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走后,后来居上的赵红盛就直接坐在了她的位子,将礼盒放在了桌子上。
郑元微微一笑,搓了搓手,道:“红盛啊,这是哪家的公子,看上我那女儿了?”
光是纳采礼,出手就有二十两,那叫上一句公子,的确也不为过。
“林家的。”
赵红盛轻轻一笑,道:“你和我婶是有福了,有这么个贤婿,阿巧要幸福一辈子的,不光是她,你们二老下半辈子也不用愁啦!”
听闻此话,两口子心中忍不住自得,可很快,郑元突然收敛了笑容,看了一眼身后紧闭的房门。
随后,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女儿的幸福和女儿日后的生活质量,他着实有些难以抉择。
他很清楚的知道,如果收了这一份纳采礼,那自家女儿定要恨自己一辈子,可是如果不收,等着林秋来提亲纳采,同意了这门婚事,嫁给林秋后,阿巧的苦日子还不知道啥时候到头。
自家女儿若是不能有好的生活质量,穷苦伶仃,那他一辈子也不能原谅自己。
在这世上,男人难,做父亲的其实更难。
此时此刻,郑元觉得自己像个文化人,想要即兴脱口而出一句小诗。
这世上有两个我,一个想着,你要恨我,我也要让你在金窝银窝里恨我,另一个想着,我不要你恨我,自己的人生便自己抉择。
天地清凉,雪铺就在整个桃树上。
无人知道郑元心中的艰难,似乎选哪个,都是错,又似乎选哪一个,都是对。
“唉!”
郑元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在院中踱步。
这把赵红盛搞的有点懵,仔细思忖自己从坐下来开始说的话,感觉也没什么错的地方,林家本就和郑家是世交,双方儿女也自小青梅竹马,按理来说,没这么难抉择吧。
双脚踩在雪地上,嘎吱作响。
短暂沉默后,赵红盛忍不住说了一句:“郑叔,不知是对这礼金不满意?”
郑元摇了摇头:“二十两银子,是我家一年的开销了,我怎么能不满意,只是你有所不知啊,我那女儿,已经心有所属了….不如,你还是将礼物拿回去吧。”
赵红盛微微一愣,心有所属…..突然,他笑了几声,惹的郑元满头雾水。
“红盛,你笑什么。”
“郑叔啊,不知阿巧的心中郎君,是否就是林秋?”
闻言,郑元无奈的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赵红盛眼睛一眯,又是笑了起来,赶忙解释道:“郑叔啊,这纳采礼金,就是林秋托我送来的啊!”
听闻此话,郑父先是一愣,这时他才记起来刚才赵红盛说的是“林家”,难不是林秋的林?
随后他瞳孔放大,大步走上前去,语气充满了不信:“你说这是林秋送来的?”
“正是!”
赵红盛点了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郑元仍是满脸的不可置信,不只是他,搁谁可能都不信,毕竟在一个月前,林秋还是住在竹巷的破落打渔户,还被水贼抓了去。
这才一个月过去,就拿的出二十两银子?还只是纳采的礼金。
“郑叔,我刚看到这二十两的时候,和你一个神情,可看到阿秋认真的样子,我也就信了。”
赵红盛呵呵一笑。
雪花落在银两上,更显的其晶莹剔透。
郑元搓了搓脸蛋,坐回了凳子上,喘了一口粗气,将眼前的雪花吹的飘了飘。
看着郑元坐立难安的样子,赵红盛已经知道这门亲事算是稳了,随即淡淡一笑:“郑叔,这贤婿你要不要?”
“要,当然要。”
郑元也没有再犹豫,当即就说出了口。
一直在窗前看着院里的郑巧,在看到几人说说笑笑时,没由得心中一阵恼怒,用力一推门,大步跑了出来。
“我都说了我不嫁!不嫁!我的婚姻大事,我要自己来做主。”
她伸手朝赵红盛一指,怒气冲冲道:“你走!”
赵红盛一愣,还没开口说话,郑元就一下子站了起来,板着脸:“怎么和客人说话呢?”
郑巧眉头紧簇,盯着自家父亲,没有丝毫退让的心思,道:“不是说好了等小秋哥到年关吗?嘴上说的好听,现在又急着把我嫁出去,我在这个家里,就这么碍眼吗?”
看着自家女儿的样子,郑元是真庆幸刚才没答应那个媒婆,不然的话,阿巧可是要恨死他咯。
赵红盛站起身来,缓步来到郑巧身边,从怀里掏出来那一根不值钱的木簪子,递了上去:“巧儿姐,我就是来帮阿秋提亲的,诺,这是阿秋让我给你带的纳采礼。”
闻言,郑巧浑身一怔,看着赵红盛手中的木簪子,原本愤怒的情绪逐渐褪去,眼眸浮现出笑容,两颊酒窝也随即浮现。
她忙夺过那一枚簪子,满心欢喜的抱在胸前,盯着赵红盛,眼眸笑出了桃花。
“你是说,小秋哥,准备娶我了!”
赵红盛笑着点了下头。
“正是。”
听到肯定的答复,郑巧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郑元踩着雪缓步走了上来,故意唬着脸问道:“嫁不嫁?”
郑巧忙道:“嫁,我嫁!”
郑元瞪了她一眼:“一点女孩子家的矜持都没有!”
郑巧吐了吐舌头,也不再停留,小跑着回了房间:“爹,你们聊,你们聊。”
看着自家女儿一蹦一跳的背影,郑父郑母也是都露出笑容来,为人父母的,能有啥比自己儿女开心更重要的。
上辈子活银子,下辈子活儿女。
“红盛啊,你和阿巧一块长大,知道她的脾气,她这人就这样。”
郑元转身给赵红盛道了个歉。
赵红盛摆了摆手,笑道:“我肚量还没那么小,郑叔。”
随后,两人又是寒暄了片刻。
直到雪压枝头低,抖落一团厚雪落在肩上,赵红盛才起身离去。
“叔,东西我就留下了,趁天色还早,我再去找阿秋聊聊。”
赵红盛拍掉肩上的雪:“你这边对他还有啥要求没?”
郑元忙摇头道:“那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品行不错,也能吃苦,主要对我女儿也好,他们俩知根知底的,阿巧嫁给他,我也放心,没啥要求了。”
“那就行。”
赵红盛缓缓站起身来。
此时,郑母不动声色的递给了郑元一张红布,郑元微微一愣,也随即会意,站起身子,将红布递给了赵红盛。
赵红盛笑吟吟的接过红布,抱了抱拳,也没有久留,转身离去。
纳采事成,随后问名。
这红布里包着的,就是郑巧的生辰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