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亡章
没有常盛之国,也没有不败之家,一切都是暂时寄居的。
拾遗子四处游历,走到洛阳城旧址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感慨不已。曾经气派的皇宫,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院子里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哪里还有一点当年繁华都城的样子。同行的弟子看着这破败景象,忍不住问道:“老师,周朝统治天下整整八百年,以前那么风光,怎么会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拾遗子慢慢说道:“你看这世间万物,春天草木发芽,秋天就会枯萎;夏天炎热,冬天就会寒冷,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周朝刚建立的时候,周武王勤奋做事,关心老百姓,诸侯们都愿意听他的,老百姓也愿意跟着他,这是因为他做的事合大家心意。可后来的皇帝呢?有的整天只顾着吃喝玩乐,根本不管老百姓过得好不好;有的脑子糊涂,听小人的坏话,把国家弄得一团糟。时间久了,老百姓不再信任他们,诸侯们也不再听他们指挥了。”
弟子又问:“难道一个朝代能不能长久,全看老百姓支不支持吗?”拾遗子点头说:“就是这个道理。老百姓就像江河里的水,皇帝就像水面上的船。水能把船托起来往前走,也能把船掀翻。周朝虽然存在了八百年,但到后来皇帝不得人心,就像船开到没有水的地方,根本走不动了。所以,诸侯们都想自己当老大,周朝的天下就慢慢被别人抢走了。”
弟子接着问:“这么说,没有哪个朝代能永远存在?”拾遗子回答:“没错,皇帝不会一直是同一家人当。这天下从来不是某一个家族私有的,是属于所有人的。当一个朝代的皇帝让老百姓过苦日子,自然就会有人站出来,把他赶下台,建立新的朝代。周朝是这样,以后的朝代也是这样。皇帝只有真心为老百姓考虑,好好治理国家,朝代才能多维持几年。但就算再努力,也逃不过改朝换代的命运,这是老天爷定下的规矩,谁也改变不了。”弟子听了,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
二、商兴章
夏朝最后一个皇帝夏桀在位时,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日子过得特别苦。这时候,拾遗子来到了商部落,看到商汤正在到处招纳有本事的人,准备带兵去讨伐夏桀。商汤早就听说拾遗子很有学问,就亲自去拜访他,想听听他的建议。
商汤问:“现在夏桀太残暴了,老百姓被他害得好惨,我想顺应天意,带兵去打他,您觉得行不行?”拾遗子说:“夏桀当皇帝,只知道自己享受,又是盖豪华宫殿,又是强迫老百姓干苦活,弄得大家没饭吃没衣穿。这样的皇帝,早就该被换掉了。什么是天意?老百姓想要什么,那就是天意。你要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顺应天意。”
商汤又有点担心:“可夏桀毕竟是天下公认的皇帝,我去打他,别人会不会说我是造反?”拾遗子笑着说:“天下不是夏桀一个人的,是全天下老百姓的。要是皇帝不做好事,只知道欺负人,那大家就有权利把他赶下台。以前大禹治水,帮老百姓解决了大麻烦,所以老百姓才愿意支持他的后代当皇帝。现在夏桀这么坏,你带兵去讨伐他,是替天行道,怎么能算造反呢?”
商汤听了这话,一下子有了信心,说:“您说得太对了!我一定带着大家,把夏桀打倒,建立一个让老百姓能安心过日子的国家。”后来,商汤真的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朝。拾遗子说的这些道理,也在老百姓中间传开了,大家都明白,皇帝不好好当,就会有人来把他换掉。
三、周兴章
商朝末年,纣王当上皇帝后,干了很多坏事。他把忠臣比干的心挖出来,逼得箕子装疯卖傻,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一天,拾遗子在渭水河边,遇到了正在钓鱼的姜子牙。两人聊得很投机,姜子牙就向拾遗子请教,以后天下会变成什么样。
拾遗子说:“纣王这么残忍,商朝马上就要完蛋了。你看西边的周国,姬昌当首领,他对老百姓好,对有本事的人也很尊重,很多有才能的人都去投靠他。这就是老天爷在暗示,以后天下是周国的。皇帝不会一直姓一个姓,商朝的江山,很快就要换人了。”
