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封神 第26章 妲己献媚,加害忠良

作者:筑城老翁爱读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30 10:00:4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朝歌鹿台的鎏金檐角挂着二十四串夜明珠,将三更天照得亮如白昼。妲己斜倚在九曲雕花榻上,狐尾化作的雪缎披风滑落在地,露出肩颈处三朵朱砂梅印记——那是昨夜纣王用凤血为她点染的。殿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她忽然按住心口,指尖在鲛绡上掐出褶皱。

“爱妃怎么了?“纣王的酒气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青铜酒樽还沾着鹿台宴的残羹。妲己抬眼,眼尾的金粉在珠光下碎成流霞:“大王可知,西岐的姜子牙近日在朝歌布下流言?“她的指尖轻轻划过纣王胸前的龙纹玉佩,“说臣妾是千年狐妖,专吸人魂魄......“

纣王的瞳孔骤然收缩,手中酒樽“当啷“落地,琼浆在玉砖上蜿蜒成血河:“哪个狂徒敢造此谣言?“妲己顺势倒入他怀中,柔荑抚过他眉间的川字纹:“还说臣妾要害比干王叔,取他的七窍玲珑心......“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内侍通报:“比干王叔求见,说有紧急国事!“

雕花木门推开的瞬间,冷风卷着殿外的雪粒扑入,比干的玄色朝服上落满霜花。他跪倒在丹墀下,笏板叩地声惊飞了梁上栖鸟:“启禀大王,东夷贡品被截一事查明,实乃申公豹余党所为,与西岐无关......“

“住口!“纣王的怒吼震得夜明珠簌簌颤动,“你是来为本相的爱妃求情的?“他指向妲己,后者正用鲛绡帕子擦拭眼角,“她昨夜梦魇,直说有白发老叟持剑砍她心脏,可不就是你这老匹夫!“

比干抬头,看见妲己肩头的朱砂梅还滴着金粉,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牧野看见的场景——商军践踏麦田,百姓跪地哭号,而妲己的车驾正碾过初生的麦苗。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清亮:“大王!妖言惑众者当诛,残害忠良者当斩......“

“够了!“妲己突然坐起,狐尾披风在榻上扫出华丽的弧度,“王叔既说臣妾是妖,何不用先王留下的照骨镜照一照?“她望向纣王,眼尾微挑,“若照出臣妾是凡胎,王叔可敢以命相赔?“

殿中气温骤降,比干的朝服已被冷汗浸透。照骨镜藏在太庙深处,乃成汤先王遗物,专照妖邪原形。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若遇妖孽乱政,当以死明志。“于是叩首道:“臣愿随大王前往太庙,以证清白。“

鹿台到太庙的青石板路结着薄冰,妲己的鸾轿由八名宫娥抬着,轿帘上的金线牡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纣王的鎏金暖炉散着热气,却驱不散比干心中的寒意。太庙朱漆大门打开时,守庙的老祭司突然跪倒:“大王,照骨镜今早无故碎裂......“

“哦?“妲己的声音从轿中传来,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看来天意如此,不让臣妾自证清白。“她掀开轿帘,指尖划过鬓边金步摇,“既然照骨镜碎了,不如听臣妾一计——听说圣人之心有七窍,可通天地,何不求王叔献心,为大王祈寿?“

纣王的目光落在比干苍白的脸上,忽然想起东征时,这个王叔曾背着自己穿过三条战线,铠甲下的脊背比青铜鼎还要坚实。但此刻,妲己的指尖正沿着他的掌心游走,带着令人迷醉的暖意:“爱妃说,若得圣人之心入药,可保大王万寿无疆......“

比干忽然明白,照骨镜的碎裂绝非偶然。他望向太庙屋檐上的玄鸟雕塑,想起母亲曾说,玄鸟是商族的图腾,护佑子民免受妖邪侵害。但此刻,玄鸟的眼睛被夜明珠照得雪亮,却照不穿妲己眼中的狡黠。

“大王!“他突然扯开朝服,露出胸前的伤疤,“这是臣在鸣条之战中为大王挡的箭,箭簇至今还留在肋骨间。“他的声音不再颤抖,反而带着释然的平静,“若臣之心能换大王清醒,臣万死不辞。“

纣王的喉结滚动,手指在暖炉上掐出深深的印子。妲己忽然轻咳一声,手帕上洇开点点殷红:“臣妾怕是等不到了......“她望向殿外的飘雪,“西岐的姜子牙已在集结诸侯,而大王的忠臣们,却还在质疑臣妾......“

“取心!“纣王突然暴喝,暖炉砸在青石板上,炭火星子溅入雪堆,腾起白烟。比干看着蜂拥而上的武士,忽然笑了——那笑容像极了父亲在鹿台赴死时的模样,带着看透一切的悲凉。他整理好朝服,向太庙方向重重叩首,额头在石阶上磕出血痕。

鹿台的青铜鼎中,新煮的鹿血酒正咕嘟冒泡。妲己望着盘中的玉匣,七窍玲珑心还在微微跳动,忽然听见殿外传来喧哗。黄飞虎的铠甲撞在门框上,腰间的金鞭还滴着血:“大王!朝歌百姓围了午门,说比干王叔是冤枉的......“

“反了!“纣王的酒盏砸向黄飞虎,却被后者徒手接住。妲己趁机按住心口,指尖在鲛绡上掐出更深的褶皱:“黄将军这是要逼宫吗?“她望向纣王,眼尾的金粉碎成残霞,“臣妾听闻,黄夫人近日常与西岐暗通款曲......“

