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兄长 第19章 ,武昌残阳血映江

作者:作家OK0PBY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11:48:5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武昌残阳血映江

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十五的黄昏,武昌城头的“汉“字大旗终于在炮火中颓然倒下。朱元璋踩着遍地瓦砾冲入城门,佩剑上的血珠滴在烧焦的“顺天应人“告示上——那是陈友谅称帝时贴的,如今被马蹄踏成了碎片。他身后的亲卫们个个带伤,徐达的左臂缠着渗血的布条,常遇春的头盔缺了个角,唯有刘基的羽扇仍握得沉稳,扇面上却溅了几点暗红的血渍。

“元帅!陈友谅往西门跑了!“探马浑身是血地滚下马来,“他...他带着朱总管一起走的!“

朱元璋猛地停步,佩剑“当啷“一声插在城砖缝里。夕阳将他的影子投在满是弹坑的街道上,像一尊断裂的石像。马秀英提着药箱从后方赶来,看见他僵直的背影,手中的伤药掉在地上,瓷瓶摔碎的声音在死寂的战场上格外刺耳。

“重八...“她想说些什么,却看见朱元璋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双眼红得像要滴出血来。那是她从未见过的眼神,混杂着怒火、痛苦和一种近乎疯狂的决断。

“备马!“朱元璋的声音沙哑得不像他自己,“徐达,你镇守武昌,安抚百姓;常遇春,率骑兵跟我追!伯温先生,烦请主持军务,调水师沿江堵截!“

“元帅,“刘基上前一步,羽扇指向落日熔金的江面,“陈友谅此去必回九江,那里有他的老巢和残存水师。但我军刚经历恶战,将士疲惫,恐难长途追击。“

“难?“朱元璋忽然大笑,笑声里带着血丝,“我哥还在他手里!就是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陈友谅碎尸万段!“他踢开脚边的断矛,大步走向马厩,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烙铁上。

武昌城破的消息传到九江时,陈友谅正在王府地窖里清点黄金。朱兴隆被铁链锁在一根石柱上,肩头的箭伤已被简单包扎,血却透过布条渗出来,在青砖上积成小小的血泊。他看着陈友谅将一锭锭黄金塞进木箱,忽然想起在应天粮仓,他曾为了几斗粟米跟粮商磨破嘴皮。

“元帅带这么多金子跑路,“他靠在石柱上,声音虚弱却带着嘲讽,“是怕鄱阳湖的水不够深,沉不下你的龙船?“

陈友谅猛地回头,金冠上的宝石擦着朱兴隆的额头飞过,“啪“地砸在墙上:“闭嘴!要不是你那好弟弟,孤何至于此!“他揪住朱兴隆的衣领,“你说,他会不会像追丧家犬一样追来?“

朱兴隆咳出一口血沫,溅在陈友谅的龙袍上:“我弟...就算爬,也会爬来砍你的头。“

就在此时,地窖的门被撞开,亲卫队长浑身是血地冲进来:“元帅!朱元璋的骑兵已过黄州!还有...还有水师!“

陈友谅脸色大变,一脚踹开朱兴隆,对亲卫们吼道:“装船!所有金子都装船!朱兴隆给我看好了,少一根汗毛,你们都去喂鱼!“

九江码头的夜色被火把照得如同白昼。朱兴隆被铁链拴在“混江龙“旗舰的桅杆上,看着陈友谅的残兵将一箱箱黄金搬上船,那些士兵大多带伤,脸上满是惊恐。江风吹过,带来下游隐约的战鼓声——朱元璋的水师果然沿江追来了。

“开船!“陈友谅站在船头,亲自斩断缆绳。旗舰缓缓驶离码头时,朱兴隆看见远处的江面上,数十艘战船正鼓帆而来,船头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朱元璋。

“重八!“朱兴隆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声音被江风撕碎。

朱元璋站在船头,手中望远镜的镜片映着旗舰上的火光,当他看见被拴在桅杆上的兄长时,握镜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发白。马秀英递过一壶热水,却被他挥手打翻:“加速!给我追上!“