姜子牙问:“您怎么知道周国能取代商朝呢?”拾遗子解释说:“你看周国,鼓励大家种地,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对待百姓宽厚,大家都愿意为国家出力。再看看商朝,纣王只顾自己开心,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长久?一个朝代能不能延续下去,关键看皇帝能不能得到老百姓支持。得到支持就能坐稳天下,失去支持就会垮台,这是永远不会变的道理。”
后来,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带着军队去攻打纣王。在牧野那场大战中,商朝军队大败,纣王自杀,周朝建立起来。拾遗子说的这些话,又一次被证明是对的,大家也更加相信,天下不会永远属于某一家人,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能当皇帝。
四、晋分章
春秋时期,晋国是个超级大国,在中原地区称霸。但到了后期,晋国的大权被韩、赵、魏三个大家族掌握了。拾遗子来到晋国,见到了赵家的家主赵襄子。
赵襄子问拾遗子:“现在晋国的国君就是个摆设,我们三家掌握着实际权力,有人说我们这是背叛国君,您怎么看?”拾遗子说:“晋国的国君,这几年昏昏庸庸,国家被他弄得一团乱,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你们三家呢,努力把自己的地盘治理好,让封地的老百姓能安稳生活,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赵襄子又说:“可我们毕竟是晋国的臣子,这样做是不是不太符合君臣的规矩?”拾遗子说:“君臣之间的规矩,说到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是国君没本事,还让老百姓受苦,臣子有能力让大家过上好生活,为什么不能取代他呢?以前商汤赶走夏桀,周武王推翻商朝,都是因为他们能让老百姓满意。现在晋国的情况也是这样,国君不行,你们三家有本事、得民心,当然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皇帝轮流当,有能力的人就该上位。”
后来,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天子的正式承认,成为独立的诸侯,晋国被分成了三个国家,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拾遗子的话让大家明白,当国家混乱、国君无能的时候,有能力的人站出来,取代旧的统治者,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五、汉兴章
秦朝末年,朝廷太残暴,老百姓受不了了。陈胜、吴广带头起义,各地的英雄好汉也纷纷响应。拾遗子在沛县遇到了刘邦,那时候刘邦还只是个小小的亭长,但他心里一直想着干一番大事业。
刘邦向拾遗子请教:“现在秦朝对老百姓太狠了,大家都恨透了,我想带着人反抗秦朝,您觉得我能成功吗?”拾遗子说:“秦朝统一六国后,没让老百姓休息一下,反而制定严厉的法律,还强迫大家去修宫殿、建长城,老百姓被折磨得不行。这样的朝廷,早就该被推翻了。你虽然出身普通,但为人豪爽,还会用人,只要能让老百姓支持你,肯定能干成大事。”
刘邦又有点不自信:“可是天下有本事的人太多了,项羽力气大、军队强,我怎么比得上他?”拾遗子说:“项羽虽然厉害,但他太残忍,每到一个地方就烧杀抢夺,老百姓又害怕又讨厌他。你就不一样,你和老百姓约法三章,不允许士兵欺负人,大家都愿意跟着你。能不能得天下,关键看能不能得到老百姓的心。皇帝不会一直是同一家人,秦朝的天下长不了,接下来就看谁能赢得民心了。你只要坚持自己的做法,让老百姓信任你,就有机会当皇帝。”
刘邦听了这番话,一下子有了信心。后来,他真的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成了汉高祖。拾遗子的话让刘邦明白,想要成就大业,就得让老百姓满意,也让天下人知道,不管出身如何,只要得民心,就能当皇帝。
六、新朝章
西汉末年,王莽出身于有权有势的外戚家族,慢慢地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拾遗子来到长安,见到了王莽。那时候的王莽,表面上看起来特别谦虚,对有学问的人很尊敬,老百姓和大臣们都觉得他是个好人。
王莽向拾遗子请教怎么治理国家,拾遗子说:“现在汉朝越来越衰落,小皇帝年纪小,外戚们争权夺利,老百姓日子过得艰难。你要是想做出一番成绩,就得顺着老百姓的心意,多做好事。”王莽说:“我一直想学习古代圣贤,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让天下重新太平,您觉得我这么做对吗?”
