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郑泌昌 第48章 忍心割爱与主导钱庄

作者:艾斯奥美拉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3 20:30:4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沈砚冰看到王戎的眼睛亮晶晶,他的心再次猛跳两下。

这样的眼神,他见过太多了。

勾栏的小红,青楼的小青,教坊的小白......

看到他来,都是相同的眼神。

他知道,那不是真感情。

可银子堆得足够高,压倒了理智,感情也就慢慢升温。

再看看郑兆安,他两眼平视,如古井一般,毫无波澜。

是郎无情,妾有意啊。

但沈砚冰一瞬都没有犹豫,决定退出这场三角恋。

我爱她,她爱他。

作为首富之子,他不想因为感情而树立敌人。

哪怕只是一个可能的,潜在敌人。

若是他喜欢王戎的情报,被有心人利用,他和郑兆安之间脆弱的关系,立马会遭受冲击。

一个漂亮姑娘而已,今晚上就赏自己三个更漂亮的。

父亲教导他,女人如衣服。

只要银子足够多,想换什么衣服,都会有。

所以,要搞钱,不择手段地搞钱。

而想要更好地搞钱,读书科举是唯一途径。

沈一石动用大量关系,耗费诸多银两。

给他换了身份,却发现,他不是读书的料。

或许,这就是命吧。

当沈一石发现沈砚冰不适合读书后,便让他走上了自己老路。

成不了权贵,那就依附权贵。

“我的衣服抵押在你这里,等我回家,换了衣服,再赎回来。”

王戎又认真看了郑兆安两眼,记下他的容貌。

主要是怕还错人,以她的零花钱,承担不起这个错误。

“无需着急。”

郑兆安应付完王戎,转身去找沈砚冰。

他刚做了一个忍心割爱的决定,赶紧调整心情,应对郑兆安。

“你做过钱庄生意么?”

郑兆安将沈砚冰拉进一楼船舱,落座后,问道。

为了避嫌,郑兆安的女眷们上了大船二楼。

湿了衣服的书生们,则站在船头,迎风站立,等待靠岸。

他们也想进去,可被沈砚冰喝止一声后,只能硬扛西湖春风。

春风不解风情,吹乱了他们的心。

刚刚数位家眷,年轻靓丽,让他们的心,随船一起摇曳。

他们不去看二楼,各个故作姿态。

换做一般人,例如春桃,她就趴在窗户上观望。

“三位夫人,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春桃好奇。

“想要引起我们注意,让我们芳心暗许。”

小雨也凑过来,扫了一眼,切了一声,鄙视道。

“啊,那我还是不要看了,二少爷会介意的。”

春桃想起了郑兆安为了正名,惩戒恶奴的事情。

“看呀,一定要看,要不然他们会泄气的。”

小雨还招呼芸娘和如烟姑娘过来,一起偷偷打量他们。

王戎听不懂她们的话,只觉得和讲史书的儒生一样,充满魅力。

他身着郑兆安的衣服,也凑了上来。

“看过来了,看过来了,保持好姿势!”

学子们各个傲立船头,自认为风流倜傥。

外面的儒生被钓成了翘嘴,里面的沈砚冰则眉头紧皱。

“钱庄?九出十三归?”

沈砚冰不明郑兆安何意,但他已经说出了钱庄的精髓。

“若是盐引与钱庄呢?”

郑兆安继续问道。

“这,这,我不知道了。”

沈砚冰摇摇头,以他的脑袋,无法想象出没见过的东西。

“我想让你来主导钱庄,你愿意么?”

郑兆安接着问道。

沈砚冰很聪明,他猜到了郑兆安想要干什么。

可钱庄,真不是一个什么赚钱的生意。

若是放贷给穷人,催收要养打手,利润微薄,还要承担恶名。

若是放贷给富人,可他们本就富有,很少需要借贷,反而经常借贷出去。

作为立家之本,沈砚冰认为织厂才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沈砚冰犹犹豫豫、扭扭捏捏,很想推掉这个事情。

但郑兆安很有耐心,主要是他没有多少选择。

在认识的人里面,接触生意最多的,反而是眼前很想拒绝他的人。

没办法,盐引到了。

而且距离与浙江各个盐商约定的日子,越来越近。

盐引钱庄的事情,必须找一个主事人。

郑兆安很想当这个负责人,可他要备考,没时间也没精力。

另外,读书人的身份,也让他不能过多参与。

他迫切需要一个代理人,一双白手套。

“我,试一试吧。”

沈砚冰等了半天,郑兆安也没有“瞧出”他的为难,那他还有什么选择么?

“我手头有十万张盐引,价值几何?”

郑兆安也不想赶鸭子上架,但他眼前只有这一只鸭子,只能赶着沈砚冰上架。

“一张盐引,市场价二三十两。”

沈砚冰对此了解不多,但基本的价格,他还是清楚的。

“十万张盐引,那就是二三百万两!”

沈砚冰咽了口唾沫,这么大笔资金,他还没掌管过呐。

他激动起来,本以为是普通钱庄的那种生意。

这帐一算,动辄百万以上。

沈砚冰兴奋起来,他主导的第一个是生意,很可能就要超越父亲沈一石。

“我的玩法是这样的......”

郑兆安低声耳语,沈砚冰认真聆听。

郑兆安说了一个开头,沈砚冰疑惑不解。

可随着郑兆安不断解释,沈砚冰恍然大悟。

大船靠岸,沈砚冰兴奋离去。

湿了衣服的学子们,写了欠条,赶紧回家换衣服。

主要是王戎那么嚷嚷了,他们总不能比不过一个“弱”女子吧?

郑兆安回望一眼西湖,真是没心情看它。

乘坐马车返回,郑兆安一头扎进书房,写写画画。

芸娘等人好奇,上前查看。

是和上次一样,看得懂文字,却看不懂图案的东西。

是夜,郑兆安找到父亲,他需要知道一些基本情况。

“杭州府有多少铁匠,可产多少生铁,煤炭情况如何?”

郑兆安夺命三连问。

“浙江有在籍铁匠六千余,官营铁矿十八座,私采者百余座。”

郑泌昌对前两个问题,对答如流。

布政使司下设铁课提举司,故而知晓实情。

“生铁的话,年产七十万斤。”

郑泌昌思索一会儿,说道。

“至于煤炭,浙江不产,主要从江西乐平运煤炭来。”

郑泌昌皱眉回答道,不知道安儿如此询问,是为了做什么。

“父亲,您能调来多少铁匠,调用多少生铁,运来多少煤炭?”

郑兆安心里估算一番,想要将织机完全铁化,不太可能。

如此一来,只能将关键的位置生铁化,其他能用木制的,还需要用木头。

“铁匠免费征招,给口饭吃就可以。”

郑泌昌不用问,就知道郑兆安要干什么,应该是和织厂有关。

只是,织厂不该找木匠么,找铁匠干什么?

“至于生铁,不限量,去查抄私矿即可。”

郑泌昌继续说道。

“煤炭通过水运,可送过来,每万斤数十两。”

郑泌昌继续说道。

今年冬天特别冷,他烧的炭火,就是来自江西乐平。

只不过,他用的是无烟煤,经过特别煅烧,价格更贵。

“那么,父亲,您想把这些织厂,放在哪儿?”

郑兆安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杭州府!”

郑泌昌脱口而出,但他很快陷入沉默。

这个答案,很显然不正确。

安儿问了三个问题,但其中两个可以内部解决。

唯有第三个,是需要借助外力的。

也就是说,能缩短煤炭运输距离的位置,反而最佳。

再考虑到倭患,最佳位置是京杭大运河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