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子兰陵王,我不靠脸吃饭 第8章 杜询

作者:少天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08:05:0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世子殿下,世子殿下。”

高澄正贪恋着被褥的暖意,欲再赖片刻,耳边却响起婢女轻柔的呼唤。

他微蹙眉头,不情不愿地睁开眼,朦胧中见侍女已端来一盆冒着热气的温水。温热的巾帕覆上面颊,带来几分清醒,接着是婢女又开始替他梳理发髻。

相较于昨日的生涩与不适,此刻的高澄已坦然许多,接受这贵族起居的繁琐仪程,竟也有了几分从容。

紧接着,婢女开始为高澄更衣,或许是今晚有宴会的缘故,婢女们捧来的衣物格外华丽。流光溢彩的丝绸袍服、温润剔透的玉带、质地精良的皮靴……

高澄依言张开双臂,任由她们服侍着层层穿戴。铜镜中映出高澄的身影,他本就挺拔俊朗,此刻更被这身华服衬得气度非凡,一位年纪尚小的婢女看得入了神,竟险些失手打翻妆奁。

待一切收拾妥当,高澄在婢女的搀扶下,缓步踱出房门。

早膳已由婢女备好:胡饼、粟米粥,并一小碟乳酪。高澄举箸,看着眼前这清简得近乎寡淡的饭食,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前世那浓烈喷香的烧烤滋味。

“要不要找个时间弄弄美食?”高澄心里有了几分思虑,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美食发展到哪一步了。

眼见高澄用膳完毕,侍立一旁的家奴适时上前,躬身禀道:“殿下,杜公已至,正在书房候着。”

杜公……高澄心下了然,这便是父亲高欢为他延请的老师,名士杜询。他暗自腹诽:唉,即便穿越成了世子也还得上早八!

但抱怨归抱怨,课还是得上的,于是高澄不情不愿的由婢女搀扶着前往书房。

…………

书房内,一位身着汉式深衣、头发花白的老者端坐下座,正是杜询。高澄收敛心神,依礼上前,恭声道:“杜师。”

“世子安好。”杜询亦起身回礼,目光落在高澄略显不便的步履上,关切问道,“敢问世子,这腿脚……是何缘故?

高澄笑容微滞,开大车被打的事肯定不能说,于是只能轻描淡写地说道:“劳杜师挂念,前几日不慎坠马,皮肉小伤罢了,无甚大碍。”

他随即岔开话题,“杜师请授课吧。”

杜询见他无意深谈,便不再追问,敛容正色道:“世子,今日所讲,乃是《尚书》要义。”他声音清朗,引经据典,“《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乃治国之圭臬,万世不易之理。”他略作停顿,目光炯炯地看向高澄,抛出考题,“然今日黎庶困苦,流离者众,世子以为,为政者当如何举措,方能真正固此邦国之根本?”

“邦本……固本……”高澄下意识地看向身旁几本典籍压住的纸。巧得很,这问题恰好撞上了他昨夜的计划。

“杜师垂训,邦本在民。”高澄略作沉吟,神色郑重地开口,“学生浅见,固本之要,当有三事。”

杜询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这位素来骄矜的世子殿下,今日不仅应答恭敬,竟似胸有丘壑?

高澄并未停顿,清晰道出:“其一,修路治水。开沟渠以通水道,使旱涝有备;筑道路以连四方,令货殖畅流。如此,纵遇天灾骤临,亦能因仓储充盈、转运便捷,使黎庶有所依凭,免于颠沛流离。”

高澄一边陈述,一边悄然观察着杜询的反应。老先生端坐如松,面色沉静,唯独搁在膝上的手指,似乎极其轻微地蜷缩了一下。

“其二,”高澄声音沉稳,继续道,“广设蒙馆乡学。不拘门第贵贱,不分胡汉之别,凡适龄童子,皆准入内受教。使其识文字,通算学,明人伦之道。然所学非止圣贤书,更需授以农桑、百工、商贾之实务。待其长成,各凭本事立身,则民智渐开,野无遗贤,家国自得源源不绝之生机!”话音落时,他分明捕捉到杜询眼中骤然亮起的惊异光彩。

高澄深吸一口气,抛出最核心之策:“其三,安流垦荒,薄赋均役。当今天下未靖,流民四散,荒地广袤。宜遣得力官员,详查无主荒田,凡愿定居垦荒者,无论胡汉,皆可授田。”

“官府更当贷与种子、耕牛,助其安家立户。垦荒之初,薄其征赋,宽其徭役,予其休养生息之机。待其根基稍固,再循常制纳赋服役。如此,则野无旷土,人无游食,四方离散之民皆得归附,各得其所!朝廷亦由此增益赋税户口,此实为固本培元之要务!”一番长论终了,高澄才觉胸中气息稍定。

“妙哉!”杜询竟忍不住击节赞叹,霍然起身!他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敏锐地抓住了“不分胡汉”、“薄其征赋,宽其徭役”、“四方离散之民皆得归附,各得其所”这几个字眼,反复咀嚼之下,顿觉豁然开朗。

这看似条理分明的务实之策,竟于细微处暗藏乾坤!其核心,正是对天下生民,无论地域、无论族群,一视同仁的接纳与安置之道!这不正是化解那无形隔阂、收拢离散人心的绝妙良方吗?

“世子此策,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杜询激动得声音微颤,目光灼灼。

“修水利、通道路,如活通国之血脉;兴庠序、授百工,乃强健邦国之筋骨;而这授田垦荒、安流均役……”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更是直指人心根本!于无声无息间,便将那流离失所之心、那族群隔阂之念,尽数抚平!”

“不问出身、薄赋宽役、各得其所……好一个各得其所!”

高澄寥寥数语,竟隐然有海纳百川、抚育万民的王道气象!杜询心中震撼难言,他虽知高澄天资聪颖,却万万不曾料到,其胸中竟藏有如此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