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章
话说大唐年间,长安城街头茶馆里,众人正围着拾遗子,听他讲那西游取经的奇事。有个年轻人好奇地问:“先生,都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是佛祖安排好的,既然一切都注定了,那他们是不是不用费力气就能成功?”
拾遗子笑着摇头,缓缓说道:“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可细想却不然。你看那唐僧,从长安出发,一路上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哪一难不是拼了命才闯过去?虽说佛祖早有安排,可这路上的苦与累,都是实实在在的。就拿三打白骨精来说,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妖怪,可唐僧肉眼凡胎,愣是误会他滥杀无辜,念起紧箍咒,还要赶他走。孙悟空即便知道取经是天命,也得忍受被误解的委屈,费尽口舌去解释。若他觉得反正都是注定的,甩手不管回花果山,这取经大业还能成吗?而且,谁能提前知道这些劫难何时来、怎么应对?等经历完了,回头一看,才恍然大悟这是注定的安排,可当时哪有那么容易?所以啊,就算知道是宿命,也得脚踏实地去闯,不然天命也成空。”
二、铸剑章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铸剑世家的小徒弟,听闻拾遗子学问高深,特意登门求教。小徒弟一脸苦恼地说:“先生,我家世代铸剑,都说每一把宝剑何时出世、会有怎样的主人,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可我铸剑总失败,是不是注定我成不了好铸剑师?”
拾遗子带他来到铸剑坊,指着熊熊燃烧的炉火说:“你看这炉火,要铸出好剑,火候、材料、手法缺一不可。就算宝剑有它的宿命,可若你偷懒不钻研技艺,随便把铁扔进炉子里,能铸出神兵利器吗?曾经有位铸剑大师,为了铸一把绝世宝剑,走遍名山大川寻找合适的材料,日夜守在炉边调整火候。他知道宝剑会有主人,但他更清楚,不付出努力,宝剑的宿命就无法实现。而且,在铸剑过程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意外,是材料不对,还是火候过了,都得靠自己去摸索应对。等宝剑铸成,被有缘人得到,大家才说这是注定,可之前的艰辛,只有铸剑人自己清楚。所以啊,别只想着宿命,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三、商贾章
在宋朝繁华的汴京城,有个年轻的商人找到拾遗子,满脸愁容地说:“先生,我做生意总是亏本,有人说我的财运都是注定的,既然如此,我是不是该放弃?”
拾遗子带他走到热闹的集市,看着来来往往的商人和顾客说:“你看这集市,看似热闹,实则暗藏玄机。每一笔生意的成交,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就算你的财运有定数,可你若不了解市场需求,不懂得和顾客沟通,不精心挑选货物,能赚到钱吗?就说隔壁的布庄老板,他每次进货前,都会仔细研究流行的花色和布料品质,还会根据不同顾客的喜好推荐商品。他知道生意有起有落,但他没有坐等财运上门,而是积极去经营。而且,生意场上变幻莫测,今天畅销的货物,明天可能就无人问津,谁能提前知晓这些变化?等生意成功了,大家说这是注定的财运;失败了,就说是命不好。可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努力去把握机会。所以,别被宿命论困住,好好琢磨生意经才是正道。”
四、战阵章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一位年轻的军官向拾遗子请教:“先生,有人说每场战争的胜负都是注定的,那我们努力训练、排兵布阵还有什么意义?”
拾遗子看着军营里忙碌训练的士兵,说道:“战争的胜负或许有冥冥中的定数,但这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你看历史上多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难道只是因为命运眷顾?就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看似弱小,可他们精心谋划,利用天时地利,巧用火攻,才大破曹军。若他们觉得胜负已定,不积极备战,不寻找破敌之策,能赢得胜利吗?而且,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就可能改变整个战局。谁能在战争开始前就准确知道命运的走向?等战争结束,回顾起来,才说这是注定的结果。但在过程中,每一个士兵的努力、每一个将领的指挥,都至关重要。所以,即便相信宿命,也要全力以赴,否则只会成为失败者。”
五、耕织章
在一个普通的农耕村庄,有个年轻的农夫找到拾遗子,唉声叹气地说:“先生,今年大旱,庄稼都快干死了,有人说收成是注定的,我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是这样吗?”
