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子 第85章 宿命篇·戊·变毁经

作者:拾遗士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6-03 10:46:4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一、智竭章

三国年间,诸葛亮独坐营帐,望着地图眉头紧皱。他深知北伐艰难,却坚信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蜀汉将士的努力,定能兴复汉室。拾遗子听闻此事,前来拜访。

诸葛亮见拾遗子到来,拱手道:“先生此来,定有良策。如今曹魏势大,然我军上下一心,又有木牛流马之利,北伐之事,胜券在握。”

拾遗子摇头叹道:“丞相一心为国,令人敬佩。但天命难违,曹魏根基深厚,非人力可轻易撼动。”

诸葛亮不以为然:“昔日先主三顾茅庐,我受此大恩,若不北伐,何以报答?我已谋划多年,粮草、兵力皆已备齐,断无失败之理。”

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虽偶有小胜,却屡遭挫折。街亭失守、粮草不济,一次次打击接踵而至。最终,他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蜀汉失去了主心骨,逐渐走向衰落。拾遗子看着这一切,默默说道:“丞相一生努力,却难改天命,这一切,或许早已注定。”

二、商困章

唐朝年间,长安城里有个商人,名唤李富。他听闻西域有奇珍异宝,能卖得高价,便想借此大赚一笔,改变自己在商界的地位。李富四处筹集资金,准备前往西域。拾遗子得知后,找到李富。

拾遗子劝道:“李兄,西域路途遥远,艰险重重,此行怕是凶多吉少。”

李富却信心满满:“先生莫要阻拦,我已打听清楚,只要能带回那些珍宝,定能富甲一方。我不怕吃苦,也不惧风险,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李富带着商队出发了。一路上,遭遇风沙、劫匪,损失惨重。好不容易到达西域,又因语言不通、行情不熟,被当地人欺骗。回程时,所带货物不仅没卖上好价钱,还因损耗过大,血本无归。李富负债累累,不仅没能改变命运,还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拾遗子叹息道:“李富一心求变,却不知这命运,早已写好结局。”

三、匠败章

宋朝时候,东京汴梁有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叫王巧。他一心想要建造出举世闻名的建筑,让自己名垂青史。王巧四处寻找机会,终于得到了为皇宫修缮宫殿的差事。

拾遗子找到王巧,说道:“王师傅,皇宫修缮责任重大,切不可过于追求新奇,稳妥为上。”

王巧却不以为然:“先生有所不知,我有独特的设计,定能让这宫殿焕然一新。若能成功,我必将成为天下最有名的木匠。”

王巧在修缮过程中,擅自更改设计,加入了许多复杂的结构。起初,宫殿看起来十分华丽。然而,一场大雨过后,新修缮的部分出现了问题,有些结构因承重不足开始坍塌。皇帝大怒,王巧不仅失去了名声,还被治罪下狱。拾遗子感慨:“王巧想凭借技艺改变命运,却不知命运的轨迹,岂是随意能改的。”

四、将陨章

明朝末年,山海关外,有位年轻将领,名叫赵勇。他一心想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击退满清,成为一代名将。赵勇向朝廷请命,要率领大军主动出击。

拾遗子找到赵勇,劝说道:“赵将军,如今局势复杂,满清骑兵骁勇,不可轻敌冒进。”

赵勇却满怀豪情:“先生不必多虑,我已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定能杀得敌军片甲不留。我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这战局,名留青史。”

赵勇带兵出征后,中了敌军埋伏。尽管他和士兵们奋力拼杀,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全军覆没。赵勇也战死沙场。拾遗子看着北方的天空,说道:“赵将军虽有壮志,却难敌命运的安排,这一切,早已注定。”

五、农厄章

清朝道光年间,河南有个村庄,村里有个农民叫张田。他不甘心一辈子只种那几亩薄田,听说种新的作物能赚大钱,便决定尝试。张田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家的良田都用来种植新作物。

拾遗子前来劝阻:“张田,这新作物虽好,但你对它的习性不了解,贸然种植,怕是要出问题。”

