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囚初见故人女
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十七,九江王府的地窖漏进一线残阳,将朱兴隆肩头的血痂照得透亮。他靠在堆着霉变粮袋的角落,听着地面上传来的夯土声——陈友谅正在加固城防,铁链每动一下,都会惊起梁上的蝙蝠,扑棱棱的振翅声里夹杂着远处江面的操练号角。
“哐当“一声,地窖门被推开,提着食篮的侍女吓得后退半步。朱兴隆抬头,却见侍女身后站着个穿藕荷色襦裙的少女,梳着双丫髻,鬓边插着朵快要凋谢的山茶花,手里攥着串佛珠,正是陈友谅的独女陈雪雁。
“你就是朱元璋的哥哥?“少女的声音像新剥的菱角,脆生生的却带着警惕,她示意侍女放下食篮,自己却站在台阶上不肯下来,“我爹说你是奸细。“
朱兴隆扯了扯铁链,血痂裂开渗出新血:“你爹还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呢。“他看着食篮里的白米饭和炖鸡汤,在这战火纷飞的九江实属难得,“这是给将死之人的断头饭?“
陈雪雁跺了跺脚,佛珠在手腕上晃出清脆的响声:“我爹说你救过他的命,才让厨房做的!“她走近几步,借着门缝的光看清朱兴隆脸上的胡茬和额角的伤疤,“你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哦?你想象中的朱兴隆是什么样?“朱兴隆拿起瓦碗,鸡汤的热气模糊了视线。他想起在应天,马秀英也常给他炖鸡汤,只是从没有这么油腻。
“我以为...以为你会像戏文里的英雄,“陈雪雁绞着佛珠,“可你看起来...跟我家那些败兵没什么两样。“
朱兴隆突然笑了,笑声在空旷的地窖里回荡:“英雄?你爹杀徐寿辉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是不是英雄?“他看见少女的脸色瞬间煞白,握着佛珠的手青筋暴起。
“你胡说!“陈雪雁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侍女身上,“我爹是为了...为了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需要弑主吗?“朱兴隆放下瓦碗,鸡汤溅在铁链上,“需要把百姓的尸骨筑进城墙吗?需要把抢来的黄金藏在地窖里吗?“他指着头顶的木板,那里隐约传来工匠们议论“黄金藏在西跨院“的声音。
陈雪雁的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她从小在王府长大,听惯了父亲“吊民伐罪“的宏论,却从未想过那些被烧毁的村庄、被充军的百姓是什么模样。眼前这个囚衣染血的男人,眼神里的平静比任何怒吼都让她心惊。
“你走吧,“朱兴隆重新靠回粮袋,“跟你爹说,这鸡汤太油腻,我喝不惯。“
少女却没有动,反而蹲下身,从袖中掏出个青瓷小瓶:“这是金疮药,我娘留给我的...“她忽然意识到说漏了嘴,连忙捂住嘴,脸颊泛起红晕。
朱兴隆看着那熟悉的青瓷瓶,瓶身上刻着缠枝莲纹,跟马秀英用的几乎一模一样。他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的药罐,也是这样的纹路。
“你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沙哑。
陈雪雁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茫然:“我娘...我记事时她就病了,总在佛堂里念经,说我爹杀孽太重...“她忽然站起身,将药瓶塞进朱兴隆手里,“你自己上药吧,我走了。“
少女的脚步声消失在楼梯口,地窖里重新陷入死寂。朱兴隆打开药瓶,一股清凉的薄荷香弥漫开来,里面是细腻的白色粉末。他用手指蘸了些抹在肩头的伤口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多年前在皇觉寺,智光长老给他敷的草药。
第二天清晨,陈雪雁又来了,手里提着个食盒。这次她直接走到朱兴隆面前,发髻上的山茶花换了新的,只是眼圈有些发黑。
“我爹昨夜又杀人了,“她把食盒放在地上,声音低得像蚊子叫,“是几个说要投降的将领。“
朱兴隆打开食盒,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碟酱菜:“你爹杀人,跟我说什么?“
“我...我只是想告诉你,“少女咬着嘴唇,“西跨院的地窖藏着黄金,入口在假山下的水井里。还有...还有我爹的水师布防图,锁在书房的紫檀木柜里。“
朱兴隆捏着馒头的手猛地收紧,面粉簌簌落下。他看着少女眼中的恐惧和决绝,忽然明白,这乱世里,连枭雄的女儿也在寻找生路。
“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因为...“陈雪雁的眼泪终于掉下来,“因为我不想像我娘一样,死在佛堂里念经。我也不想看着九江城破,百姓们像武昌那样被杀...“她抬起泪眼,“你弟弟...真的会善待百姓吗?“
朱兴隆想起应天城里,马秀英带着妇女们给伤兵换药的场景,想起朱元璋下令开仓放粮时百姓们的眼泪。他点点头,将半个馒头塞进嘴里:“我弟弟说,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
陈雪雁破涕为笑,泪珠挂在睫毛上:“那...那你能帮我个忙吗?“
“你说。“
“如果...如果九江城破,“少女从袖中掏出块绣着鸳鸯的丝帕,“你帮我找到我娘的牌位,把她带回她的家乡,徽州。“
朱兴隆接过丝帕,上面的针脚有些歪斜,显然是初学刺绣。他想起妹妹重四出嫁时,也绣了块同样的丝帕送给他,只是后来在逃难中遗失了。
“好,“他将丝帕小心地塞进怀里,“我答应你。“
地窖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雪雁慌忙站起来:“我得走了,我爹要是知道我来...“她没说完,就听见陈友谅的怒吼从地面传来:“雪雁!你又跑到这鬼地方来做什么?“
少女惊恐地看了朱兴隆一眼,提起食盒就往外跑,慌乱中撞翻了瓦碗,酱菜洒了一地。朱兴隆听见她在楼梯口对陈友谅说:“爹,我...我来看看这奸细死了没有。“
“死?“陈友谅的声音带着酒气,“他现在可是朱元璋的宝贝,死不得!“脚步声渐渐远去,朱兴隆靠在粮袋上,摸着怀里的丝帕和青瓷药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知道,陈友谅的女儿,已经成了他手中最意想不到的棋子。而朱元璋的大军,此刻应该已经抵达九江上游,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如猛虎下山,将陈友谅的老巢一举捣毁。
地窖里的蝙蝠又开始扑棱棱地飞,朱兴隆抬头望着头顶的木板缝隙,那里透进的阳光比昨日更亮了些。他知道,离重八来接他的日子,不远了。而这个初见的故人之女,或许会成为这场乱世中,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