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崇祯逆天改命 第41章 辕门论银

作者:执剑之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8 14:12:0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辕门处忽然传来一阵喧嚣声,众人望去,只见魏忠贤,领着一众厂卫番役,不顾军士阻拦,在辕门口高声呼喝:

“陛下!奴婢魏忠贤求见!京师重地竟出此滔天大祸,奴婢万死难辞其咎啊!”

这番做派引得台上众人纷纷侧目。

王承恩眉头紧锁,眼中充满警惕,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魏公公此时前来。是否让奴婢…”

朱由检轻轻抬手止住王承恩:“王伴伴勿忧。魏厂公忠心可嘉,竟不辞辛劳,自东厂迢迢奔来护驾。此等忠勤体国之心,岂能拒之门外?”

“孙将军,请魏公公觐见!”

片刻之后,魏忠贤便在两名勇卫营甲士的“护送”下,登上检阅台。

黄立极,王体乾,张维贤等人,见到魏忠贤,面上神色各异。

在场诸人都是朝廷老狐狸,心中早已明镜一般:有时候无需确凿证据,便能猜的几分端倪。

他们赶到此地,也是怕魏党真铤而走险,行那不忍言之事,拼却身家性命,也要护得天子周全!

魏忠贤甫至御前,竟“扑通”一声双膝重重跪倒,以头磕地,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老奴见东南仓库起火,心急如焚,即刻安排锦衣卫前往现场探查实情,故而耽搁片刻,还望陛下恕罪!”

朱由检端坐御案之后,语气听不出喜怒:“魏公公言重了。起火缘由尚且不明,何谈降罪?卿既言及纵火,想必已有所察?不知厂卫可曾探得实情?究竟是何方宵小,竟有如此泼天狗胆?”

“回禀陛下!原本东厂与锦衣卫近日稽查三大殿工程贪墨弊案时,已疑心通州西仓大使王宏宇与此有关,奈何晚到一步,那竟丧心病狂,安排人烧仓,妄图毁灭证据,”

就在魏忠贤称述之时,王承恩来到朱由检身侧,俯身低语。朱由检目光微闪,轻轻颔首。

等到魏忠贤说完,朱由检并未立即应:“哦?王宏宇?此獠当真该死。不过……”

他话锋一转,“魏卿来得正好。朕方才得报,李阁老也为这通州大火而来,此刻已至辕门。卿且平身,稍待片刻。待李阁老至,听听他那边又是如何说法?”

魏忠贤强压下心头的慌乱,脑中回想昨夜崔呈秀所言。

对!

只要咬死王宏宇,抛出足够分量的“罪证”,断尾求生!

他深吸一口气,依言起身,垂首躬身退到一旁。

不多时,李国普在登上阅台。

扫过台上众人,他心中瞬间转过千百个念头,面上却不露分毫,趋前数步,至御前深深一揖:

“臣李国普,叩见陛下。惊扰圣驾,然通州仓储突遭大火,震动京师,臣今日奉旨查办工部尚书薛凤翔贪渎案,其中线索竟隐隐牵涉仓场积弊,事出非常,臣不敢擅专,特暂停审讯,请陛下圣裁!”

李国普言简意赅,却信息量巨大。

他不仅点明火情,更直接将此火与正在查办的薛凤翔案,及背后的工部、仓场贪腐,联系起来,其意所指,不言而喻。

朱由检听完,目光缓缓移回魏忠贤身上,带着一丝玩味的探究:

“魏卿,李阁老所言,薛凤翔案竟也与仓场有关?这倒巧了。你方才言及已掌握王宏宇贪墨罪证?不知是何等罪证,竟能逼得此獠铤而走险,焚仓灭迹?不妨说来听听,也好让李阁老参详一二。”

魏忠贤心头一紧,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他必须抛出足够分量的“肉”,才能平息天子的怒火,堵住李国普的嘴!

“启奏陛下!奴婢正要禀明,据锦衣卫密查,那王宏宇贪墨之巨,骇人听闻!顺天府府丞刘志选,在其密室夹墙之内,查获藏匿的白银二十万两之巨,这二十万两脏银,便是铁证!”

他几乎是咬着牙吐出“二十万两”这个数字,字字如刀,割在自己心头血肉之上!

这已是他能拿出“赎罪”的最大诚意!只要命还在,权势总有机会再谋!

阅台之上,李国普、王体乾、黄立极等重臣,听魏忠贤竟抛出二十万两以自保,心中无不佩服其手段!

