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天启七年,京城。
礼部主事王淮安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手中的朱笔搁在砚台上。窗外已是漆黑一片,唯有衙门内几盏孤灯摇曳,映照着他案前堆积如山的文书。科举在即,作为礼部负责考务的官员,他已有三日未曾归家。
“王主事,时候不早了,您也该歇息了。“值夜的老吏张德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姜汤。
王淮安接过姜汤,温热的触感让他冰凉的手指稍微恢复了些知觉。“多谢张伯。杨侍郎病倒,这些考务文书若不及时处理,耽误了科举大事,你我担待不起。“
张德叹了口气:“杨大人这一病,礼部上下都乱了套。听说尚书大人有意让您暂代侍郎职务,主持这次科举呢。“
王淮安闻言,手中的姜汤微微晃动,几滴汤汁溅在文书上,他连忙用袖子擦拭。暂代侍郎?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他不过是个六品主事,按例绝无可能越过郎中直接升任侍郎,即便是暂代也...
“张伯,此话当真?“
“衙门里都传遍了。“张德压低声音,“说是杨大人病得蹊跷,前日还好好的,昨日突然就卧床不起,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太医看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王淮安眉头紧锁。杨侍郎虽年近五旬,但素来身体硬朗,怎会突然病重?他正欲细问,忽听门外传来脚步声。
“这么晚了,还有人来衙门?“张德疑惑地转身。
脚步声停在门外,却不见人进来。王淮安起身走到门前,猛地拉开——门外空无一人,只有一阵阴冷的风卷着几片枯叶掠过庭院。
“奇怪...“王淮安喃喃自语,却见张德脸色突然变得煞白。
“王、王主事...您刚才...不是出去了吗?“
王淮安一愣:“我何曾出去过?张伯莫不是眼花了?“
张德颤抖着手指向庭院:“可我分明看见您...穿着官服往东院去了...“
一股寒意顺着王淮安的脊背爬上来。他快步走到廊下,向东院望去——月光如水,照得青石板路泛着冷光,哪有什么人影?
“张伯定是累了,回去歇着吧。“王淮安强作镇定道。
张德却像见了鬼似的,连连后退:“王主事,老奴在衙门当差三十载,从未看错过人...方才那人,与您一模一样...“
王淮安心中一凛,正欲追问,衙门更鼓忽然敲响——已是三更天了。
次日清晨,王淮安顶着两个乌青的眼圈踏入礼部衙门。昨夜张德的话让他辗转难眠,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刚进大门,他便察觉到同僚们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王主事来了!“员外郎李肃远远看见他,竟露出惊讶之色,随即快步迎上来,“您不是告假半日吗?怎么又回来了?“
王淮安莫名其妙:“我何曾告假?“
李肃也是一愣:“方才您...不,是王主事亲口对赵郎中说身体不适,要晚些到衙门。赵郎中还特意嘱咐我们不要打扰您休息...“
王淮安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上来。他一把抓住李肃的手臂:“李兄,你亲眼看见'我'了?“
李肃被他这反应吓了一跳:“自然看见了,就在半个时辰前...王主事,您这是怎么了?“
王淮安松开手,强压下心中翻涌的不安:“无事,许是同僚看错了人。我去见赵郎中。“
穿过回廊时,王淮安听见两个书吏在小声议论。
“...王主事今早怪得很,跟他打招呼也不理人...“
“...听说要升侍郎了,架子自然大了...“
王淮安加快脚步,直奔赵郎中值房。推门而入,却见赵郎中正与一人对坐饮茶——那人穿着与他同样的六品鹭鸶补服,背影竟与他有八九分相似!
听到开门声,那人转过头来——王淮安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两步。那张脸,分明就是他自己!