拾遗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虽然好,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能直接照搬。你得根据现在的情况,制定适合老百姓的政策。比如少收点税,让大家能喘口气;选拔有本事的人当官,把国家治理好。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一直支持你。”
后来,王莽推翻汉朝,建立了新朝。但他的改革不切实际,反而让老百姓的日子更难过,没多久天下就乱了起来,新朝很快就灭亡了。拾遗子感叹道:“王莽虽然知道朝代会更替,但他没真正为老百姓考虑,政策也不符合实际,所以才会失败。想取代旧朝代,光有想法不行,还得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办法。”
七、魏兴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军阀你争我夺。拾遗子在许昌见到了曹操,那时候曹操已经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借着皇帝的名义指挥各地诸侯。
曹操问拾遗子:“如今天下乱糟糟的,汉朝已经没什么力量了,我想平定天下,您有什么好主意?”拾遗子说:“汉朝统治了四百多年,现在气数快尽了。你想统一天下,得做到两件事:第一,让老百姓支持你;第二,重用有本事的人。”
曹操问:“怎么才能让老百姓支持我呢?”拾遗子说:“现在老百姓被战争害苦了,就盼着能安稳过日子。你应该少收税,鼓励大家种地,让大家有饭吃、有衣服穿。还要管好军队,不许士兵欺负老百姓,这样老百姓才会拥护你。”
曹操又问:“那重用有本事的人该怎么做?”拾遗子说:“不管一个人出身是穷是富,只要有才能,你就应该用他。你看袁绍,虽然军队多,但他只相信自己的亲戚朋友,有本事的人在他那里发挥不了作用,所以他早晚会失败。你要是能把天下有本事的人都招来,让他们帮你,统一天下就有希望了。”
曹操听了拾遗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后来,他打败了袁绍等军阀,统一了北方,为曹魏政权打下了基础。拾遗子的话让曹操明白,在乱世中想要成功,就得得到老百姓支持,重用有才能的人,这样才能实现改朝换代的目标。
八、隋兴章
南北朝时期,天下分裂成好几个国家,战争不断。拾遗子在北周见到了杨坚,那时候杨坚已经掌握了北周的大权,正打算统一天下。
杨坚向拾遗子请教:“现在国家分裂,老百姓都盼着能统一,我想结束战乱,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该怎么做呢?”拾遗子说:“大家都希望国家统一,这是民心所向,你顺着民心就能办成大事。首先,要把军队训练好,提高战斗力;其次,发展经济,让国家富起来;最后,制定好政策,让统一后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杨坚又问:“南朝的陈朝靠着长江天险,防守很严密,我该怎么攻打他们?”拾遗子说:“陈朝的皇帝昏庸无道,朝廷里也很腐败,老百姓早就对他们不满意了。你可以想办法让陈朝的老百姓和官员支持你,同时训练水军,做好渡江作战的准备。只要师出有名,得到老百姓支持,一定能打败陈朝。”
后来,杨坚建立隋朝,灭掉陈朝,统一了全国。拾遗子的话让杨坚明白,统一天下是顺应民心的事,而想要国家长久,就得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隋朝的统治才能稳固。
九、梁兴章
唐朝末年,各地藩镇拥兵自重,战乱不停。拾遗子在汴州见到了朱温,那时候朱温已经是势力强大的节度使。
朱温问拾遗子:“如今天下大乱,唐朝名存实亡,我想自己当皇帝,您觉得能行吗?”拾遗子说:“唐朝后期,太监乱政,藩镇割据,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你要是能结束战乱,让大家过上安稳日子,取代唐朝是顺应民心的事。但你要记住,当了皇帝后,一定要对老百姓好,不能像唐朝后期的皇帝那样残暴。”
朱温有点担心:“我出身不好,是靠打仗起家的,怕天下人不服我。”拾遗子说:“大家服不服你,不看出身,只看你有没有本事、有没有德行。你要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把国家治理好,大家自然会支持你。皇帝不会一直是同一家人,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坐上皇位。”
后来,朱温废掉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建立了后梁,开启了五代十国时期。拾遗子的话让朱温明白,出身不重要,关键是要得到老百姓支持,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但朱温后来变得很残暴,后梁没多久就灭亡了,这也说明,就算建立了新朝代,不好好治理国家,还是会被别人取代。
十、民国章
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老百姓生活艰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抢走,他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各地军阀为了争权夺利,天天打仗,天下一片混乱。
拾遗子在天津遇到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年轻人问:“先生,现在国家这么乱,军阀打来打去,老百姓没一天安宁日子,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拾遗子说:“从古代到现在,朝代一直在变,就是因为旧的统治者让老百姓失望了,就会有新的力量站出来。现在的北洋军阀,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管老百姓死活,早晚会被推翻。”
年轻人又问:“那谁能把他们赶走呢?”拾遗子说:“谁能得到老百姓的心,谁就能当统治者。只要有一股力量,真心为老百姓考虑,带着大家把军阀打倒,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的国家,老百姓就会支持他,他就能成为新的领导者。皇帝不会一直是同一家人,这是历史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你是个有志向的年轻人,应该多学习,团结和你一样有理想的人,一起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
年轻人听了拾遗子的话,深受鼓舞,决定投身革命。经过多年努力,北洋军阀政府最终被推翻,中国迎来了新的时代。拾遗子的话再次证明,不管在哪个时代,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朝代的更替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