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判章
拾遗子与弟子论及因果错乱,首举猪八戒错投猪胎事。
他说,唐朝贞观年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本应投生为人,却误落猪圈,成了猪头人身的怪物。
弟子疑惑道:“天蓬元帅调戏仙女是恶行,被贬下凡已是报应,为何还要错投猪胎?”
拾遗子叹道:“当年负责投胎的鬼差醉酒失职,把‘人籍’写成‘猪籍’,才导致此错。你看那人间的衙门,有时判案也会弄错,何况阴司?”
“后来猪八戒随唐僧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积了不少善果。如来佛祖曾说:‘你本应受罚为人,却因错投猪胎多受一份苦,这是阴司之过。’最终封他为‘净坛使者’,算是补了这份错。”
拾遗子顿了顿又道:“错判就像下棋走错一步,虽然后面能补救,却多了许多波折。但行好事的人,哪怕暂时遇错,终究会有善果。”
二、漏报章
拾遗子行至洛阳,见一恶霸寿终正寝,便讲起西汉故事。
汉武帝时,洛阳有个恶霸叫李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活到八十岁,无病而终。
百姓们议论纷纷:“这样的恶人,为何没遭报应?”拾遗子却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原来李通死后,灵魂被打入地狱“慢报狱”,阎王爷拍案道:“你在人间活了八十载,享尽荣华,却让百姓受了八十载苦。如今罚你在地狱受八百年苦,一日抵一年!”
李通在地狱被铁针刺眼、铜水灌喉,每到夜深人静,就能听见人间百姓的哭声,如同当年他作恶时的声音。
拾遗子对百姓说:“善恶报应就像秋天的庄稼,有的早收,有的晚收,但不会一颗都不收。你看那树上的虫,吃树叶时很快活,等啄木鸟来的时候,躲都躲不及。”
三、误报章
拾遗子在杭州见一善人屡遭不幸,便讲起南宋故事。
宋孝宗年间,杭州有个善人叫王义,每天施粥救饥民,却接连遭遇儿子病逝、店铺起火。
王义对拾遗子哭道:“我一生行善,为何报应如此不公?”
拾遗子叹道:“你可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年你儿子病重时,曾有个道士说他‘寿数已尽,是你行善积德,才多留了三年’。你店铺起火后,救出的邻居里有个书生,后来考中状元,成了你的女婿。”
“更有一事你不知:你前世曾是山匪,杀过十三条人命,本该现世遭横死。因你今生行善,才将大灾化小,转为破财失亲。”
王义听完,恍然大悟:“原来报应会‘算错账’,但善恶相抵,终究公平。”
拾遗子点头道:“是的。就像那算盘,有时拨错了珠子,但最后结账时,总数不会错。”
四、迟报章
拾遗子在开封见一贪官逍遥法外,便讲起明朝故事。
明嘉靖年间,开封有个贪官叫严嵩,贪墨钱财无数,却一直官运亨通。
有个清官弹劾他:“严嵩作恶多端,为何还不遭报应?”拾遗子说:“且等十年。”
十年后,严嵩被革职抄家,儿子被砍头,自己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临终前,他爬进破庙,对着神像哭道:“我贪了一辈子,最后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拾遗子对清官说:“严嵩前世曾救过一隐士,隐士死前说‘你今生可享二十年富贵’。如今富贵享尽,报应才来。你看那熬药的罐子,火小的时候药味出得慢,火大了,苦汁全熬出来了。”
五、混报章
拾遗子在武昌见一莽夫误打误撞成了英雄,便讲起三国故事。
三国时,武昌有个莽夫叫张三,整日游手好闲。有次他喝醉了酒,跌进河里,却碰巧救起了落水的孩童。
百姓们称他为“英雄”,张三便借着名声欺压百姓。拾遗子对他说:“你误打误撞行了善,但借善名作恶,终会遭报。”
后来张三抢劫时被官兵抓获,判了死刑。临刑前他喊冤:“我曾救过人!”