然而还没等魏忠贤的话消散,李国普已踏前一步,袍袖微振,说到:

“陛下!此二十万两白银,乃王宏宇等人贪墨所得赃银!按《大明会典》,凡涉贪墨罚没之财,理当归入刑部所辖赃罚库!以示公允于天下!”

其话音刚落,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朝朱由检一揖,同样寸步不让:

“陛下!李阁老所言虽有成法,然事有缓急,库有虚实!内承运库乃陛下之内帑,宫中用度之所系。陛下新登大宝,赏赐勋戚等所费何止巨万?库藏已然捉襟见肘!反观赃罚库,刚查抄各地生祠所得,不下五十万两纹银,充盈有余!此二十万两,当入内承运库,以解燃眉之急,非坏祖宗法度也!”

朱由检端坐御案之后,冷眼旁观这两位,竟在此时为这二十万两白银的归属,在这校场阅台之上,引经据典,唇枪舌剑!

他心中一阵烦闷,更觉无比荒谬!

而这正是大明这财政仓储体系!六部九卿,各有库藏,太仓库、节慎库、赃罚库、内承运库……名目繁多,相互掣肘。

名义上皆归他这天子统御,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纵有厂卫监查,亦难根除其中盘根错节的利益勾连。想到日后此类“小事”必将层出不穷,朱由检就一阵头痛!

就在李国普与王体乾僵持不下,魏忠贤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抬起头:

“启奏陛下,奴婢斗胆陈情,李阁老与王掌印所言,皆是为国分忧!然奴婢以为,此二十万两赃银,乃出自营建三大殿之工程款项。三大殿乃国家根本重地,其营造钱粮,由内府监管拨付!王宏宇等人贪墨之银,实乃侵夺陛下内帑!故奴婢愚见,此款追回,理当归于内承运库,方为正溯!此乃物归原主,拨乱反正之举!伏乞圣断!”

他这一番话,将贪墨源头直接指向皇帝私库,理由冠冕堂皇,实则是将自身“赎罪”的诚意,转化为对皇帝内库的献礼!

朱由检闻言,深深地看了魏忠贤一眼!

难怪皇兄当年对此人宠信有加!

王体乾所言内廷困窘,却显小家子气;魏忠贤这“物归原主,拨乱反正”之论,则高大光明得多!若自己真想独吞此银,此理由足以堵住悠悠众口!

眼见李国普眉头紧锁,似要出言反驳,朱由检当机立断,不再给争论发酵的机会,止住众人话头:

“好了!区区二十万两,值此多事之秋。朕意已决”

朱由检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此二十万两赃银,一分为二。十万两,依李阁老所请,入赃罚库,昭示朝廷肃贪之公心,另十万两,按魏厂公所言,归于内承运库,补益国用宫需!”

“陛下圣明!臣等拜服!”

一直沉默旁观的阁臣黄立极,仿佛掐准了时机,第一个高声唱赞。

朱由检见李国普嘴唇微动,主动问道:“李阁老,可还有事奏禀?”

李国普深吸一口气,将心中对分银处置的一丝不甘压下,转而提及另一桩案,声音恢复沉稳:

“启禀陛下!臣今日所审工部尚书薛凤翔贪渎案,因通州仓突发大火,不得不暂停。然陆澄源,弹劾薛凤翔贪墨渎职,证据历历;而薛凤翔则反诉陆澄源挟私诬告,言辞激烈。两造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于堂上争执不下,此案影响甚巨。臣不敢专断,伏请陛下圣裁,示下机宜!”

朱由检知道要扳倒一个二品堂官,单凭一个主事的弹劾,若无自己明确的支持,最终多半会陷入无休止的扯皮攻讦,最后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但这正是他借以敲山震虎,树立新朝威信的绝佳契机!他要向天下释放一个信号:贪墨渎职者,虽位高权重,亦难逃法网。

只有这样,方能为日后改革奠定根基。

想到这里,朱由检缓缓开口:

“李阁老秉公持正,处置得当。朕信重老成。此案关乎朝廷纲纪,卿务必详加推勘,务求水落石出!朕只嘱你八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卿,可明白朕意?”

李国普何等老练,他精神一振,立刻躬身领命,声音铿锵:“臣,谨遵圣谕!必当秉公彻查,务使案情大白于天下,不负陛下信重!”

皇帝金口已开,态度鲜明,余下诸人如王体乾、黄立极等,纵有心思,也不便再多言。

而魏忠贤见此也没表达不满,这次只是展示自己实力,至于薛凤翔是死是活,无暇顾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