拾遗子和他一起来到干涸的田地,说:“虽说收成或许有定数,但你若就此放弃,那注定是颗粒无收。你看隔壁村的老农,遇到干旱,他带着村民挖渠引水,日夜守护庄稼。他知道天气难以预测,但他没有听天由命,而是想尽办法抗旱。而且,在耕种过程中,谁能提前知道会不会遇到病虫害、会不会有其他意外?等丰收了,大家说这是命中注定;歉收了,就抱怨命运不好。可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尽力去争取。就像织工织布,若不认真选纱、精心纺织,只等注定的布匹出现,那永远也织不出好布。所以,别被宿命论影响,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努力去做。”
六、求学章
清朝末年,有个寒窗苦读的书生向拾遗子诉苦:“先生,我考了好几次科举都没中,是不是我命中就没有当官的命,再努力也没用?”
拾遗子带他走进书房,指着满架的书籍说:“读书求学,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路。就算你命中有当官的机缘,可若不勤奋读书,不深入钻研学问,这机缘也会溜走。你看那些高中的举人进士,哪个不是日夜苦读,博览群书?他们知道科举之路艰难,但没有放弃努力。而且,考试内容不断变化,考官的喜好也难以捉摸,谁能提前知道自己能不能中举?等金榜题名,大家说这是注定的命运;名落孙山,就觉得是命不好。但在这过程中,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才是关键。所以,别轻易被宿命论打倒,坚持学习,提升自己,说不定机会就在下一次。”
七、行医章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年轻的郎中找到拾遗子,困惑地说:“先生,有些病人无论怎么治都治不好,是不是他们的生死都是注定的,我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
拾遗子和他一起来到医馆,看着忙碌的大夫和病人说:“生死或许有定数,但作为医者,若因此放弃救治,那就是失职。你看那些名医,遇到疑难杂症,会查阅大量医书,请教同行,想尽办法寻找治疗方案。他们知道人的命运难以预测,但他们没有放弃每一个生命。而且,在行医过程中,病情变化多端,谁能提前知道病人是能康复还是会恶化?等病人痊愈,大家说这是注定的福报;若不幸离世,就说是命该如此。但关键在于医者有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所以,别被宿命论左右,用心行医,才是正道。”
八、艺匠章
明朝年间,有个年轻的木匠向拾遗子请教:“先生,我做的家具总是不如别人的好,是不是我注定成不了好木匠?”
拾遗子带他来到木匠作坊,看着精美的家具说:“每一件精美的家具,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就算你有成为好木匠的命,可若不认真学习技艺,不注重细节,也无法做出好作品。你看那位老木匠,他做每一件家具,都会反复测量尺寸,精心打磨每一个部件,力求完美。他知道自己的手艺会越来越好,但他没有坐等命运的眷顾,而是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木材的纹理、拼接的技巧,都需要自己去解决。等作品完成,被人称赞,大家说这是注定的天赋;若作品粗糙,就觉得是命不好。但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所以,别相信宿命就能决定一切,用心钻研,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木匠。”
九、乐师章
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有个年轻的乐师找到拾遗子,沮丧地说:“先生,我演奏的曲子总是没人欣赏,是不是我注定成不了有名的乐师?”
拾遗子带他来到热闹的街头,听着街头艺人的演奏说:“音乐之道,在于用心。就算你有成为名乐师的命,可若不刻苦练习,不了解听众的喜好,也难以成功。你看那位街头艺人,他每天都坚持练习,还会根据不同场合演奏不同的曲子,吸引了很多听众。他知道成名之路不易,但没有放弃努力。而且,音乐的潮流不断变化,听众的口味也各不相同,谁能提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会受欢迎?等一曲成名,大家说这是注定的才华;若无人问津,就觉得是命不好。但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不断提升演奏水平,去适应市场。所以,别被宿命论束缚,努力创作和演奏,才能实现梦想。”
十、侠士章
在江湖中,有个年轻的侠客向拾遗子询问:“先生,有人说江湖恩怨都是注定的,那我们行侠仗义还有意义吗?”
拾遗子看着江湖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江湖中的是是非非,或许有其定数。但行侠仗义,是为了心中的正义。你看那些大侠,遇到不平之事,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之中。他们知道江湖险恶,命运难测,但没有因此退缩。就像有一伙强盗欺压百姓,大侠们得知后,不顾危险去对抗。在这个过程中,谁能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会不会受伤甚至送命?等平息了祸乱,大家说这是注定的正义得到伸张;若失败了,就说是命运不济。但关键在于侠客们有没有为了正义去努力。所以,即便相信宿命,也不能放弃行侠仗义,这才是江湖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