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翻案,从复兴华山派开始 第14章 合奏

作者:除暴安良祭老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15 10:43:1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琴声起,箫声和。

刘正风曲意豪迈洒脱,莫大琴音却透出无尽哀戚苍凉,格格不入。

刘正风一心俯就师兄,曲调渐向莫大的哀婉靠拢。

岂料莫大琴音陡然一变,越发奇崛孤高,竟处处设障,偏不让刘正风的箫音如愿相和。

两种音色纠缠、碰撞、疏离……

在场众人,但凡知晓二人多年嫌隙者,无不闻之心酸,黯然唏嘘。

原来刘正风出身富贵,莫大出身寒微。

刘正风早年欲接济师兄,却无意中伤了莫大的自尊。

二人嫌隙由此而生,经年未解。此刻这难以相谐的琴箫之声,竟成了这对师兄弟感情的注脚!

琴箫之声在难以调和的碰撞与疏离中戛然而止,余音带着未解的凄怆萦绕梁间。

莫大缓缓放下胡琴,枯瘦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他抬起浑浊却锐利的双眼,死死盯住刘正风:

“刘正风!

“你自幼生于膏粱,长于锦绣,养尊处优惯了!便以为这天底下的人情世故、江湖风雨,都该顺着你的心意转!想豪迈便豪迈,想洒脱便洒脱?”

他猛地抬起手,手指几乎要点到刘正风脸上:

“都到了这般田地,你还‘俗人’‘俗人’!你是雅人!是清高之士!那你凭什么指望这些你眼中的‘俗人’,去体谅你这‘雅人’的‘知音之情’?”

他指着刘正风,又指向虚空:

“你懂音律,是!曲洋那个老混蛋也懂音律!我这个老东西,也勉强算懂几分!”

“可难道——天底下的人,就都该懂音律?!都该体谅你们那点‘知音’之情?何其荒谬!”

刘正风被这劈头盖脸的斥责震得脸色煞白,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

莫大看着师弟失魂落魄的模样,眼中痛色更深,语气却带着一种尘封已久的苦涩与洞明:

“当年我说你,‘若非出身富贵,琴声当一般哀婉凄惶’。你道我是讥讽?是妒忌你身家丰厚?”

莫大缓缓摇头,发出一声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叹息:

“那是教你低头看看这人间真实!江湖中的风雨!

“他们的‘音律’,就是那厮杀与血泪本身!

“我是让你莫要用你那‘雅’字,轻贱了这‘俗’!

“可你只当老朽心胸狭隘,耿耿于出身!这才有了今日之祸,将衡山一门,拖入这险境!”

莫大字字沉重,砸在寂静的大厅中,也砸在刘正风的心上。

他不再看失魂落魄的师弟,枯瘦的手指缓缓从琴弦上移开,那佝偻的身形仿佛承载着整个衡山派的重量。

他转向主位,声音嘶哑而平静,带着一种看透一切的疲惫与决断:

“左盟主雄图大略,岳先生……自有深意。天门道兄……唉!”

他微微一顿,那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痛楚,:

“莫大所求无他——”

“衡山香火不绝,刘正风留条性命。”

“除此以外……”他缓缓闭上双眼,“别无二话。”

何不同坐在左冷禅身侧,心里暗暗叹息:

“莫大啊莫大,你字字泣血,句句诛心,痛斥刘正风,固然切中肯綮。

“可你自己呢?你方才这番震耳发聩的话语,当年为何不早早与刘正风剖明心迹?

“难道不是因为你心底那份孤高清冷的傲慢,在被误认为‘介怀身世贫富’之后,便索性三缄其口,任那嫌隙逐年累积?

“你斥他不懂人间真实,可你这份‘任其误解’的沉默,何尝不是另一种‘不解释’的傲慢?

“你们这对师兄弟,一个困于富贵滋生的天真,一个囿于孤高造就的疏离。

“看似云泥之别,实则皆是被自身的傲慢所困,最终将师门拖入了这泥沼之中。何其可叹,又何其可悲!”

与此同时,左冷禅身侧,一个“俗人”仔细翻阅《笑傲江湖》曲谱,神情由审视渐转惊叹:

“奇哉!妙哉!此谱大悖常理!若非亲耳聆听二位合奏,印证其声,单看此谱,在下必以为乃是荒诞不经的伪作!”

他转身面向左冷禅:

“如此奇绝之境,谱曲之人,必是为此耗尽了数年光阴,无暇旁骛!”

言下之意,刘正风确实没空做什么有损五岳的事。

他和曲洋真的只是在连天加夜地做自己爱做的事!

左冷禅微微颔首,这正在其意料之中。他转向被莫大训得面色灰败的刘正风:

“刘正风,你私交魔教长老,本当逐出师门,以儆效尤!”

他话锋一转,带着讥诮:

“可你已当众宣告金盆洗手,这‘逐出师门’于你而言,还算得什么惩戒?”

说着,大手一挥:

“拿上来!”

只见两名嵩山弟子应声上前,抬出一幅巨大的卷轴!

左冷禅一振衣袖,那卷轴被他一托一推,竟然缓缓飞至厅柱之间,挂在一根楔子上。

位置不偏不倚,缓缓展开。

群雄一惊,纷纷暗赞左冷禅这一手功夫出神入化。

只见那卷轴上以浓墨大字书写着“向问天”“上官云”等十多个名讳。

每个名字下方,赫然用朱砂和墨汁点着一些的红点与黑点。

这些红点与黑点下方,则有小楷加以注释。

左冷禅起身,走到榜文前,解释道:

“此榜所列,乃魔教凶徒及黑道巨枭。其下黑点旁,记其戕害正道、屠戮无辜之血债!其下红点……”

“则记其……曾行善举。”

此言一出,满堂愕然。记录魔教恶行不稀奇,可这“善行”?

左冷禅仿佛洞悉众人疑惑,继续说道:

“魔教中人,行事诡谲,心思难测。其行善,或为一时兴起,或为包藏祸心,或为掩人耳目……”

“然善行便是善行!无论有心无心,此‘红点’,便是记其行善之实,不因动机而废!”

众人目光扫过那些“红点”旁的小字注释,表情顿时变得十分古怪。

服食丹药,燥热难耐,替老农犁地三十亩,汗出如浆方止。被坊间传闻田螺姑娘出现了。

嫌弃青楼女子体味难闻,遂赠西域秘制澡豆、香露数十盒,强令青楼为女子每次接客提供热水洗澡。

……

这些所谓的“善行”,大多荒诞离奇,匪夷所思!

或源于自身麻烦,或出于古怪癖好,甚至有因魔教内斗“除恶”的……

真正像曲洋那样疑似出于道义救人的,凤毛麟角。

众人面面相觑,想笑又觉不妥,只觉这“红点”记录下来,当事人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恼怒无比……

“此榜乃我嵩山弟子连日搜集整理,仓促之间,名录未全,红黑之点亦未尽录。”

他的目光重新锁定刘正风:“刘正风!我为何张挂此榜,你可有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