“这位是...“假王淮安站起身,面露疑惑。
赵郎中看看两人,突然大笑:“王主事,你这玩笑开得可够大的!怎么,找了孪生兄弟来戏弄本官?“
王淮安喉头发紧,声音都变了调:“赵大人,下官并无兄弟...此人...此人冒充下官!“
假王淮安却露出无奈的笑容:“赵大人见谅,这位兄台怕是认错人了。下官王淮安,礼部主事,负责今科考务,怎会是冒充?“
赵郎中看看两人,渐渐敛了笑容:“这...究竟怎么回事?“
王淮安急步上前:“赵大人,我才是真正的王淮安!此人不知是何方妖孽,竟敢在衙门内冒充朝廷命官!“
假王淮安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赵大人,这是下官今晨整理的贡院修缮清单,请过目。至于这位...“他瞥了王淮安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王淮安无法解读的光芒,“或许是下官的容貌与他相似,引起误会了。“
赵郎中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眉头渐渐舒展:“嗯,条理清晰,比昨日的草稿完善多了。“他转向王淮安,语气严厉起来,“你是哪个衙门的?为何冒充王主事?“
王淮安如坠冰窟:“赵大人!我...我有官凭为证!“他慌忙去摸腰间的鱼袋,却摸了个空——鱼袋不见了!
假王淮安适时地从腰间解下鱼袋,恭敬地递给赵郎中:“大人请验看。“
赵郎中查验无误,脸色彻底沉下来:“来人!把这个疯子拖出去!“
两名衙役闻声而入,不由分说架起王淮安就往外拖。王淮安拼命挣扎:“赵大人!我才是王淮安!他是假的!他偷了我的鱼袋!大人明察啊!“
无人理会他的呼喊。被拖出衙门时,王淮安最后看见的是假王淮安站在廊下,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向他轻轻点头致意,仿佛在说——你的位置,我收下了。
被扔出礼部大门后,王淮安跌坐在石阶上,脑中一片混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有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那人不仅相貌相同,连官凭鱼袋都能拿出...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莫非自己才是假的?
“不!“王淮安猛地摇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疼痛让他清醒了些。他必须回家,妻子林氏一定能认出真正的他。
王淮安跌跌撞撞地向家的方向跑去。穿过繁华的街市时,他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可每次回头,又只看见寻常的行人商贩。
王家宅院位于城西的槐树胡同,是祖上传下的老宅。王淮安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前,刚要拍门,却听见院内传来妻子的笑声——那笑声轻松愉快,是他许久未曾听过的。
“娘子!开门!是我!“王淮安用力拍打门环。
笑声戛然而止。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管家老周警惕的脸。
“老周!是我!快让我进去!“王淮安急切地说。
老周却像见了鬼似的,猛地后退:“你...你是谁?老爷正在内院用膳...“
王淮安一把推开老周,冲进院内:“娘子!娘子!“
内院石桌旁,假王淮安正与林氏对坐用膳,桌上摆着几样精致小菜。见王淮安闯入,假王淮安从容起身,将林氏护在身后。
“这位兄台,擅闯民宅可是重罪。“假王淮安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林氏从丈夫身后探出头,眼中满是恐惧:“夫君,这人...这人怎么与你长得一模一样?“
王淮安心如刀绞:“娘子!我才是你的夫君啊!此人不知是何方妖物,冒充于我!你还记得吗?三日前我因科举公务未曾归家,你让春桃给我送了换洗衣物和杏仁酥...“
林氏脸色骤变,抓紧了假王淮安的衣袖:“他...他怎会知道这些?“
假王淮安抚慰地拍拍妻子的手,转向王淮安时,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阁下既然知道这么多,想必暗中窥探多时了。老周,报官。“
王淮安绝望地看着妻子——她眼中只有恐惧和怀疑,没有一丝认出他的迹象。他想上前抓住她,却被老周和闻声赶来的家丁拦住。
“滚出去!疯子!“家丁们推搡着他。
被赶出家门时,王淮安回头最后望了一眼——假王淮安站在院中,月光照在他脸上,那表情既不是得意也不是嘲讽,而是一种可怕的平静,仿佛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夜幕降临,王淮安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他试过去找同科好友,可所有人都当他疯了;他想去大理寺告状,却被衙役赶了出来——没有官凭,他连自己的身份都无法证明。
“我才是王淮安...我才是...“他喃喃自语,引来路人怪异的目光。
不知不觉间,他又回到了礼部衙门。夜深人静,衙门大门紧闭,只有值夜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王淮安绕到侧门,发现门竟然虚掩着——这不合规矩,礼部衙门夜间必须落锁。
推开门,阴冷的穿堂风扑面而来。衙门内一片漆黑,只有最里间的屋子透出微弱的灯光——那是他的值房。
王淮安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向光源走去。值房的门半开着,他悄悄探头望去——
假王淮安正伏案疾书,案头堆满了文书。而更让王淮安毛骨悚然的是,杨侍郎竟然坐在一旁,面色青白,双眼无神,却不时对假王淮安的工作点头表示赞许!
