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夜叹舐犊情
至正二十一年二月初三夜,九江王府的书房里烛火摇曳,将陈友谅的影子投在墙上,如同困兽的爪牙。他盯着案头的鎏金酒壶,壶嘴正对着一幅泛黄的仕女图——那是夫人临终前画的自画像,眉眼神态与雪雁竟有七分相似。
“元帅,夜深了,该安歇了。“亲卫队长抱着一叠军报进来,靴底蹭过青砖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陈友谅头也不抬,抓起酒壶灌了口烈酒:“朱元璋的水师到哪里了?“酒液顺着胡须滴落,在龙纹桌布上洇出深色痕迹。
“回元帅,探马报说已过湖口,离九江还有百里。“亲卫队长将军报放在案头,瞥见陈友谅盯着仕女图的眼神,不由得压低声音,“小姐那边...要不要再加派些人手?“
“加派?“陈友谅忽然冷笑,将酒壶重重砸在桌上,“从昨天起,她就把自己关在房里,连饭都不肯吃!真当我看不出她那点心思?“他想起下午撞见雪雁对着窗外出神,发间还戴着那块刻着“平安“的香牌——那是夫人留给她的,如今却染上了朱兴隆身上的霉味。
亲卫队长沉默着,知道元帅在气头上,不敢多言。他想起白天在厨房听见的闲话,说小姐这几日总往地窖跑,还偷偷给那朱兴隆送吃送喝,心里不由得替小姐捏把汗。
“你说,“陈友谅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女人是不是天生就胳膊肘往外拐?“他想起夫人在世时,总劝他少杀人,多积德,如今女儿竟也学了她的样子,向着敌人说话。
亲卫队长吓得跪倒在地:“元帅息怒,小姐年纪小,不懂事...“
“不懂事?“陈友谅猛地站起来,踢翻了绣墩,“她都十六了!当年我十六岁时,已经跟着爹在长江上跑船了!“他走到窗边,望着王府花园里夫人亲手栽的桂花树,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她娘要是还在,看到她现在这样,怕是要从坟里爬出来骂我...“
夜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烛火忽明忽暗。陈友谅想起雪雁小时候,总爱抱着他的腿撒娇,说长大了要嫁给像他一样的大英雄。可现在,她却偷偷给敌酋的哥哥送药送吃的,甚至...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心口像被什么东西堵住,喘不过气。
“去,“他忽然对亲卫队长说,“把地窖的守卫换成你的人,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包括...包括小姐。“
“元帅,这...“亲卫队长面露难色,他知道小姐对那朱兴隆不一样,这样做怕是要伤了小姐的心。
“执行命令!“陈友谅的声音不容置疑,却在亲卫队长转身时,又低声补了一句,“给小姐房里多送些她爱吃的蜜饯,就说...就说我不怪她。“
亲卫队长领命而去,书房里只剩下陈友谅一人。他重新坐下,拿起案头的佩剑,用衣襟细细擦拭。剑身映出他苍老的面容,眼角的皱纹里满是疲惫和忧虑。
“雪雁啊雪雁,“他对着剑身喃喃自语,“不是爹心狠,是这世道容不得心软啊。“他想起徐寿辉临死前的眼神,想起那些被他杀头的降将,想起朱元璋那小子看他时恨不得生吞活剥的目光,“你以为朱元璋真的会善待你?等他破了九江,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我,然后...然后你以为你能活下去吗?“
他猛地将佩剑插在桌案上,剑尖穿透了那张仕女图,夫人的笑脸被劈成两半。“只有爹能保护你,“他抓起酒壶,却发现已经空了,“只有把朱元璋杀了,把朱兴隆杀了,我们父女才能活下去...“
可是...他想起雪雁红肿的眼睛,想起她小时候抱着他脖子说“爹最厉害了“的样子,心里忽然一阵刺痛。他戎马半生,杀人如麻,却唯独对这个女儿下不了狠心。
“来人!“他忽然喊道。
亲卫队长立刻进来:“元帅有何吩咐?“
“去把小姐叫来,“陈友谅的声音有些沙哑,“就说...就说我有话问她。“
亲卫队长走后,陈友谅走到书架前,拿出一个紫檀木匣。里面放着雪雁小时候玩的拨浪鼓,还有夫人的一缕青丝。他抚摸着拨浪鼓上剥落的漆皮,仿佛又听见女儿咯咯的笑声。
“爹,我怕...“雪雁的声音忽然在门口响起,带着哭腔。她穿着一身素白的寝衣,头发松松地挽着,脸上还带着泪痕。
陈友谅连忙将拨浪鼓放回匣中,转过身时,脸上已恢复了平日的威严:“哭什么?像个没出息的样子!“
雪雁走到他面前,低着头不敢看他:“爹,你是不是...是不是要杀朱大哥?“
陈友谅的心猛地一沉,果然是为了那个朱兴隆!他强压下怒火,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和:“你跟他很熟吗?不过是个阶下囚罢了。“
“他不是阶下囚!“雪雁忽然抬起头,眼里闪着倔强的光,“他是朱元璋的哥哥,是个好人!“
“好人?“陈友谅气得浑身发抖,“好人会跟着朱元璋造反?好人会让自己的弟弟把天下搅得民不聊生?“
“那你呢?“雪雁的声音忽然拔高,“你杀徐寿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是不是好人?你抢百姓粮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会不会饿死?“
“你...你敢这么跟我说话?“陈友谅扬起手,却在看到女儿惊恐的眼神时,猛地停在半空。他从未打过她,一次都没有。
雪雁看着他停在半空的手,忽然“哇“地一声哭出来:“爹,你放了朱大哥吧!朱元璋要是来了,看到他没事,说不定会放过我们...“
“放过?“陈友谅惨笑一声,放下手,“傻丫头,你以为朱元璋是菩萨吗?他要是来了,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我,然后把你抓去给朱兴隆做奴婢!“
“不会的!“雪雁哭喊着,“朱大哥答应过我,会带我去徽州,去看我娘的家乡...“
陈友谅的心彻底凉了。原来她不仅给朱兴隆送情报,还跟他约好了去路。他看着眼前哭得撕心裂肺的女儿,忽然觉得无比疲惫。
“你走吧,“他转过身,不再看她,“回房去,以后不准再提朱兴隆,也不准再去地窖。“
雪雁还想说什么,却被亲卫队长轻轻拉了出去。书房里再次陷入寂静,只剩下陈友谅沉重的呼吸声。
他走到窗边,望着九江城外漆黑的江面,仿佛能看见朱元璋的战船正在逼近。女儿的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让他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夫人啊夫人,“他对着夜空喃喃自语,“你说我该怎么办?是杀了那朱兴隆,让女儿恨我一辈子,还是放了他,等着朱元璋来杀我们父女?“
夜风呜咽,仿佛在回答他的问题,又仿佛在嘲笑他的挣扎。陈友谅知道,无论怎么选,他都注定要失去些什么。要么失去女儿的信任,要么失去自己的性命。
他拿起案头的令旗,犹豫了很久,终于在亲卫队长进来时,沉声说道:“传我将令,加强城防,把朱兴隆...把朱兴隆给我看好了,不准出任何差错。“
亲卫队长领命而去,陈友谅瘫坐在椅子上,看着墙上自己的影子,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野兽,徒劳地挣扎着,却逃不出命运的牢笼。
他知道,九江之战即将爆发,而他和女儿的命运,都将在这场战争中,被彻底决定。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剑,为了生存,也为了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女儿,战至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