
二、祈雨章
在夏商周的时候,老天爷一直不下雨,好几个月过去了,地里的庄稼都干枯了,老百姓日子过得特别艰难。商汤王听说后,急得不行,赶紧带着大臣们到桑树林里求雨。正好拾遗子路过,看见商汤王光着头、光着脚,跪在大太阳底下,样子特别虔诚。
有个大臣劝商汤王:“大王您是天子,何必这么折腾自己呢?不下雨是老天爷的意思,人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啊。”商汤王难过地说:“老百姓因为没雨遭了这么多罪,要是我不试试求雨,心里怎么能过得去?”
拾遗子走上前对商汤王说:“大王这份爱护百姓的心,老天爷肯定能看到。不过下不下雨这事儿,不是我们求一求就能决定的。”商汤王疑惑地问:“先生这么说,难道求雨没用吗?”拾遗子回答:“求雨能表达我们的诚心,但老天爷有自己的想法。以前尧帝的时候,洪水特别大,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都没成功;后来他儿子禹接着干,改变方法,把洪水疏通开,才把水患解决了。遇到灾害,我们得尽力去做该做的事,也要顺应老天爷的安排。现在大王求雨,就是在尽力,但雨什么时候下,还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这天地之间,干旱和水灾本来就说不准什么时候来。”拾遗子又接着说,“我们能做的,是在没下雨的时候多修水渠,发大水的时候把河道疏通好,不能只靠求老天爷。大王您应该带着老百姓把水利工程修好,这样以后就算再遇到灾害,也有准备。”商汤王听了恍然大悟,一边继续诚心求雨,一边安排百姓挖渠引水。没过多久,真的下起了大雨,老百姓高兴坏了。可拾遗子心里清楚,这雨能下,说到底还是老天爷的安排,不是人强求就能来的。
三、刺秦章
战国快结束的时候,燕国的太子丹找荆轲帮忙,让他去刺杀秦王。拾遗子在燕国,看到荆轲每天都在认真练剑,脸上的表情特别严肃。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经常和他一起,一边敲着筑这种乐器,一边唱着悲壮的歌。
有一天,拾遗子碰见荆轲,就问他:“你要去刺杀秦王,知道这一去很可能有去无回吗?”荆轲说:“太子对我特别好,这份恩情我必须报答。再说秦王太残暴了,天下人被他害得这么惨,如果能把他杀了,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拾遗子叹了口气说:“你这份勇气让人佩服,可有些事儿不是人能决定的,秦王的命数,不是你能改变的。”
荆轲不理解,问:“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我已经把所有准备都做好了,肯定能成功!”拾遗子说:“以前有个叫豫让的人,为了给智伯报仇,把自己的皮肤弄花,还吞炭把嗓子弄哑,两次去刺杀赵襄子,最后都没成功。有些事儿看着准备好了,但老天爷不按你的想法来。要是秦王命不该绝,你就算有再大的本事,又能怎么样呢?”
“这世上的一切,都有它注定的轨迹。”拾遗子接着说,“秦国越来越强大,这是老天爷的安排,不是一个人能阻止的。你这次去,要是成功了,是天下人的福气;要是失败了,也别太遗憾。你得明白,有些事儿是老天爷在背后掌控,人再努力也强求不来。”虽然听了拾遗子的话,荆轲还是决定去刺杀秦王。后来,荆轲刺杀失败,被秦王杀了。拾遗子听说后,感慨地说:“老天爷的安排没法违背,命运真是喜欢捉弄人啊!”
四、地动章
东汉的时候,有个叫张衡的人发明了地动仪,据说能提前知道哪里会发生地震。拾遗子到洛阳,看见张衡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地动仪,观察它的变化。
有个弟子就问拾遗子:“先生,张衡发明的这个东西能预测地震,是不是就能让大家躲开地震的灾难了?”拾遗子说:“地动仪能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发明,但它没办法让人完全躲开地震。老天爷要让地震发生,什么时候震、震得多厉害,不是一个仪器就能完全算出来的。”
正说着,地动仪的龙头突然吐出一颗珠子,指向西边。张衡说:“西边肯定有地震发生了。”没过多久,陇西就传来消息,说那里发生了强烈地震,好多房子都倒塌了,老百姓死伤了不少。弟子又说:“先生,这地动仪真灵啊!要是提前知道地震,老百姓是不是就能提前躲起来了?”
