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一位看着五十多岁的,面容沉稳的宦官出列,恭恭敬敬地拜见道:
“奴婢高时明拜见陛下,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朱由检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位宦官,随后开口道:
“皇嫂将身边的总管太监派到朕身边,万一魏忠贤再对皇嫂下手,朕现在对于后宫之事触及不深,这可如何是好?”
懿安皇后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恨意:“先帝已然离哀家而去,这魏忠贤奸贼作恶多端,只盼能为我那可怜的皇儿报仇雪恨,哀家如今已无所求。”
朱由检见状心中明白,此刻全天下都在看着他如何处置魏忠贤。
连懿安皇后都已表明如此决绝的态度,可见魏忠贤这些年树敌众多,原本他还想着能否让魏忠贤为自己所用,
但如今看来,魏忠贤已成了朝堂上的毒瘤,若不铲除,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祸端。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若魏忠贤不倒,其他人又怎会有进步的机会,为大明效力?
朱由检心中暗叹,原本还想试探皇嫂的决心,此刻见她这般果决,再无犹豫:
“既如此,高伴伴就跟朕回乾清宫吧。“
他话锋一转,
“对了,皇后刚入主坤宁宫,这后宫琐事恐怕还摸不着头绪,不如请皇嫂暂且帮衬着管一段日子?“
周皇后先是一愣,随即会意,连忙接口:
“正是呢皇嫂,我初来乍到,连各宫太妃的面都认不全,还得劳烦您多教教我。“
懿安皇后哪能不懂,朱由检已下定决心铲除魏忠贤,这是要她从后宫撕开突破口,轻轻颔首:
“也罢,我就替你盯着些,等皇后熟络了再说。“
三人相视一笑,默契在殿中流转,大家相视一笑,便不再提及此事。
周皇后也十分机灵,赶忙转移话题,连忙说起近日坤宁宫闹的小笑话。
什么新来的小宫女把胭脂水粉错当茶饮,惹得众人忍俊不禁,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时间在他们的交谈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夜色已深。
见此,朱由检主动站起身来,说道:
“皇嫂,早些歇息,乾清宫还有诸多事务等着朕去处理。等朕下次来,定会给皇嫂带来好消息。”
懿安皇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待道:
“嗯,哀家在此恭候佳音,祝陛下旗开得胜。”
离开慈宁宫的宫殿后,朱由检与周皇后并肩而行,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好似神仙眷恋般。
朱由检脚步稍缓,思索片刻后说道:
“皇后,最近这朝堂局势波诡云翳,朕一心扑在理清朝局之事上,冷落了皇后,实在是有愧于你。”
还不待朱由检把话说完,周皇后轻轻抬手阻止了他,她微微仰起头轻声说道:
“皇上,不必多言。我们既已结为夫妻,便如同那并蒂莲,同气连枝,荣辱与共,我相信你。”
朱由检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伸手握住她的芊芊细手,说道:
“皇后知我,此生得卿如此,夫复何求。卿不负君,君亦不负卿,朕定会护你周全,护这大明江山周全。”
乾清宫
朱由检独自伫立在书房的书架前,桌案上堆着未批的奏折。
身旁只有王承恩和高时明两位宦官相伴。
此刻朱由检仿佛卸下了,身上那副沉重的帝王包袱,整个人都轻松了几分,开口说道:
“高伴伴,皇嫂将你举荐给朕,不知高伴伴对这内廷纷争,有何高见能教朕?”
高时明知道,这便是自己苦等多年的绝佳机会。
在天启帝在位之时,魏忠贤权倾朝野,他无力与之争宠。
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待在懿安皇后身边,默默蛰伏,如今天启帝驾崩新帝继位,他等待的时刻终于到来。
“陛下,这皇宫二十四监等内廷机构,看似错综复杂。但奴婢在东厂中尚有旧人,而且当年魏朝曾在东厂颇有声望,被魏忠贤杀害,众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谏言陛下。”
高时明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朱由检的神情,见朱由检面无表情,不敢有丝毫迟疑,赶忙接着说道:
“如今,只需奴婢前去与他们交谈一番,定能让他们归于陛下麾下,为陛下效力。”
昔年这魏朝与魏忠贤,结为拜把子兄弟,魏朝多次向司礼监太监王安推荐魏忠贤。
怎料后来魏忠贤勾搭上魏朝的对食客氏。古人信奉“朋友妻不可欺”,奈何魏忠贤不是这样的人。
后来因为魏朝朝政繁忙,无暇顾及客氏,而魏忠贤相貌堂堂,一来二去,客氏便与魏忠贤勾搭成奸。
魏忠贤处心积虑,对客氏大献殷勤,博得客氏欢心,最后将魏朝一脚踢开,自己上位,真可谓“好兄弟,在心中”!
朱由检微微颔首,转而问王承恩:
“曹伴伴何时抵京?“
这曹伴伴便是曹化淳,自朱由检还是婴儿时,便在其身边悉心照料,二人感情深厚。
原来这曹化淳也是司礼监太监王安之义子,在王安被流放到南海子被杀后。
而曹化淳也因这层关系被贬谪到南京,临走之际,曹化淳还特意推荐王承恩照顾朱由检。
故而,在朱由检登基之初,便通过王承恩与曹化淳取得了联系。
王承恩趋前半步:
“回陛下,曹公公已过德州,五日内必到。“
高时明听完,心中暗惊,原来陛下早已布局,定了定神,朗声道:
“陛下圣明!待曹公公回京,奴婢愿领东厂众人为陛下前驱,必让魏阉党羽无所遁形。“
“高伴伴,汝寻机去联系众人,待曹伴伴回京,便是收网之时,彻底铲除他在内廷的势力。”
“奴婢万死不辞!“
高时明领命,心中满是激动。仿佛看到了自己光明的前途!
朱由检望着高时明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朱由检转头看向一旁侍立的王承恩,开口问道:
“王伴伴,朕有一惑不解。为何那些文人死死盯着魏忠贤,总是容不下他?此人于朕,虽多有不便,然朕尚未轻动,他们却如此急切。”
王承恩听罢,微微垂首,思索片刻后,缓缓言道:
“陛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此乃千古不易之理。且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们如此行事,一来是为正朝纲,二来亦是向陛下表忠心,盼陛下能重整乾坤。”
朱由检听闻王承恩之言,顿时大笑起来,笑声在暖阁内回荡。
“哈哈哈!王伴伴,此言甚是有理。朕望你能记住今晚与朕所说之话,日后行事,当以大局为重,莫负朕望。”
王承恩忙躬身应道:“陛下放心,奴婢定当铭记于心,不负陛下厚恩。”
暖阁内,烛火依旧闪烁,朱由检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方,思索着这复杂朝局中,下一步该如何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