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一直蹲在地上抱膝失神的六旬老人似乎察觉到有人在呼唤他,他缓缓抬头,看向陈修那近在咫尺的面庞以及陈修身边几人直勾勾的凝视,顿时被吓破了胆。
“你……你们别过来!求求你们,不要……不要杀我。”
“……”
“老人家,我们没有恶意,您先起来说话。”
陈修说着,就要抬手扶起老人,却被老人猛地拨开。
这……
看着神色张皇的几人,陈修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此时,一个同样双鬓斑白的半旬老人主动站了出来。
“陈大人!还请陈大人不要为难老李头了~”
此人虽然年龄与那位半蹲着的六旬来人差不多,精气神却是十足,以至于陈修一时间认不出他这“第二个老人”!
陈修眉头紧锁,正欲开口,却见那半旬老人背后,一名瘦弱少年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还有少年!
陈修见状,心中又是一震。
眼前少年,观其样貌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与罗兀天宇一个年纪——只比自己小个一两岁罢了,竟也会出现在这里!
陈修不禁脸色一冷,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那“挺身而出”的半旬老人,“老人家……还请把你,所知道的都告知于我!”
老人低垂的脑袋微微抬起,在注意到众人眼中并未出现杀意过后,这才轻叹口气,缓缓开口:“害~~此事说来话长……”
很明显,老人虽然已经愿意敞开心扉,但语气中的恐惧与忌惮仍未消散。
接下来,老人的话让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谷底。
老人从清水郡在前任郡守离开说起,一直说到现任已故郡守赵景泰在黑袍老人唐阎行以他母亲魂魄要挟掌控清水郡……
原来,在前任郡守林旭离开之前,清水郡的百姓就一直过得不怎么样。尽管林旭已经扫清了清水郡的主要毒瘤,周遭的妖兽也少有侵扰,但清水郡的“病”永远不是恶霸与妖兽的威胁——穷,才是清水郡真正的病根所在!
在赵景泰到来之前,清水郡的百姓可谓是“一穷二白”。
清水郡百姓口中的“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一种更深的绝望……
“唉,那些年啊,即便是遇上好年景,地里能收个几分饱,可到头来,还不是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一层层盘剥去。税,捐,徭役,就像是无底洞,一年到头,就连我这个清水郡最大酒楼的老板都变得穷困潦倒,那些百姓手里又能剩下几个铜板?”
老人边说边用枯瘦的手指比划着,眼中闪烁着泪光。
在这个被称呼为“老张”的老人介绍下,陈修等人才知道——原来他就是疏水楼真正的老板!
“朝廷的江山社稷图我看过,清水郡这几年不一直都治理得挺好的吗?!”
高陵川一下子坐不住了,忍不住了站出来,一脸激动地质问道。
老张闻言,苦笑更甚,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账册,轻轻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大人,账册不会说谎。您看,这些都是历年来的真实记录,清水郡的账面上看似光鲜,实则百姓苦不堪言。”
说着,他指向远处一群神色麻木的百姓,眼中满是无奈。
原来,那些所谓的政绩,不过是江山社稷图上的一字之言罢了,而那些外人眼中的光鲜亮丽,也会在上面的大人们下来视察、记录下他们的“丰功伟绩”之后随风消散……
“只有赵大人,才能让我们吃饱饭……”
老张慢慢开口。
在众人震惊之余,他继续道:“赵大人早知道上面那些人不会让我们好过,而他也将实情向我们坦露,跟我们站到一起。
赵大人知道,那些大人们只不过是希望下到我们这些边缘的小地方来捞个好处罢了。
于是,我们清水郡家家户户联合起来,配合赵大人一同‘讨好’那些想要‘吃我们肉’的大人,他们贪财,我们便一同凑齐钱财赠予他们;他们好色,我们便将城里的美女献给他们……
虽然我们也知道,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但这样的主动最起码能够让我们取得他们的信任,获得好感。
因为每次下来视察的大多数都是同一批人,我们也很快洞察了他们的规律——他们大多数都喜欢美女,漂亮的美女!
于是,我们便在赵大人的安排下,将疏水楼改成了如今的花楼。”
“……”
“……”
“之后,在赵大人和清水郡百姓的努力下,我们的疏水楼很快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第一楼!那些下来的大人们彼此之间相互默契,也慢慢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下来只会去拜访疏水楼,最多只在事后收点小钱便不再为难清水郡的百姓了……”
陈修听到认真,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老张,“所以,你们便甘心为赵景泰卖命?你们可知道,他就是你们清水郡以前那个毒瘤的后人!他们唐门杀了这么多清水郡无辜的流浪百姓,你们难道一点也不知道?!”
“呵~回大人,以前确实不知道,我们也是最近这几天才知道的……不过也无妨。”
无妨?!
老张点了点头,继续道:“不瞒大人,从赵大人开始秘密组织我们习武开始,我们便料想到——郡守府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郡守府了……”
所以赵景泰在被唐阎行找上门后,便开始秘密组织了自己的势力——清水郡的百姓,利用他先前在清水郡树立起来的威信。
“就在前天,赵大人特意吩咐我,让我从清水郡中挑出三百位曾经跟随他习武过的壮丁出来——说是保卫清水郡。
清水郡百姓们都很感谢赵大人的贡献,没有他,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苦……
在听到赵大人需要三百人后,我们都知道这事肯定不简单。所以很多百姓都是不服命令自己前来的——以前筹钱“打发”那些大人时,我们都是一户一户为单位出力的,现在赵大人有难,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赵大人一声令下,每家每户都来了人,尽管有些人家里只有老人、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