张田固执地说:“先生,别人都能种成功,我为什么不能?只要我努力,肯定能有好收成,改变家里的穷日子。”

然而,新作物并不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还遭遇了虫害。一年下来,几乎颗粒无收。张田不仅没赚到钱,还赔光了家底,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拾遗子叹道:“张田一心想改命,却不知命运的安排,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

六、学困章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有个青年学子,叫周明。他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听闻国外有先进的知识,便想尽办法出国留学。周明四处借钱,终于凑够了路费和学费。

拾遗子得知后,找到周明:“如今局势动荡,出国之路充满变数,你还是慎重考虑。”

周明坚定地说:“先生,我不怕困难。只要能学到知识,回来就能报效国家,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周明踏上了出国之路,却在途中遭遇战乱和劫匪,钱财被抢,求学之路中断。他无奈返回,不仅背负了一身债务,还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周明的生活陷入了绝境。拾遗子感慨:“周明一心求变,却被命运捉弄,这一切,或许早已注定。”

七、医舛章

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座小城里,有个年轻的大夫,叫孙和。他一心想要成为名医,拯救更多的人。孙和听闻有一种罕见的病,若能研究出治疗方法,定能声名远扬。

拾遗子找到孙和,说道:“孙大夫,那病极为罕见,且凶险异常,你还是专注于常见病症,稳步提升医术为好。”

孙和却不听劝:“先生,正因为它罕见,我才要攻克它。只要我努力钻研,定能找到治疗之法,成为一代名医。”

孙和开始研究这种病,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他不小心感染了病菌,不仅没能研究出治疗方法,自己还一病不起。最终,年纪轻轻便离开了人世。拾遗子叹息道:“孙和一心求成,却不知命运难违,这一切,早已写好结局。”

八、工祸章

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工坊里,有个手艺高超的铁匠,叫吴铁。他想要打造出天下无双的兵器,让自己的名字被世人铭记。吴铁日夜钻研,尝试新的锻造方法。

拾遗子来到工坊,对吴铁说:“吴师傅,锻造兵器,经验和稳妥最为重要,不可过于冒险尝试新方法。”

吴铁自信满满:“先生,我若不尝试新方法,怎能打造出绝世兵器?只要我努力,定能成功。”

吴铁在一次尝试新锻造方法时,因操作不当,引发了火灾。整个工坊被烧毁,他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还受了重伤。吴铁再也无法锻造兵器,一生的梦想就此破灭。拾遗子感慨:“吴铁想凭借努力改变命运,却不知命运的轨迹,不是轻易能扭转的。”

九、贾舛章

汉朝年间,洛阳有个商人,叫陈商。他看到丝绸生意利润丰厚,便决定垄断洛阳的丝绸市场。陈商大量收购丝绸,囤积居奇,想要抬高价格。

拾遗子得知后,找到陈商:“陈老板,生意之道,讲究平衡,你如此垄断,怕是会出问题。”

陈商不以为然:“先生,我有足够的资金,只要我控制住货源,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改变我在商界的地位。”

然而,陈商没想到,朝廷为了稳定物价,从外地调来了大量丝绸,市场上丝绸价格暴跌。陈商囤积的丝绸不仅卖不出去,还赔了一大笔钱。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最终破产。拾遗子叹道:“陈商一心求利改命,却不知命运的安排,不是他能左右的。”

十、仕艰章

隋朝时期,有个书生,叫刘文。他一心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改变家族命运。刘文刻苦读书,终于考中了进士,进入朝廷为官。

拾遗子找到刘文,说道:“刘大人,官场复杂,行事需谨慎,不可急于求成。”

刘文却雄心勃勃:“先生,我寒窗苦读多年,如今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我定要做出一番成绩,让皇帝看到我的能力,步步高升。”

刘文在官场中,急于表现自己,得罪了不少同僚。他推行的一些政策,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遭到了百姓的反对。最终,刘文被贬官,仕途之路走到了尽头。拾遗子感慨:“刘文一心想在仕途上改命,却不知命运的轨迹,早已注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