“杨...杨大人?“王淮安失声叫道。
假王淮安闻声抬头,看见门外的王淮安,竟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你来了。“
杨侍郎也缓缓转过头——王淮安这才看清,杨侍郎的脖子上有一圈明显的紫黑色勒痕,眼睛浑浊无光,分明是个死人!
“啊!“王淮安惊叫一声,转身就跑。身后传来假王淮安平静的声音:“跑什么?你不是一直想当侍郎吗?杨大人亲自来指导工作,这是多大的荣幸啊...“
王淮安跌跌撞撞地冲出衙门,夜风呼啸,卷着枯叶打在他脸上。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只知道必须逃离那个可怕的“自己“。
转过一个街角,王淮安突然撞上一个人。抬头一看,竟是张德!
“张伯!救救我!衙门里有鬼!杨侍郎死了!有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冒充我!“王淮安抓住老吏的手,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张德却露出古怪的笑容:“王主事,老奴等您多时了。“
王淮安这才发现,张德的眼睛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他想松手,却被张德死死抓住。
“您跑什么?“张德的声音突然变得年轻有力,“礼部需要能干的官员,既然您分身乏术,自然有人替您分担...很快,您就会成为最优秀的侍郎大人...“
王淮安拼命挣扎,却见黑暗中走出更多人影——都是他熟悉的同僚,每个人的眼睛都泛着同样的绿光,缓缓向他围拢过来...
王淮安的双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眼睁睁看着那些泛着绿光的同僚向他逼近。张德的手像铁钳般箍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不像一个年迈老人应有的。
“你们...究竟是什么东西?“王淮安声音嘶哑,后背已抵上冰冷的墙壁,退无可退。
李肃从人群中走出,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王主事何必惊慌?我们不过是想助您一臂之力。您勤勉尽责却仕途坎坷,不觉得委屈吗?“
王淮安突然想起三日前那个雨夜,他独自在值房熬夜处理公务时,曾无意中翻到一本奇怪的册子。册子记载着前朝一个秘术——以人偶替身代行官职,本体则可安享富贵。当时他只当是前人妄言,随手将册子塞回了书架最底层...
“那本册子...“王淮安瞳孔骤缩,“你们动了那本册子!“
张德的笑声变得尖锐刺耳:“王主事果然聪明。不错,那并非普通册子,而是'替魂术'的残卷。只要有人真心实意地许愿,我们就能帮他实现。“
王淮安猛然想起那夜自己疲惫至极时,确实曾喃喃自语“若有人能替我分担公务该多好“。难道就是这一句无心之言,招来了这些邪物?
“我不要什么替身!把我的身份还给我!“王淮安奋力挣扎,却见假王淮安不知何时已站在人群后方,手中捧着一盏青灯,灯火幽绿如鬼火。
假王淮安缓步上前,每走一步,身形就模糊一分,待走到王淮安面前时,已化作一团人形黑雾:“还给你?晚了。你的妻子已经认我为夫,你的同僚已认我为上峰,连尚书大人都赞我办事得力...现在,我才是王淮安。“
黑雾突然扑向王淮安面门,他只觉得一股刺骨寒意侵入七窍,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恍惚中,王淮安感觉自己漂浮在半空,看见“自己“正站在街巷中整理衣冠,随后神态自若地向王家宅院走去。而他的身体却像破布般被丢弃在暗巷深处,无人问津。
“不...这不对...“王淮安想呐喊,却发不出声音;想挣扎,却控制不了身体。他感觉自己正在被一点点抽离这个世界,意识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