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兄长 第18章 ,刑场惊变计中局

作者:作家OK0PBY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5 10:11:12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刑场惊变计中局

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十五,武昌城的晨雾被血腥味撕裂。朱兴隆被铁链锁在刑场的木桩上,寒风吹透他单薄的囚衣,却吹不散他眼底的冷静。对面的观刑台上,陈友谅身着崭新的赭黄龙袍,金冠上的红宝石在朝阳下刺目——昨夜他刚处决了三名被指认“通敌“的将领,此刻正用象牙签剔着牙,目光像毒蛇般扫过台下噤若寒蝉的百姓。

“朱大哥,看看这武昌城的百姓,“陈友谅扬了扬手中的令旗,“他们可都等着看你人头落地呢。“他身后的刀疤脸亲卫垂着头,腰间佩刀的穗子轻轻晃动——那是朱兴隆昨夜交给他的信号标记。

朱兴隆盯着观刑台角落堆放的柴草,那些被刀疤脸“不小心“淋湿的柴火,正是他计划中点燃的信号。但此刻陈友谅身边多了两名持斧的刽子手,斧刃上还凝着昨夜的血珠。

“元帅可知,“朱兴隆忽然开口,声音在晨雾中格外清晰,“你脚下的武昌城,地基里埋着多少百姓的尸骨?“

陈友谅脸色一沉,象牙签“啪“地折断:“拖下去!午时三刻,准时问斩!“

两名刽子手上前扯动铁链,朱兴隆脚踝的旧伤被扯裂,鲜血渗进雪地。他忽然瞥见刀疤脸袖口露出的半张草纸——那是他绘制的武昌布防图残片,昨夜才塞进对方袖中。

“等一下!“陈友谅突然抬手,亲自走到木桩前,“孤忘了件事。“他猛地撕开朱兴隆的衣领,那枚朱元璋送的暖玉滚落在地,在雪地里划出一道痕迹。

朱兴隆心中一紧,却见陈友谅捡起暖玉,对着阳光细看:“好个温润的玉牌,难怪朱元璋视若珍宝。“他忽然将玉牌砸在木桩上,“啪“的一声脆响,玉牌裂成两半,里面掉出一小卷纸!

“果然有诈!“陈友谅展开纸卷,上面竟是刘基亲笔的密信:“亥时三刻,西门火起,里应外合...“他猛地回头,刀疤脸已抽出佩刀砍向身边的亲卫,却被早有准备的刽子手一斧劈中肩膀。

“叛徒!“陈友谅一脚踹倒刀疤脸,踩着他的手背捡起密信,“朱兴隆啊朱兴隆,你以为孤真会信你?“他指着朱兴隆,眼中怒火几乎要喷出,“从你在旗舰上点火那一刻起,孤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朱兴隆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刀疤脸,又看看陈友谅手中的密信,忽然大笑起来:“陈友谅,你以为识破了这计,就能保住武昌?“他用下巴指了指城外的山坳,“你听,那是什么声音?“

陈友谅侧耳倾听,隐约听见远处传来沉闷的号角声。他脸色大变,将密信揉成一团塞进朱兴隆嘴里:“堵上他的嘴!传我将令,全城戒严,给我搜!把所有通敌的乱党都抓出来!“

午时三刻,烈日当空。朱兴隆被拖上观刑台,刽子手的鬼头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望着城外连绵的营帐,忽然想起多年前在钟离县,他背着重八看社戏的场景。台下的百姓们不敢抬头,只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偷偷望着他,眼里满是恐惧。

“斩!“陈友谅的令旗挥下。

就在鬼头刀落下的瞬间,朱兴隆猛地偏头,刀刃擦着他的耳朵劈进木桩,木屑飞溅。他趁机用藏在袖中的碎瓷片割开手腕的绳索,一个翻滚躲到刑台柱子后。

“抓住他!“陈友谅怒吼着,亲卫们蜂拥而上。朱兴隆却从柱子后抛出一个火把——那是刀疤脸临死前塞给他的,上面还沾着未干的灯油。

火把落在观刑台角落的柴草堆上,却只冒出几缕青烟——那些柴草果然被陈友谅提前淋湿了。朱兴隆心中一沉,却听见城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朱元璋的攻城部队已如潮水般涌向武昌西门!

“哈哈哈!朱元璋你来得好!“陈友谅抓起朱兴隆的头发,将他拖到观刑台边缘,“看看你大哥!再往前一步,我就把他扔下去喂鱼!“

朱兴隆被勒得喘不过气,却看见西门方向火光冲天——不是他约定的信号,而是朱元璋的投石机将燃烧的火罐抛上城头。他忽然明白,弟弟根本没指望他的信号,而是算准了陈友谅会识破计策,提前发动了强攻。

“重八...好样的...“他喃喃自语,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

陈友谅见朱元璋的部队不顾人质强攻,气得浑身发抖,将朱兴隆狠狠摔在地上:“给我把他押到箭楼!让朱元璋看看,敢攻城,他大哥就万箭穿心!“

朱兴隆被亲卫们拖着走过血腥的街道,看见刀疤脸的尸体被随意扔在路边,脸上却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容。他忽然想起昨夜刀疤脸说的话:“先生,我娘说应天的麦饼是甜的,我想尝尝。“

箭楼之上,朱兴隆被铁链吊在垛口外,脚下是数十丈高的城墙。陈友谅站在他身后,张弓搭箭指向城外的朱元璋:“朱元璋!你若再不退兵,孤就射穿你大哥的咽喉!“

城外的喊杀声骤然停止,朱元璋立马城下,抬头望着箭楼上的兄长,手中的佩剑因用力而微微颤抖。马秀英站在他身边,脸色惨白,却紧紧攥着拳头。

朱兴隆看着弟弟眼中的痛苦,忽然用尽全身力气喊道:“重八!别管我!攻城!“

陈友谅被他吼得一怔,手中的箭失了准头,“嗖“地一声射在朱兴隆肩头。鲜血瞬间染红了囚衣,滴落在城下的雪地上,像极了当年钟离县初春绽放的映山红。

“哥——!“朱元璋的怒吼声响彻武昌城外,攻城的战鼓再次擂响,比之前更加猛烈,更加决绝。

朱兴隆挂在箭楼外,感受着生命的流逝,却异常平静。他看见弟弟的战马率先冲向城门,看见徐达的云梯搭上城墙,看见常遇春的大刀劈开敌阵。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皇觉寺的那个雨夜,他抱着瑟瑟发抖的重八,在破庙的角落里许愿:“重八,哥一定让你吃饱饭。“

如今,他的弟弟不仅吃饱了饭,还在为天下的百姓们,向这吃人的乱世发起最猛烈的冲锋。而他这个做兄长的,能为弟弟站在这箭楼之上,挡下敌人的箭镞,或许就是对那句诺言最好的回应。

武昌城的厮杀声越来越近,朱兴隆望着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嘴角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他知道,弟弟一定会赢,因为他是朱元璋,是从钟离县走出来的穷小子,是那个连饿肚子都不肯低头的重八。

而他,朱兴隆,将永远是弟弟心中,那个在风雪中为他挡住寒夜的长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