拾遗子回答:“提前知道地震方向,老百姓确实能做些准备,但地震的威力太大了,不是人想躲就能躲开的。以前周幽王的时候,三条河的地方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父就说:‘周朝要亡了。’天地之间的变化有它的规律,但规律也有意外的时候。地震是老天爷在‘变脸’,我们能做的,是平时把房子建得结实些,教老百姓怎么预防地震,不能只靠地动仪,自己却不做准备。”
“老天爷的安排谁也说不准。”拾遗子又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虽然能提前发现地震的苗头,可没办法阻止地震发生。人活在天地间,得敬畏老天爷,顺着老天爷的安排,提前做好应对的办法,别想着能完全战胜老天爷。”弟子听了,连连点头。
五、论天章
东汉有个叫王充的人,写了一本叫《论衡》的书,专门讨论天和地的事儿,提出了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拾遗子去拜访王充,看到他家里点着蜡烛,桌子上堆满了竹简,正专心看书。
王充见到拾遗子就说:“现在大家都说老天爷有自己的想法,能给人降福或者降祸,可我觉得老天爷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什么想法和感情。”拾遗子说:“你这个观点很有见解,但老天爷虽然是自然的,它的变化谁也说不准,人还是得敬畏它。”
王充不明白,问:“先生为什么这么说?要是老天爷是自然的,那为什么会有刮风下雨、打雷闪电,还有冬天夏天、干旱水灾这些变化呢?”拾遗子解释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万物有生长、收藏的规律,这是老天爷定下的规矩。可就算有规矩,也会有意外。比如说大夏天热得要命,突然就下一场大雨;大冬天冷得不行,有时候又突然暖和起来。这些变化都是老天爷临时‘变卦’,不是固定的规律能完全管得住的。”
“大家说老天爷没有想法,可他们不知道,自然的力量比人厉害太多了。”拾遗子接着说,“以前大禹治水,顺着水的性子引导水流,才把水治好;夏桀和商纣不按自然规律做事,最后国家都灭亡了。人得顺着老天爷的安排生活,但也不能忘了老天爷随时可能‘搞事情’。王充啊,你研究老天爷的道理研究得很明白,但也得知道老天爷的变化没个准头,人在老天爷面前,还是得老老实实、心存敬畏。”王充听了,想了好久,说:“先生这番话,让我一下子想通了很多事儿!”
六、广陵章
魏晋时期,嵇康特别擅长弹奏《广陵散》这首曲子,名气大得不得了。拾遗子在洛阳,听说嵇康经常和阮籍、山涛这些人一起,在竹林里喝酒唱歌,不受世俗规矩的约束,过得特别自在。
后来嵇康因为得罪了钟会,被司马昭关进了监狱,马上就要被砍头。拾遗子去监狱看他,嵇康看起来特别平静,还说:“以前袁孝尼想学《广陵散》,我一直没教他,等我死了,这首曲子就要失传了!”拾遗子感叹道:“你这么有才华,世上难找,可为什么命运这么坎坷,老天爷怎么就这么对你呢?”
嵇康说:“我这个人天性散漫,受不了那些规矩束缚,现在遭了这样的祸事,我早就想到了。”拾遗子却不同意:“不是这么回事。这世上的福气和灾祸,哪有什么固定的道理。以前伯夷和叔齐那么清正廉洁,最后却饿死在首阳山;盗跖做了那么多坏事,反而能平平安安地活到最后。这都是老天爷在开玩笑,不是做善事就一定有好报,做坏事就一定有恶报。”
“你弹的《广陵散》,那曲子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人间该有的。”拾遗子又说,“等你走了,这首曲子也就没了,这也是老天爷的安排。不过这世上人才多得是,以后肯定有人能接着你的志向走下去。你放宽心,这都是自然的道理。”嵇康笑着说:“听先生这么一说,我心里一下子就没那么难受了。”等到嵇康在东市被砍头那天,三千多个太学生请求拜他为师,司马昭没答应。嵇康看看太阳的影子,拿起琴弹了起来,说:“以前袁孝尼想跟我学《广陵散》,我每次都舍不得教,从今天起,《广陵散》就失传了!”这一年,嵇康四十岁。天下人听说后,没有不觉得可惜的。
七、取经章
唐朝贞观年间,玄奘决定去西天取经,一路上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拾遗子在长安,看着玄奘向唐太宗告别,只带着一匹马和一个仆人,就踏上了西行的路。
有人笑话他:“西域那么远,一路上全是危险,玄奘这一去,十有八九回不来了,何必自讨苦吃呢?”拾遗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玄奘为了学到真正的佛法,不怕这些困难,这份勇气太让人佩服了。不过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
玄奘在西行的路上,穿过大沙漠的时候,遇到大风沙,连方向都找不到了,装水的袋子也破了,差点渴死。翻雪山的时候,寒风刺骨,手脚都冻僵了,幸好被别的僧人救了下来。拾遗子在路上偶然碰到玄奘,看他穿得破破烂烂,人也瘦得不成样子,就问他:“你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不害怕吗?”
