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内阁大学士吕启祥值房内。
“所以你就这样答应了?”
面对吕启祥的问话,王居安也很无奈。
“学生不得不答应,否则朝廷还如何看我?最重要的是,圣上如何看我?”
隆安帝极为关心皇子的教育问题,如果他知道自己儿子的王府侍讲学士职位被人推三阻四,难道不会对此有意见?
吕启祥也无奈叹道:“也怪我,平时没有提醒你和翰林院同僚们打好关系。
如今这个关键时刻,人家自然推举你这个能人上位。
也罢,也罢。
你若不愿意,老夫舍了这张老脸,去皇上面前替你求个情。”
王居安连忙拦住:“师相,万万不可如此。
掌院学士已经把学生的名字报上去了,如果这时候又不去了,朝中难免会起一些闲言碎语。
值此关键时刻,师相万万不要为了我,让人有可乘之机。”
内阁首辅杨敬之已经决定在年底致仕,回家养老。内阁的排位也要动一动,当今内阁次辅荀宣如无意外,将登上内阁首辅的宝座。
而内阁出现空缺,必然要增补一到两人进入内阁。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吕启祥被人抓到错误,免不了一番波折。这个时候要以稳为主,不能做任何冒险的举动。
“唉,时运不济啊!”
吕启祥叹了口气:“罢罢罢,那日成王殿下册封大典我仔细瞧过,我看他不是一个甘于平凡之人。
你若去了,或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王居安也只能认了:“也只能如此了。”
隔天王居安的任命就下来了,而且是两道任命。第一个任命是加王居安詹事府少詹事,入兵部办事。
詹事府少詹事本来是东宫属官,但因为东宫太子不常置,所以詹事府的职位通常是官员升迁转任时候暂时的官职。
视情况而定,短则两三个月,慢则一两年,就从少詹事的职位上华丽丽的的变身为正三品的高官。
这本来是一件喜事,但紧随而来的第二道任命,就把这份喜悦冲淡了不少。
王居安被正式任命为成王府明昀的侍讲学士,听说还是翰林院同僚们公推上去的。
如果去的宁王瑞王府上担任这职位,只会是喜上加喜。但成王刚刚开府,没有母族势力的支持,实在不是一个好去处。
有不明所以的官员可能会说:“成王殿下不是也即将迎娶贾府嫡女为妻吗?怎么会说支持?”
这时候就会有老道的官员站出来说道:“你不懂,看似是成王殿下得到了贾府为臂膀。
但如果他不能收为己有,和没有也差不多。”
而成王殿下有那个本事吗?至少从多方面打探出的消息来看,成王殿下各方面条件都很中庸,估计没那个本事。
不少人都在幸灾乐祸,王居安这是把翰林院的同僚们得罪死了,所以被大家推出去挡了这灾。
但也明白人为王居安说话,认为翰林院的风气糟糕不是一天两天了,王居安看不惯上书请求改正没问题。
反倒是翰林院那帮词臣们,如此小题大做,断人前程,简直不当人子。
不过事情已成定局,旁人也只能说一句可惜了。
与此同时,在无人关注的角落,去岁科举三甲同进士出身,如今在吏部等缺的一个年轻官员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这名官员叫文思博,字子陵。其人才学出众,科举屡试屡中,曾在会试中考中第五名。
但殿试的时候,因他面上有一块狰狞的胎记,相貌丑陋,因此负责殿试的内阁学士荀宣本欲将他黜落。
但因为殿试不黜落,因此文思博从会试第七名直落三甲最后一名,可谓是从天上掉到地狱里。
对文思博来说,更为残酷的是,在吏部朝考和馆选,他均没有取得好成绩。
而取得没有好成绩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相貌丑陋。
尽管文章再好,那也没有用。
常言道,为官者当仪表堂堂,就是说当官的得有一个好样貌。
此前文思博是不相信的,他以为能凭借自己的才学得到认可,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现在他相信了,如果他有一副好样貌,此时已经当上清贵的翰林官,或者在六部和督察院做事。
哪怕是外放当一知县也行啊,总比没有的强。
何至于到现在等了一年,朝廷依然没有任何官职派下来。
文思博都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疼,背后好像有无数人在嘲笑他。家里已经几次催他回去了,但文思博还是强赖在京城。
他不甘心,不甘心就此回去。
就在文思博煎熬的时候,终于得到了一个任命,只不过这个任命同样让他有些不能接受。
他被任命为成王府的长史,成为了最没前途的王府属官。
朝廷上下书谁不知道,如今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安王桓王宁王瑞王几个皇子,成王在他四个皇兄面前根本没那个实力。
文思博本不想接受任命,想着干脆辞官回乡教书算了。
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在神京城中坚持了一年多。
此时退缩,岂是大丈夫所为?
那何不就此接受任命,安心的当自己王府官去?
况且成王殿下说不定是奇货可居,如果自己能辅佐他成就一番大业,未尝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一念至此,文思博也不拒绝任命了。
他给家里写信说自己已经担任了王府长史一职,并且请求家里资助云云,好让自己能够在神京城中维持生计。
和文思博同样倒霉的,还有刚升了把总的平原候府远房亲戚蒋子涵。
论理,他还得管平原候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喊声堂兄弟呢。
但很可惜蒋子涵和蒋子宁的关系相当陌生,借着平原候府的名头,蒋子涵也只是做了一个小武官。
但相比文思博一开始的抱怨,蒋子涵倒是爽快接受了。
在接到任命之后,蒋子涵当即就宴请了和他要好的几个兄弟一起喝酒。
这其中就有勇毅候府庶子杨铭,两人是故交好友,彼此视为知己。
“元成啊,恭喜你,此番任王府卫队长,前途远大啊!”
杨铭和蒋子涵敬杯酒,继续说道:“听说成王殿下即将迎娶荣国府贾大人之嫡女,有这层关系,你在军中也会得到助力。”
“世忠,可不要拿我开涮了。都知道这成王府是谁都不想去,这才落到我头上的。”
话虽如此,但蒋子涵却没有露出一丝不满或不高兴的表情。
对这份工作,他欣然接受。
这也是杨铭佩服蒋子涵的地方,不管处于什么的境地,蒋子涵都能豁达的面对。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要是放在他那个位置,做得就不如他。
不管怎么说,朝廷任命一下,蒋子涵就得去王府上任去。
第二天一早蒋子涵甲胄穿戴整齐,拿着自己的任命文书,去成王府报到,文思博也同样如此
不过令二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成王府大开中门。
而成王殿下本人正站在王府门外,一脸热切的迎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