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孙承宗随天子步入养心阁,眼前景象令他愕然。
此地原为天启帝用来存放木工装备之处,然此刻,那些奇巧玩物早已被清理一空。
阁中豁然开朗,迎面高悬一幅巨大的《万国坤舆图》。
殿阁中央,更是陈列着一座北直隶的山川形势沙盘,沟壑城池,历历在目。
朱由检走到孙承宗身侧,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沙盘舆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孙卿且看,此图此盘,乃朕命温侍郎于礼部、翰林院诸君,闲暇之余,督率博学之士,耗费心力所成。”
朱由检心中亦不免慨叹,身为帝王,有时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可让天下聪明之人,尽为自己所用。
只可惜,他目光落在那沙盘上,仍觉其山川脉络稍欠神韵。
不知那位足迹踏遍大明的奇人徐霞客,此刻云游何方?
一念及此,朱由检心底掠过一丝“阴暗”:朕在此处夙兴夜寐,为大明朝呕心沥血,岂容此人悠游山水,占着大明驿站的便宜,公费旅游逍遥自在,天下岂有如此便宜之事?
早晚要将他“请”至京师,以其双脚丈量之实学,为大明疆理测绘鞠躬尽瘁,方不负其一身才学!
孙承宗此刻看着殿中情形,想他戎马半生,督师辽东,亦从未得见如此直观看着这天下舆图与北直隶沙盘。
孙承宗此刻也被朱由检连番霹雳手段所镇住,当下拱手说道:
“陛下,微臣拜服,不知陛下需要微臣做些什么?”
朱由检见状,唇角微扬,暗道:别怪朕不讲武德,疯狂输出,朕就是要你无处躲闪。
当下颔首道:“孙卿所陈蓟辽五事,在朕看来皆可行。然不可如卿在奏疏所言之急切!朕不需卿‘五年开太平’,朕要卿‘五年稳边疆’!卿为朕稳住这北门边疆,给朕五年光阴,朕必还卿一个焕然一新的大明朝堂!”
孙承宗闻言,凝神沉思片刻,眼中疑虑渐消,探询:“陛下深谋远虑,老臣谨受教。然则具体当如何行事,尚请陛下明示?”
朱由检见孙承宗终能正视己见,心知时机成熟,遂引其至坤舆图旁,将心中辽东方略和盘托出:
“孙卿且随朕观此。”
他手指精准点向辽东觉华岛方位,语气转冷:
“宁远战后,觉华岛粮秣付之一炬,朕览其战报,疑窦丛生!所谓‘以辽人守辽土’之策,恐藏莫大凶险!朕欲以卿阁臣之重,亲赴蓟辽,暗中彻查此中关节,朕自会遣得力心腹,襄助卿行事。”
此言一出,侍立一旁的温体仁心头剧震,他万没想到,天子对孙承宗这帝师元老的安排,竟是以阁臣外放。
孙承宗听罢,面上却无半分犹疑。
昨夜同僚争权之态,与今日天子所揭露的朝堂内耗、边疆糜烂相比,令他心生厌弃。
值此社稷存亡之秋,与其在朝中虚与委蛇,不若远赴边陲,为国守土!他当即撩袍欲拜:
“陛下信重,托付如此机要!老臣孙承宗,必鞠躬尽瘁,肝脑涂地,绝不负陛下之望!”
朱由检伸手虚扶,随即手指又移向孤悬海外的皮岛:
“朕已召毛文龙、袁可立入京陛见。待其抵京,孙卿当与之深谈,务求同心戮力,共御外侮!切记绝不可行那亲者痛仇者快、自毁长城之事!”
接着,朱由检指向朝鲜半岛:“朝鲜国王李倧,前番遣使入京,弹劾毛文龙。彼时尚不知朕已登基,故朕令其另遣使节,详陈其事。此中牵涉,关乎东疆安稳,待新使抵京,孙卿亦需随朕共议,以定方略。”
朱由检手指蒙古地域:
“孙卿既主张连和蒙古,想来胸有韬略。林丹汗使者已至京师,朕已密令刘诏、朱童蒙联结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共抗其势。卿以为,当如何‘连虏制虏’,方为主动?再不可如往昔,坐视诸虏相攻,徒耗我屏藩之力!”
孙承宗精神一振,沉声道:
“陛下明鉴!当此之势,正宜‘以夷制夷’,借力打力。陛下密联诸部抗林丹汗,乃高明之举。臣以为,当以此为契机,迫其为我所用,共遏建虏东进之锋!”
“善!”
朱由检缓缓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孙承宗见天子竟在辽东、朝鲜、蒙古诸方布下如此大局,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不由得悚然动容,忧心道:
“陛下!事涉多方,牵连甚广,棋局浩大!然棋大则险,若其中一环有失,恐牵一发而动全身,致满盘皆危啊!”
“正因如此!”
朱由检目光灼灼,直视孙承宗,
“朕才需孙卿亲赴蓟辽,坐镇山海关!卿此去,不必急于求成,将那五事尽善尽美。朕只要卿做好三件根本:
其一,汰冗卒,兴屯垦,务必使裁汰之兵、流散之民各得其所,绝不可令其合流生乱。
其二,整肃军纪,涤荡积弊,使将敢战,兵敢死!
其三,居中调度,协和诸方——毛文龙、蒙古诸部乃至朝鲜,皆需卿以阁臣之威,统摄全局。
而且务必确保北疆无虞,一粒粮、一文饷,皆不得流入建虏之手!”
“孙卿深得朕心!卿此去蓟辽,便是朕在北疆的定海神针!只需稳住大局,为朕赢得这五年光阴。待朕廓清朝堂,整饬内政,充盈府库……”
他目光扫过沙盘上壮丽河山,语气中充满不容置疑的期许,
“卿今日所求之良将精兵、足饷利器,他日必将源源不断,供卿驱策!孙卿所求之琐事,何愁不成?”
“孙卿,”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与期许,
“当信朕!值此大争之世,强则生,弱则亡!朕望与卿等股肱之臣,戮力同心,共扶社稷!他日功成,紫光阁上,必有卿等丹青垂范,彪炳千秋!”
温体仁闻此“紫光阁留名”之语,顿觉一股热血直冲顶门。
他自诩清流,甘守清贫,已脱离当下的低级趣味。
所求者,不就是在这污浊世道照亮众人,当下立刻拱手行礼道:
“陛下圣明烛照!臣等必竭忠尽智,拱卫圣躬,助陛下重振大明乾坤,再开煌煌盛世!”
孙承宗深深看了一眼这位后来居上、俨然天子近臣的温体仁。
然此刻国事为重,他随声应和道:“陛下深谋远虑,臣等敢不效死?有陛下运筹帷幄,臣等尽心辅弼,大明无忧矣!”
朱由检听罢二人誓言,目光最终落回温体仁身上,心中微动
难怪自古为君者,都喜此等识进退、明事理、言语顺耳又能办事的臣子?
他不再多言,转身行至那幅巨大的《万国坤舆图》前,负手而立,眼神仿佛穿透图卷,望见了那锦绣河山的光明未来。
“朕,信此日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