“元帅,“刘基站在他身后,羽扇指着前方的江湾,“陈友谅熟悉水情,前方有暗礁,且今夜江雾弥漫...“

“我不管什么暗礁!“朱元璋拔出佩剑,指向旗舰,“就算船毁人亡,也要把我哥救回来!“

两支船队在九江下游的江面上展开追逐。陈友谅的旗舰吃水深,却因载满黄金而笨重;朱元璋的战船虽小,却因轻装追击而灵活。眼看就要追上,陈友谅忽然下令:“把朱兴隆带到船头!“

朱兴隆被亲卫们拖到船头,铁链在甲板上拖出刺耳的声响。他看见朱元璋的战船越来越近,弟弟站在船头,佩剑直指自己,眼中是他从未见过的疯狂。

“朱元璋!“陈友谅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你若再追,我就把你大哥扔下去喂鱼!“

朱元璋的战船猛地一顿,所有桨手都停下了动作。江雾中,两船相隔不过百丈,却像隔着万水千山。朱兴隆看着弟弟痛苦的眼神,忽然笑了:“重八!别管我!杀了他!“

“哥——!“朱元璋的怒吼被江雾吞噬。

陈友谅狞笑着,用佩剑抵住朱兴隆的咽喉:“朱元璋,你听着!想要你大哥活命,就退兵三十里!否则,我让你兄弟俩在这江里团聚!“

江风吹过,朱兴隆的囚衣猎猎作响,他能清楚地看见弟弟眼中的挣扎。那是一种比任何刀剑都伤人的痛苦,让他想起小时候重八摔断腿,却咬着牙不肯哭,只因为他说“男子汉不能哭“。

“重八,“朱兴隆的声音忽然平静下来,“哥不怪你。“

朱元璋握着佩剑的手缓缓垂下,剑尖触到水面,荡起一圈涟漪。他看着陈友谅的旗舰渐渐驶入江湾,看着兄长被拖回船舱,直到江雾完全遮住了视线。

“元帅...“马秀英的声音带着哭腔,伸手想扶他。

朱元璋猛地甩开她的手,转身走进船舱,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退兵三十里,扎营。“

刘基看着他的背影,羽扇轻轻敲击着船舷,低声对身边的亲卫说:“传令下去,所有水师将士,今夜养精蓄锐,明日卯时,直取九江!“

江湾深处,陈友谅的旗舰终于靠岸。朱兴隆被扔进一间临江的木屋,铁链锁在屋柱上。他听见陈友谅在外面下令:“加固防御,把所有黄金藏好!朱元璋那小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夜深了,江面上万籁俱寂。朱兴隆拖着铁链走到窗边,看见一轮残月从云缝中探出头,洒下清冷的光辉。他想起在应天的帅府,每到月圆,马秀英总会做些应季的点心,重八会拉着他在院子里说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钟离县的爹娘。

“重八,“他对着月光喃喃自语,“哥等你。“

此刻的朱元璋正在三十里外的战船中,对着鄱阳湖的沙盘一言不发。马秀英为他换上干净的衣衫,看见他背上新添的鞭痕——那是刚才在船舱里,他用佩剑鞭打自己时留下的。

“重八,别这样...“马秀英的眼泪滴在他的衣衫上。

朱元璋没有回头,只是盯着沙盘上的九江标记,声音冷得像冰:“秀英,你说,哥会不会怪我?“

“不会的,“马秀英跪在他身后,轻轻抱住他,“大哥知道你是为了救他,为了全军将士。“

朱元璋沉默良久,忽然抓起案上的令旗,狠狠插在九江的位置:“传我将令,徐达率陆军沿江西进,常遇春率骑兵绕道上游,刘基督水师正面强攻!我要让陈友谅知道,敢动我朱元璋的兄弟,就算躲到地狱里,我也把他挖出来!“

江水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朱元璋此刻的心跳。他知道,这场仗必须赢,不仅为了应天,为了江南,更为了那个被囚禁在敌营中的兄长。

而在九江的木屋里,朱兴隆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备战声。他知道,弟弟一定会来,就像小时候,无论他躲在哪个草垛里,重八总能找到他。

只是这一次,他们之间隔着的,是滔天的江水和吃人的乱世。但他相信,弟弟一定会劈开这江水,踏碎这乱世,来接他回家。因为他们是朱兴隆和朱元璋,是从钟离县的茅草屋里走出来的兄弟,是这乱世中彼此唯一的依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