黄飞虎的金鞭“当啷“落地,眼中尽是痛楚。他忽然想起昨夜,夫人在烛下缝补战袍,针脚细密如星,却在听见比干入狱的消息时,刺破了指尖。此刻,纣王的目光像淬了毒的箭,正射向他的咽喉。

“大王若信妖言,“他忽然抱拳,铠甲上的玄鸟纹与太庙的雕塑遥相呼应,“臣愿辞官归乡,从此不再过问朝政。“话音未落,妲己已从榻上起身,狐尾披风扫过满地酒渍:“黄将军这是要学姜子牙造反?“她转向纣王,声音突然哽咽,“臣妾好怕,怕哪天醒来,就见西岐的大军破了朝歌......“

纣王的手按上剑柄,青铜剑鞘上的饕餮纹在火光中狰狞如活物。黄飞虎望着殿中悬挂的商汤画像,先王的目光仿佛穿过三百年光阴,落在他身上。他忽然解下金鞭,放在丹墀上,转身离去,铠甲碰撞的声音在空荡的殿中回响,像极了朝歌城即将崩塌的预兆。

是夜,妲己独坐在鹿台观星阁,指尖抚过案上的照骨镜残片。镜中映出她的真容:额间竖起三根狐毛,眼瞳在夜色中泛着幽蓝。忽然,窗外传来乌鸦的嘶鸣,申公豹的身影从檐角掠过,袖中飞出一片符纸,上面写着“西岐朝纲已定,速除黄飞虎“。

“急什么?“妲己轻笑,符纸在指尖化作飞灰,“朝歌的忠臣,要一个一个杀,才能让纣王的王座,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她望向东南方,那里的夜空被鹿台的灯火映得通红,却照不亮比干府第前聚集的百姓——他们举着松明火把,像一条愤怒的火龙,在雪地里蜿蜒。

三天后,黄飞虎的妻子在摘星楼坠亡的消息传遍朝歌。妲己望着手中的金步摇,那是黄夫人临死前攥在手中的,珠链上还缠着几根狐毛。她忽然将金步摇插入鬓间,对着铜镜轻笑:“黄将军,这下你该明白,在这朝歌城中,忠良的血,只能染红臣妾的妆匣。“

鹿台的宴饮从未停歇,纣王的酒池里漂着比干府中搜出的竹简,那些记载着民生疾苦的文字,正被酒液一点点浸透。妲己靠在纣王胸前,听着他醉醺醺的呢喃:“爱妃放心,等本王荡平西岐,就用姜子牙的人头,为你祭旗......“

她的指尖划过纣王腰间的玉佩,龙纹在夜光下泛着冷光。远处,朝歌百姓的哭号声随风飘来,却被丝竹之声轻易掩盖。妲己忽然想起,初入朝歌时,她曾在市集看见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叟,糖葫芦上的糖衣红得像血,就如同此刻鹿台地砖上的酒渍,永远擦不净,也洗不掉。

在比干的灵堂,黄飞虎望着棺木上的血书,上面写着“妖不除,商不兴“。他忽然想起姜子牙在渭水垂钓时说的话:“朝歌的乱象,始于君心失道,终于民心尽失。“此刻,他抚摸着腰间的无字天书,那是比干临终前塞给他的,书页间还夹着一片狐毛——原来王叔早就知道,妲己的真面目。

雪越下越大,朝歌城的宫墙在雪中显得格外苍白。妲己站在鹿台之巅,望着东南方的地平线,那里隐约有火光闪烁,不知是西岐的烽火,还是百姓家中的烛火。她忽然轻笑,狐尾在身后舒展开来,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却照不亮这越来越暗的朝歌城。

“大王,“她转身,对醉倒在榻上的纣王轻声说道,“明天,该让黄飞虎去镇守北疆了,那里的风雪,最适合忠臣的血凝结成冰。“纣王含糊地应了一声,妲己的指尖划过他的眉心,那里已经长出了细小的皱纹,像极了鹿台梁柱上的裂痕——看似坚固,实则一触即碎。

朝歌的夜,从来没有真正的宁静。当更夫敲响五更的梆子,妲己的狐耳在月光下轻轻颤动,她听见远处传来战马的嘶鸣,还有百姓的啜泣。这些声音,终将汇聚成一股洪流,冲垮这奢靡的鹿台,冲垮这昏聩的王朝,而她,将在这洪流中,继续编织她的阴谋,直到那只玄鸟从西岐飞来,啄破她最后的伪装。

在比干的墓碑前,一个孩童正用树枝划着歪扭的“忠“字,他的母亲跪在一旁,眼中满是泪水。忽然,一阵风过,树枝折断,露出下面的土层——那里埋着比干的血书残页,字迹在雪水的浸泡下,反而更加清晰。这是朝歌城的百姓,用最朴素的方式,铭记着一位忠臣的热血与不甘。

妲己回到寝殿,案上的铜镜突然发出异响,碎成的十七片镜片各自映出不同的场景:西岐的姜子牙在观星,黄飞虎在整军备马,朝歌的百姓在焚香祷告......她忽然冷笑,挥手将铜镜扫落在地,镜片的反光中,她看见自己的眼中,倒映着整个即将崩塌的王朝,还有那永远无法被熄灭的,忠良之魂的光芒。

雪,还在下。鹿台的夜明珠依然明亮,却照不亮纣王越来越昏暗的心田。妲己知道,自己的媚术,终将随着这漫天大雪,一点点冻结朝歌的生机,而那些被加害的忠良,他们的血,终将化作春天的雨水,滋润西岐的土地,让那里生长出推翻暴政的希望之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