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昀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样子,太上皇觉得没意思,也不逗明昀了。
“找你来,是想告诉你一声,朕有意让贾府修建一座大婚别墅,就建在他们园子内。”
太上皇说的这话让明昀一愣:“上皇,臣不是很明白。
大婚是在王府举行的,况且礼部已经定下了日子,现在修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哼!”
太上皇道:“别以为朕在深宫什么都不知道,外面有些人实在太不像话了。
必须在大婚之前修完,否则……
行了,你退下吧,安心准备观政和大婚,这件事朕会和你父皇说的。”
太上皇冷笑两声,挥挥手让明昀退下了
明昀告退,回到王府后他还在想,太上皇这一手到底是干什么?
这羚羊挂角,天外飞仙般的操作太高端,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原著里其实也有类似的环节,貌似贾元春封妃之后,宫里就允许妃子们省亲,各家也修建了省亲别墅。
贾府就集合东府西府之力,修建了大观园,然后才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之事。
难道这贾元春从皇妃变王妃,大观园还是要建起来?
在曹雪芹的笔下,大观园就如同他所写的太虚幻境一样,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不过这个世外桃源随着贾府的衰败,最终在红尘滚滚中衰败下来。
如果说书里恩准修建大观园可能是恩赏的话,那现在太上皇让贾府修建大婚别墅,明昀必须想想这背后的原因了。
结合太上皇的话,很显然大婚别墅的背后还有一番隐情。
难道是消耗勋贵们的财力?让他们主动敛财然后犯错?然后再以此为借口惩治勋贵?
但勋贵们不都是支持太上皇吗?太上皇为什么这么做?
目前信息量太少,明昀缺乏有效证据支撑,也就没法分析出什么有用的内容。
这时候明昀就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如果自己有一个懂朝局的谋士,或许能够为自己分析一番。
亦或者如同诸葛亮为刘备定制战略一样,也能为自己出谋划策,制定争位战略。
但问题是现在别说诸葛亮了,连三个臭皮匠他都找不到。
明昀回到王府后,就在书房坐了一个下午,一直在思考上述问题。
“还是几位皇兄们好啊,一出府人才就为他们准备好了,我的人才要去哪里找啊?”
明昀感叹一句,颇为无奈。
明昀正在烦恼的同时,翰林院那边也在为他的王府侍讲学士发生了一番争吵。
不过和其他几个皇子那里都抢着去的情况不一样,轮到明昀这里,大家都生怕这职位落到自己头上,因此都在推脱。
大家都是清贵的翰林词臣,就算去不了大皇子二皇子等皇子的府邸,只要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也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要是成为成王的侍讲学士,这辈子就被成王绑定了。
别看成王被太上皇赐婚,王妃还来自贾家。
但在大多数朝臣看来,贾家的支持有限,成王依然缺乏对他几位皇兄发起挑战的实力。
“怎么?都哑巴了?王汝谦,你说。”
一个翰林官员被点到名,只好愁眉苦脸的站出来推脱。
“回掌院大人,下官才疏学浅,恐怕不能胜任成王府侍讲学士一职。”
“哼!”
翰林院掌院学士桑彦霖冷笑道:“你难道不是状元出身?难道不是平日里自诩才学出众,只是无人赏识吗?
怎么?等真赏识你,反倒推脱?”
王汝谦讪笑道:“掌院大人,下官说着玩的。翰林院诸位同僚才学胜下官十倍,比下官更适合。”
其余翰林院官员怒目而视,你个老实巴交的王汝谦,这是要害我们啊!
这种情况太上皇时期的皇子开府也发生过,最终都是那翰林院内不善奉迎,迂腐古板之人被指派了过去。
但隆安帝对每个皇子的开府极为重视,前面还召见桑彦霖,让他选一名才德出众的翰林学士担任成王的侍讲学士。
皇帝都嘱咐了,桑彦霖岂敢随意糊弄?
但强行指派,这些人又会像王汝谦一样推脱,也不好办。
于是桑彦霖想了一个办法:“既然尔等都不愿意,那就推荐一个人吧!回去把名字写在纸条内,投到框里来。”
看一众官员都愣着,桑彦霖大吼道:“还不快去?”
一众官员一哄而散,回到自己桌子上匆匆写下一个名字。然后把纸叠好,把自己神圣的一票投下去。
“子和兄,你推荐何人啊?”有翰林学士还想打探一番。
王汝谦飞快的把自己的纸藏好,面上却不露声色。
“还没想好,翰林院人才济济,我看伯言兄就很合适啊!”
那打探消息的官员讪讪一笑:“子和兄想必是和我开玩笑的,谁不知道我是翰林院里最痴愚之人啊!
不过我倒是有一个人选,非常合适。”
王汝谦心中一动,笑道:“伯言兄,你先别说,伸出手来。
我写一字,看我们想的是否是同一人。”
“好。”
那官员当即伸出手来,王汝谦就在上面写下一个字。
于是两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王汝谦道:“伯言兄,此人最合适不过了。”
“子和兄说得不错,此人担任王府侍讲学士,必然会好好辅佐成王殿下。”
这种大家都不愿意去的职位,投票的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而当有一个人得罪很多翰林学士的时候,或者被很多翰林学士看不顺眼的时候,大家会一致把他推出去。
于是就当王居安刚从老师吕启祥那里回来的时候,就被掌院学士桑彦霖通知,他已经被派往成王府,担任侍讲学士。
“什么时候?”王居安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桑彦霖抚着长须道:“就在刚刚,翰林院的同僚们都公推你为侍讲学士。
时望,大家都很认可你的才华。”
王居安傻了,都知道成王府不是一个好去处,他也知道。
“掌院大人,是不是再考虑一下,下官马上……”
“你是想说你马上调任兵部是吧?”
桑彦霖打断王居安的话:“这有何关系?瑞王府上的侍讲学士前日里升了礼部左侍郎。
你去了兵部,一样可以担任王府的侍讲学士。”
王居安心想那能一样吗?人家礼部左侍郎郑必成就是五皇子的心腹。
我和七皇子素无瓜葛,这不是害我吗?
见王居安在犹豫,桑彦霖趁机加加温:“怎么?难道王大人要升官了?嫌弃侍讲学士的官位小?”
从职位上来说,从五品的侍讲学士确实很小,最起码放在朝廷大员多如牛毛的神京城来说不算什么。
但侍讲学士要看教的是哪位皇子了,隆安帝潜邸旧臣胡文斌就是隆安帝在王府时候的侍讲学士,如今已经官至内阁大学士。
如果要进行政治投机的话,挑中一个有希望的皇子,然后担任侍讲学士的职位,可助自己在官场上快速进步。
但问题是,王居安不想要这样的捷径。
别说成王有没有那个希望,就算有那个希望,王居安也只想四平八稳的升官升上去。
这就是当官常说的,做官要稳,每一步脚印都要踏实。
但桑彦霖的话让王居安不敢反驳,他只能拱手道:“既如此,下官便只有接下这个差事了!”
桑彦霖这才转怒为喜:“这就对了,恭喜王大人,从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了。”
王居安听闻,唯有苦笑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