玄奘坚定地说:“为了学到佛法,就算死了也值得!”拾遗子说:“这天地之间,到处都是艰难险阻,不是人想躲就能躲开的。以前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抓去关了十年;班超投笔从戎,在西域待了三十一年。老天爷用这些困难来考验人的心。你得坚强,顺着老天爷的安排,既然来了,就安下心,尽力去做,结果就看老天爷的了。”玄奘听了,向拾遗子拜谢,然后继续往西走。后来玄奘成功取到经书回到长安,翻译了很多佛经,让佛法发扬光大。但拾遗子知道,玄奘能成功,一方面是他自己努力,另一方面也是老天爷在暗中帮忙。
八、贬谪章
北宋的苏轼才华出众,可总是被贬官,去了很多偏远的地方。拾遗子在黄州,看见苏轼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田地里干活,看起来还挺开心。
苏轼看到拾遗子,笑着说:“先生,我现在被贬到这儿,天天种地,和打鱼砍柴的人混在一起,这老天爷可真会捉弄人!”拾遗子说:“你虽然被贬了,但在这儿能领悟到天地的道理,说不定是件好事呢。”
苏轼好奇地问:“怎么能是好事呢?”拾遗子说:“以前屈原被贬,写出了《离骚》;贾谊被贬,写下了《过秦论》。被贬的经历,是老天爷在考验人的心。这世上的升官、发财、落魄、失意,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样子。你看看黄州的山水、赤壁的明月、江上的清风,这些都是老天爷送给你的礼物。你别总想着以前的事儿,好好享受现在,说不定能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
“这老天爷变脸比翻书还快,人的祸福说变就变。”拾遗子又说,“你以前在朝廷里当大官,现在成了普通老百姓,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但不管在哪儿,只要心里看得开,总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你就像黄州的竹子,虽然经历了风吹雨打,可还是那么挺拔,以后肯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苏轼听了,一下子想通了,后来就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一直流传到现在。
九、游历章
明朝万历年间,徐霞客决定出门游历,去看遍天下的名山大川。拾遗子在江阴,看见徐霞客背着行李,和家人告别,眼睛里全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徐霞客的母亲担心地说:“孩子,外面到处都是危险,你一定要小心啊!”徐霞客说:“娘,我就喜欢山水,这次出去肯定能有不少收获!”拾遗子对徐母说:“老夫人别太担心,您儿子和老天爷有缘,老天爷会保佑他的。”
徐霞客在游历的路上,爬过陡峭的悬崖,蹚过危险的河滩,遇到过强盗,还生过病,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拾遗子在黄山遇到他,看他衣服破破烂烂,脸上还有伤,就问:“你都经历这么多苦了,有没有后悔过?”徐霞客说:“能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就算死了也不后悔!”
拾遗子说:“这天地这么大,大自然的奇妙,不出门根本想象不到。可老天爷的安排谁也说不准,你遇到强盗、生病,这些都是老天爷给你出的难题。在外面游历,既要欣赏风景,也要小心应对危险。你看黄山的松树,长在石头缝里,风吹雨打都不怕,还是那么挺拔。你也要像这松树一样,坚强地面对老天爷给你的考验。”徐霞客听了,点点头,继续他的游历之旅。后来徐霞客写下了《徐霞客游记》,成了千古流传的奇书。拾遗子感叹道:“老天爷虽然爱捉弄人,但有时候也能成就有本事的人啊!”
十、筑路章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詹天佑负责修建京张铁路,这一路上困难重重。拾遗子在张家口,看见詹天佑穿着工作服,亲自在野外测量线路,还经常和工人们一起干活。
有外国工程师嘲笑他:“中国人自己修铁路?简直是做梦,肯定修不成!”詹天佑说:“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铁路,说什么也要修起来,让大家都有信心!”拾遗子对詹天佑说:“你这份决心让人佩服,可修铁路这事儿太难了,有些困难是你想不到的。”
詹天佑说:“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已经做好了计划,肯定能把困难解决掉!”拾遗子说:“挖隧道、架桥梁,这些靠人的本事还能做到。可天气突然变化、山体滑坡这些事儿,是老天爷在‘捣乱’,人很难提前防备。以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顺着水的性子修,最后才成功。你修铁路也要顺着自然的规律,根据不同的地方想不同的办法,还要提前做好应对意外的准备。”
詹天佑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修铁路的时候,既用了先进的技术,又考虑到自然条件。遇到山体滑坡、洪水冲毁路基这些问题,他就带着工人重新想办法,调整方案。最后,京张铁路顺利修好了。拾遗子看到后,感慨地说:“人再厉害,和老天爷比起来还是差得远。想做成事儿,既要自己努力,也要顺着老天爷的安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