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汽车,林松办公室。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深棕色办公桌面上切割出整齐的光影。林松盯着27寸电脑屏幕,指尖意摩挲着鼠标侧边的滚轮。
屏幕上的车型图以每秒一张的速度滚动,从燃油轿车到SUV,再到概念车,直到光标在一张标注着“小米YU7”的设计图上停顿超过十秒——他忽然挺直后背,手肘重重撑在桌面上,茶杯里的茶水晃出了几滴。
“就定YU7。”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喃喃自语。
其实他重生的时候,小米yu7并没有上市。并不清楚小米yu7上市后,销量怎么样。
数据库却陈列着YU7从底盘到车机的全尺寸设计图。更令他没有想到的,竟然还有一份增程设计图。
估计是设计团队设计了两个方案,所以才这份增程的设计。
鼠标双击打开文件夹,两个子目录赫然在目:“纯电版”与“增程版”。当增程版的动力系统图在屏幕上展开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1.5L增程器与28kWh电池的组合图旁,还附着一份生产线共通性分析报告。
“同一平台造两款车……”这是他跟叶晚、江晴晴、孙琳琳商量后的结果。
可难的是,纯电和增程方向不同,车体很难在一个平台生产。
“小米yu7”两个版本的出现,问题迎刃而解。
他抓起桌边的红色马克笔,在草稿纸上唰唰画出两条并行的生产线。
左边标着“纯电续航360km”,右边写着“增程综合续航600km”,中间用粗线框出共享的底盘架构与电机组件。笔尖重重敲击着“增程处理器”的字样:
“2011年的电池技术撑不起600公里纯电,但360公里足够城市用。”
他忽然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穿梭的燃油车,嘴角扬起笑意,“增程车加个45L油箱和1.5T增程器,续航焦虑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草稿纸上的线条逐渐复杂:
主生产线居中,左右分支出纯电模块与增程模块的组装工位。他计算着零部件共用率,忽然想起前世YU7上市前被吐槽“配置过剩”,做必要的减法,适合当下生产能力,360公里纯电 600公里增程的组合,足以在上市后掀起市场风暴。
指尖划过屏幕上YU7的渲染图,车身线条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就这么定了,”他对着屏幕低语,指腹轻轻擦过“小米YU7”的字样,“这次要让你提前十年跑上马路。”
……
华夏汽车,林松办公室。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的玻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松正对着电脑屏幕核对着生产线预算表,听见门把转动的轻响,抬头看见江晴晴抱着文件夹走进来,脚步轻快得像踩着弹簧,嘴角的笑意一看就知道有了开心事。
“林松,C轮融资评估报告出来了!”她把蓝色文件夹往桌上一放,指尖在封面上敲出轻快的节奏,“246亿!”
“真的?!”林松猛地起身,伸手接过报告。
他盯着扉页上“246亿”的黑体字,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下意识挥了挥拳头,指节擦过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比预估的200亿高出20%……这下造车的启动资金彻底稳了!”
江晴晴拉开椅子坐下,从文件夹里抽出股权结构图,指甲在纸上划出清晰的痕迹:
“天威事务所这次确实给力,没白辜负我们的信任。过两天他们专项组来江北惠川现场辅导上市,按咱们这估值,惠川那边估100亿也没问题。”
林松笑了笑,“到时候得好好招待,毕竟是你老同事,还为华夏汽车上市起了这么大作用。”
“那肯定——”江晴晴把图往前推了推,忽然压低声音,“春节前江叶投资收的2%职工股派上用场了,这次融资能释放20%以上。”她顿了顿,数着图上的百分比:“华夏科技50.27%,林叔5.38%,江叶投资15.6%……你看,咱们三家合计71.25%,拿出20%融资不影响控股权。”
林松顺着她的指尖看过去,“职工那边没意见吧?”
“意见?都乐疯了!”江晴晴笑出酒窝,“春节前按100亿的估值收的股份,每人分了两三万,好多人都拿这钱买了汽车。”她把笔帽旋开又合上,“再说职工股只能分红,除了华夏科技和江叶投资还不能转让给别人,现在能变现谁不愿意?”
江晴晴手上的计算器,数字键在光线下闪着银光。林松看着江晴晴逐条分析资金链:50亿融资、20亿账面现金、10亿贷款……80亿的数字在纸上跳动,忽然觉得喉咙有些发暖。
“本来觉得50亿够了,现在有80亿,底气更足了!”
“可不是嘛,”江晴晴把文件收拢,忽然叹了口气,“最近投行电话都打爆了,全盯着咱们的原始股。估计这50亿,一天就能被抢光。”
林松忽然伸手,轻轻握住她放在桌上的手。她的指尖还带着钢笔的凉意,掌心却很暖。“晴晴,两年前咱们刚和好的时候,哪想到会有今天。”
“其实,我也没想到……”江晴晴低头看着交握的手,“连最难的车机芯片都被琳琳搞定了,看来老天都想成全我们华夏汽车。”
“汽车是国之大器,代表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国运兴,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也会跟着沾光。”说到这里,林松的声音忽然低了些,“晴晴,昨晚我和叶晚……没做保护措施。”
“啊?”江晴晴猛地抬头,差点碰倒旁边的水杯,“晚姐不是说要三十岁再要孩子吗?”
“她说最近课题都攻关得差不多了,没必要拖。”林松摩挲着她的手背,“她虚岁二十八,明年生正好。等咱们结婚时你二十八,三十岁前要孩子不耽误。”
江晴晴盯着窗外的香樟树,叶子在风里沙沙响。想起去年上市庆功宴上,叶晚说想等技术瓶颈突破再要孩子,如今又提前了。
“晚姐对我真好!”她忽然笑了,“明年公司上市,我手头事忙完就备孕。到时候晚姐恢复了,你们正好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