监斩官骂道:“你救一人是偶然,害十人是故意,善恶岂能混为一谈?”
拾遗子叹道:“混报就像把盐和糖放进一个罐子,初尝是甜的,久了全是咸的。行善要真心,借善作恶,早晚露馅。”
六、轻报章
拾遗子在南京见一恶少只受小惩,便讲起北宋故事。
北宋年间,南京有个恶少叫李豹,打断了老人的腿,却只被官府打了二十大板。
老人的儿子不服,问拾遗子:“这样的惩罚是不是太轻了?”
拾遗子说:“李豹的父亲曾救过县官的命,所以县官从轻发落。但你看那墙上的裂缝,今天补了小缝,明天就会裂成大缝。”
果然,李豹后来变本加厉,竟杀人放火,被朝廷判了斩立决。行刑那天,他路过老人家门口,大喊:“我后悔没在挨板子时改邪归正!”
拾遗子对老人的儿子说:“轻报不是不报,是给人改错的机会。就像那春天的雷声,先响一声提醒你下雨了,你若不躲,大雨来了就躲不及了。”
七、重报章
拾遗子在济南见一女子因小错遭重罚,便讲起元朝故事。
元世祖年间,济南有个女子叫王芳,因粗心打碎了主人家的花瓶,被卖到青楼。
王芳哭着对拾遗子说:“我只是失手犯错,为何报应如此重?”
拾遗子叹息道:“你可知前世因果?你前世是富家小姐,曾打死过一个丫鬟,如今是来还这份债的。但你今生善良,以后会有转机。”
后来王芳被一位善商赎出,成了他的妻子,还生下一对龙凤胎。拾遗子说:“重报有时是前世的债,但今生行善,能减轻苦果。就像那被踩扁的草,只要根还在,来年春天又能长起来。”
八、隔报章
拾遗子在广州见一孩童生来残疾,便讲起西汉故事。
汉武帝时,广州有个商人叫赵富,为赚大钱,曾放火烧了竞争对手的粮船,导致对方全家饿死。
多年后,赵富的孙子出生就双腿残疾。赵富哭着问拾遗子:“我做的恶,为何报应在孙子身上?”
拾遗子道:“你害了别人全家,别人的冤魂自然会找你全家。但你孙子虽然残疾,却心地善良,常帮邻里做事,这是他自己积的善果。”
“就像那大树伤了根,枝叶会枯萎,但新种下的小苗,若好好照料,仍能长大。隔代报应是警示,不是定数。”
九、假报章
拾遗子在西安见一骗子装善人名利双收,便讲起唐朝故事。
唐贞观年间,西安有个骗子叫周谎,假装瞎子在街头乞讨,赚了钱财却夜夜笙歌。
他对外宣称“乞讨的钱都用来修路”,百姓们称他为“瞎眼善人”。拾遗子却对弟子说:“假的终究是假的。”
后来周谎被人识破,百姓们愤怒地砸了他的家,发现屋里堆满了金银,却连一块铺路的砖都没买。
周谎在逃跑时掉进河里,被石头撞破了头,从此真的瞎了眼。拾遗子说:“假报就像吹起来的肥皂泡,看着漂亮,风一吹就破了。用假话骗善名,最后骗的是自己的命。”
十、乱报章
拾遗子在成都见一善人家破人亡,恶人家业兴旺,便讲起春秋故事。
春秋时,成都有个善人叫伯夷,清廉正直,却因得罪权贵,被赶出家园,饿死在首阳山。
而恶人叔齐,却靠阿谀奉承当了大官,家财万贯。
弟子愤愤不平:“为何好人没好报,坏人没坏报?”
拾遗子道:“伯夷死后,百姓们建庙纪念他,他的名字流传千年;叔齐死后,子孙沦为乞丐,无人记得他。真正的报应,不在眼前,而在身后。”
“你看那流星,划过天空时很亮,却转眼就没了;恒星虽不耀眼,却永远挂在天上。善恶报应有时会乱,但长远来看,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